横机的选针机构、横机的选针机构用选针片及横机的选针机构用隔距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528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即便使三角座滑架高速移动时也难于发生选针错误的选针机构、及该选针机构中使用的选针片及隔距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横机的选针机构具有:隔距片(7),保持在针床上形成的针槽内的规定位置;选针片(6),在针槽内自由滑动地与隔距片(7)并列,该隔距片(7)是直线状的长条片,具有面对选针片(6)形成的隔距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弹性弯曲部(71)),选针片(6)是直线状的长条片,具有:基点扣合部,形成在选针片(6)的前端侧,并且与针槽内固定的架设部扣合,将选针片(6)定位到基底位置;选针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推出片(65)),选针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和隔距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通过彼此的接触来限定产生选针片(6)的滑动阻力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机的选针机构、横机的选针机构用选针片及横机的选针机构用隔距片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横机中,使在与针床上并列设置的多个针槽内滑动的织针由沿着针 床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三角座滑架上所搭载的编织用三角系统驱动,以进行编织动作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编织动作以成圈、集圈、浮线三种为基本动作。织针向齿口侧的突 出位置在成圈时是最突出的进入位置,在集圈时是中间位置,在浮线时是后退到和齿口相 反一侧的基底位置。这些编织动作通过由选针机构控制织针的动作来进行。参照图8说明该选针机 构。织针K具有织针主体1、织针底脚片2、选针底脚片3、选针片4(图8(A))。在配置了 该织针K的针床10上,多个针板IOp在和纸面垂直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直立设置,相邻的 针板IOp之间变为针槽。一个针槽中收容一个织针K。进一步,针槽内与选针片4并列保持 有隔距片5。针织主体1是具有针钩11、开闭针钩11的针舌12的舌针,在织针主体1的基底侧 连接有织针底脚片2。织针底脚片2是使织针1沿着针槽移动以进行编织动作的部件。织针底脚片2上 设有移圈动作用针踵21、及编织、线圈接受等动作时使用的编织动作用针踵22。该针踵21、 22通过下述三角系统动作时,织针底脚片2向齿口 g方向移动,使织针主体1进入齿口 g。 并且,织针底脚片2的中间部与贯通针板IOp的钢琴丝IOa抵接。并且,织针底脚片2在基 底侧端部与针槽底部接触、通过下述选针底脚片3的前端在针槽底部侧受到推压时,弹性 变形而弯曲。选针底脚片3如下所述,是通过自身的位置进行是否推压织针底脚片2的选择的 部件。该选针底脚片3在尾部32 —侧具有和织针K的成圈、集圈、浮线各位置对应的三个 凹部,通过任意一个凹部与钢琴丝IOd扣合,进行进退方向的定位。选针底脚片3的前端部 设置选择用针踵31。该选择用针踵31被推压于针槽底部一侧时,选针底脚片3的前端部沉 入针槽内,使织针底脚片2的中间部弯曲,并使织针底脚片2的编织动作用针踵22沉入到 针槽。当编织用针踵22沉入到针槽内时,上述编织用三角系统不作用于编织用针踵22,因 此织针针踵2不向沿着针槽的方向滑动。选针片4是用于改变选针底脚片3的位置的部件,在针槽内由钢琴丝IObUOc支 持。选针片4上设有通过编织用三角系统的作用使选针片4向基底侧下推的下降用针踵 41 ;使选针片4向齿口 g上推的上升用针踵42。并且,在下降用针踵41和上升用针踵42之 间,设置选针用针踵43。在针床上相邻连接的各选针片4上设置的选针用针踵43在两个针 踵41、42之间,使选针片4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依次不同地设置。进一步,选针片4在针槽内通过钢琴丝IOb在针槽长度方向上定位,在该位置下以 与钢琴丝IOb的接触点为支点,可摆动地被支撑。具体而言,在选针片4的齿口侧具有与钢 琴丝IOb扣合的基点扣合部4A,在下降用针踵41的下方附近形成和钢琴丝IOc扣合的凹部 4B。在使基点扣合部4A与钢琴丝IOb扣合的状态下,允许选针片4在上述凹部4B部范围 内的摆动。 隔距片5在针槽内与选针片4并列收容,是如下用途的部件通过使选针片变薄 (变轻)而使通过选针促动器及编织用三角系统滑动的选针片的反应速度变为高速。隔 距片5如图8(B)所示,在针槽内配置在与选针片4的动作范围基本重复的区域,由钢琴丝 IObUOcUOe 支撑。参照图8 (B)、图9、图10说明该选针机构在使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行进时如何动作。选针机构的选针包括以下选择第1阶段的选择,选择进行浮线的织针K,还是选 择成圈或集圈的织针K ;第2阶段的选择,选择进行集圈的织针K还是选择进行成圈的织针 K (专利文献2是表示类似机构的文献)。三角座滑架具有相对图10的中心线IOOc左右对 称的一对三角系统100,例如在三角座滑架向左行进时,对右侧的三角系统100而言,左侧 的三角系统(省略图示)的右侧的选针促动器99L变为第1选针促动器,右侧的三角系统 100的左侧的选针促动器99R成为第2选针促动器。图10中的箭头表示三角作用时的各针 踵的转移状态。首先,在图8(B)所示的织针K的配置状态(以下将该状态下的选针片4和选针底 脚片3的位置作为B位置(基底位置))下,当三角系统100通过织针K时,通过图10的选 针促动器99L使选针用针踵43不沉入到针槽内,从而进行第1阶段的选针。织针K变为非 选针状态时,选针用针踵43、上升用针踵42沉入到针槽内(参照图9 (A)),选针片4不再受 到上升用选针引导三角88、选针起针三角89及后段的选针促动器99R的作用。即,变为织 针底脚片2、织针主体1不进入齿口侧的浮线。另一方面,织针K通过第1选针促动器99L被选针时,通过上升用针踵42和上升用 选针引导三角88的上升部88a的扣合,选针片4进入齿口侧。此时,推出片45使选针底脚 片3进入齿口侧,变为图9(B)的配置状态(以下将该状态下的选针片4和选针底脚片3的 位置作为H位置(中间位置))。并且,通过下降用选针引导三角87的作用,仅选针片4返 回到B位置,选针底脚片3保持H位置,织针K通过选针促动器99R接受第2阶段的选择。在第2阶段的选择中变为非选针的织针K中,上升用针踵42沉入到针槽内。艮口, 选针底脚片3维持在H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固定起针三角83的作用,使织针底脚片2向齿 口侧移动,使织针主体1进入齿口 g,进行集圈。进一步,通过第2阶段的选择将织针K选针时,上升用针踵42被起针三角89顶起, 选针片4和选针底脚片3进入齿口侧,变为图9(C)的配置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的选针片4 和选针底脚片3的位置作为A位置(进入位置))。通过起针三角89顶起的选针片4通过 作用于下降用针踵41的下降部87a,即刻返回到B位置。并且,在A位置下,编织用针踵22受到固定起针三角82和可动起针三角83的作 用,使织针主体1进入,通过弯纱三角84的作用使织针主体后退,进行成圈。进行完第2阶 段的选针后,选针片4的尾部44被返回三角90上推,选针用针踵42从针槽突出,选针片4变为准备用于下一编织的选针的状态。专利文献1 特公平7-33619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8-74146号公报(图1)
技术实现思路
近些年来,在横机中为了对应编织速度的进一步的高速化,对三角座滑架的移动速度的高速化进行了研究。但三角座滑架移动速度的高速化中,用现有的选针机构会产生 选针错误、选针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磨损等问题。如上所述,选针片4不仅沿着针槽滑动,而且以与钢琴丝IOb的接触点为支点摆 动,还伴随着其基底侧沉入到针槽内的动作。这些选针片4的动作需要不受到重力、振动等 的影响,而仅通过三角系统100的作用来进行。因此,现有的选针片4全长弯曲为弓形,使 选针片4的两端部接触针板10p、中间部接触隔距片5,从而对选针片4的动作产生规定的 滑动阻力。但在该选针片4中,使选针片4从H位置返回到B位置时,将位于摆动支点的上方 的下降用针踵41向基底侧推压,因此选针片的尾部44侧易于下降到针槽底部侧。尤其是 现有的选针片4中,认为在靠近作为力点的下降用针踵41的位置上,且比下降用针踵41靠 下方(针槽底部侧)的位置上,作用滑动阻力。因此,通过该滑动阻力,使选针片4返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机的选针机构,具有:隔距片,其保持在针床上形成的针槽内的规定位置上;选针片,与隔距片并列并在针槽内自由滑动,用于在使搭载了编织用三角系统、第一选针促动器及第二选针促动器的三角座滑架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往返行进时,使受到编织用三角系统的作用的选针底脚片定位到下述依次靠近齿口侧的三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而在针槽内进退:由第一选针促动器的非选择状态规定的基底位置、由第一选针促动器的选择状态规定的中间位置、由第二选针促动器的选择状态规定的进入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距片是沿着针槽的直线状的长条片,具有面对选针片形成的隔距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上述选针片是沿着针槽的直线状的长条片,具有配置在齿口侧的前端、及配置在和齿口相反的一侧的后端,并具有:基点扣合部,其形成在该前端侧,并且与针槽内固定的架设部扣合以将选针片定位到基底位置;选针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以上述架设部和选针片的接触点为支点,在选针片的后端侧在针槽的深度方向上可摆动的状态下,与隔距片侧滑动阻力部接触而使对上述摆动动作的滑动阻力作用,在选针片处于进入位置的状态下,与隔距片侧滑动阻力作用部不接触而使对选针片的进退动作的滑动阻力不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山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