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平专利>正文

乳癌术后包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96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乳癌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区、非弹力区、前、后支架、吊带和连接各部分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弹力区覆盖手术切除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肋缘,前过中线,后至肩胛线,其前后末端分别连接到前、后支架的一侧;所述非弹力区连接于后支架的另一侧,穿过健侧并连接到前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吊带起于后支架的上端,其一端连接于前支架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弹力区的上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乳癌术后包扎带
技术介绍
乳癌发病率较高,对病人手术后的包扎往往与病人的康复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乳癌手术后包扎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在医院中通常采用的一种包扎方法是用弹性绷带缠绕胸部及腋部,并加压包扎。如包扎过紧,可使皮瓣过度受压,影响皮瓣血运,导致皮瓣坏死,如包扎过松,则达不到加压使皮瓣紧贴胸壁的目的,而且手术后也易引起绷带的松动及位置改变,影响包扎效果。另外,由于病人胸部及背部都受到同样的压力,健侧也受压,使呼吸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采用这种包扎方法的平均每次包扎操作时间较长,约为8分钟。对此,一些医院在实践中自行设计出一些改良的包装方法,例如,一种外观犹如一边带袖带的短袖衫的棉布制的包扎带,在实施包扎时,该包扎带包裹束住整个胸部及背部,但由于材料无弹性,对手术区域起不到应有的压迫作用,并且,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引流管的放置也不及经改良后制得的。虽然实施时的操作比较方便,但对腋下及锁骨下无压迫作用,易引起局部皮下积液。另一种“背心式”充气胸带,用于术后病人时,该胸带产生的压迫与手术范围相吻合,而且可根据临床需要调节压力。但要达到上述功能,胸带必须配有气囊、充气球和压力表,这给临床使用及消毒过程中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力图寻求一种完美的造型和功能相结合的包扎方式,在临床操作中对乳癌手术后病人实施的包扎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设计出了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根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将包扎带分为弹力区和非弹力区两个区,两区之间通过前、后各一支架相连接,并通过一连接于后支架与前支架和后支架与弹力区之间的吊带吊承包扎带。其中,弹力区覆盖手术切除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肋缘,前过中线,后至肩胛线,是采用薄、轻、弹性舒适面料做成的宽的弹力带;非弹力区是采用棉制、透气、吸湿材料做成的窄带,该窄带通过圈扣与支架和弹力区连接。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的适配性极佳,弹力易于调节。该包扎带的弹力区形状尺寸依据人体解剖形体设置,覆盖于手术切除范围,非弹力区调节带环扣于病人非术侧的胸部健侧,用于调节弹力区的弹力。使用时,可根据临床需要调节压力,对手术切除部位的包扎宽、紧适度,以达到既不加压过紧影响皮瓣血运,又不致包扎过松,达不到加压使皮瓣紧贴胸壁的包扎要求。而且,使用该包扎带包扎后的病人的背部、胸部健侧不会受到与患侧同样的压力,呼吸不受影响,而且包扎效果好,既能有效预放腋窝皮下积液,也可减少上肢水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在实施包扎时的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的展开时的平面图。图中1支架(前、后)2弧形弹力带3弹力带4调节带5圈扣6圆扣7吊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作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和图2所示为左侧乳房切除后使用的相应的乳癌术后包扎带。如图所示,支架1分为前支架和后支架,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为材料,可起到既防止乳癌术后包扎带的松动及位置改变,又不影响病人舒适起坐的作用。其中,前支架位于前正中线前面,其一侧连接到弧形弹力带2和弹力带3,另一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调节带4的圈扣5;后支架位于术侧肩胛线后,起于从患侧腋部引伸一条线与肩胛线的交汇处,其一侧连接到弧形弹力带2和弹力带3,另一侧连接到调节带4。弧形弹力带2采用薄、轻、弹性舒适面料制成,其弧度以满足人体解剖形状及尺寸,对手术侧锁骨下及腋部区起到固定和压迫作用。其上部具有一用于连接吊带的搭扣。弹力带3是采用薄、轻、弹性舒适面料制成的两条宽带,与弧形弹力带2相平行,对术侧区域起到固定和压迫作用。并且,前支架比后支架长,弧形弹力带2与弹力带3末端宽度相加各与前、后支架长度相同。调节带4是采用棉质、吸湿、透气材料做成的三条窄带,起于后支架,绕过背部环扣于病人非术胸部健侧,通过其远端的搭扣套入前支架侧边的圈扣5内。三条调节带4之间的距离不对等,最上一条位于健侧乳腺上部,中间一条位于健侧乳腺下部,最下一条平行于支架的底部。在使用时,根据病人身体形态及临床需要通过调节三条调节带4来实现压力的调节。三个圈扣5的位置分别与调节带位于后支架的位置相对应。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圆扣6,其大小以能承受吊带7的拉力和使病人舒适为度。吊带7采用棉质、舒适、透气材料做成,通过后支架上部的圆扣6将其一端与前支架上部的圆扣相连,其另一端与弧形弹力带上的搭扣相连,其长度可根据不同病人进行调节。使用时,首先根据病人的胖瘦和体形选择不同的大小型号,并根据手术侧的不同选用左侧或右侧的乳癌术后包扎带。然后将前、后支架1,1与病人的正中线和肩胛线对好,依次连接好弹力带2、3和吊带7,再根据病人的胖瘦和体形及临床需要的压力调节调节带4,最后固定于各圈扣6。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的造型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平均每次操作时间仅需2.5分钟。依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设计的弹力区和非弹力区使得该包扎带的适配性极佳,弹力易与调节,能够达到对手术切除部位的包扎宽、紧适度,既不会因加压过紧影响皮瓣血运,又不会因包扎过松,达不到加压使皮瓣紧贴胸壁的包扎要求。而且,使用该包扎带包扎后的病人的背部、胸部健侧不会受到与患侧同样的压力,呼吸不受影响,而且包扎效果好,既能有效预放腋窝皮下积液,也可减少上肢水肿。权利要求1.一种乳癌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区、非弹力区、前、后支架、吊带和连接各部分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弹力区覆盖手术切除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肋缘,前过中线,后至肩胛线,其前后末端分别连接到前、后支架的一侧;所述非弹力区连接于后支架的另一侧,穿过健侧并连接到前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吊带起于后支架的上端,其一端连接于前支架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弹力区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区至上而下由采用薄、轻、弹性舒适面料做成的一条弧形弹力带和两条弹力带组成,并且,弧形弹力带与弹力带末端宽度相加各与前支架的长度相同;所述非弹力区是采用棉质、吸湿、透气材料做成的三条窄的调节带,三条调节带之间的距离不对等,最上一条位于健侧乳腺上部,中间一条位于健侧乳腺下部,最下一条平行于支架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位于三条窄的调节带远端的搭扣和前支架上对应位置处的圈扣的组合,以及位于吊带两端的搭扣与前支架上端的圆扣和弧形弹力带上端的搭扣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支架采用有一定硬度的塑料为材料制成,前支架比后支架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乳癌术后包扎带。本技术的乳癌术后包扎带的造型美观大方,易于使用,方便消毒,可重复多次使用或一次性使用。依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设计的弹力区和非弹力区使得该包扎带的适配性极佳,弹力易与调节,能够达到对手术切除部位的包扎宽、紧适度,既不会因加压过紧影响皮瓣血运,又不会因包扎过松,达不到加压使皮瓣紧贴胸壁的包扎要求。而且,使用该包扎带包扎后的病人的背部、胸部键侧不会受到与患侧同样的压力,呼吸不受影响,而且包扎效果好,既能有效预放腋窝皮下积液,也可减少上肢水肿。文档编号A61F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平张莉谭家驹雷小燕杨劼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平张莉谭家驹雷小燕杨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