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28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眼球固定器。本眼球固定器由吸引环通过设在手柄上的负压吸引口连接负压吸引管和负压发生装置。使用时,整个角膜位于环内,便于手术者角膜光学中心定位,负压作用于巩膜上,对角膜形态影响小,可根据需要调整吸引后眼球压力至生理值不会引起眼部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本眼球固定器保证了术中光学中心不发生偏移或飘动上弥补了传统准分子激光仪的缺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眼球固定器。眼位跟踪系统是准分子激光仪的一大进步,也是准分子机关仪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如准分子激光仪联合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但还存在不足之处1价格昂贵有眼位跟踪系统的准分子激光仪价格比传统准分子激光仪高100万以上。2无法在传统的准分子激光仪基础上配置眼位跟踪系统。3眼位跟踪系统对某些情况下无法跟踪,如患者极不配合,术中角膜基质水肿,碎屑覆盖瞳孔区,小瞳孔,眼球震颤患者。4不能消除眼球位置偏斜所引起的视轴与激光方向不一致。本技术眼球固定器由吸引环1通过接在负压吸引口2上的负压吸引管连接负压发生装置制成。本眼球固定器的一端制成管式中空的吸引环,其接触眼球的一面设有缝隙呈不完全封闭状,环体高度为2.5-3毫米,内环3直径为11~12mm,外环4直径为18~21mm,环体一侧固定连接中空手柄5,柄长10-15厘米,环体与手柄之间夹角为120-150度,手柄顶端设负压吸引口,可通过负压吸引管连接负压发生装置。本技术采用的负压发生装置可以是改进型KN-5000板层角膜成形系统控制箱。本眼球固定器使用时,整个角膜位于环内,便于手术者角膜光学中心定位,负压作用于巩膜上,对角膜形态影响小。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吸引后眼球压力为生理值15~22mmHg,此时不会引起眼部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本眼球固定器与红外眼位跟踪系统相比有以下优点1 可以与传统准分子激光仪结合,弥补了传统准分子激光仪的缺陷2 价格低廉,仅须5万人民币 3 对很不配合的病人也有效4 可消除眼位偏斜5 也适用于眼球震颤和瞳孔较小者。权利要求1.一种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吸引环通过设在手柄上的负压吸引口连接负压吸引管和负压发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球固定器的一端制成管式中空吸引环,其接触眼球的一面设有缝隙呈不完全封闭状,环体一侧连接中空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球固定器环体高度为2.5-3毫米,内环直径为11~12mm,外环直径为18~21mm。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球固定器柄长10-15厘米,环体与手柄之间夹角为120-15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眼球固定器。本眼球固定器由吸引环通过设在手柄上的负压吸引口连接负压吸引管和负压发生装置。使用时,整个角膜位于环内,便于手术者角膜光学中心定位,负压作用于巩膜上,对角膜形态影响小,可根据需要调整吸引后眼球压力至生理值不会引起眼部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本眼球固定器保证了术中光学中心不发生偏移或飘动上弥补了传统准分子激光仪的缺陷。文档编号A61F9/007GK2549946SQ0221816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周行涛, 吴良成, 褚仁远, 张宝华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用眼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吸引环通过设在手柄上的负压吸引口连接负压吸引管和负压发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行涛吴良成褚仁远张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