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9167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具,包括有壳体、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与至少一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其中所述发光二极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菲涅尔透镜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路径上。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菲涅尔透镜取代了传统透镜,大幅减少透镜用料与体积、重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自由调整所述菲涅尔透镜与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由此可调整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角度,进一步达到调整受照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结合LED灯具与菲 涅尔透镜(FresnelLens),且可随时配合实际情况需要来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
技术介绍
早期的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Doide; LED)通常都作为指示灯用途,例如个人电脑指示灯,家电用品指示灯等等,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发光二极体制造 工序与技术的突破,发光二极体具有耗电低、使用寿命长、低电压等等优点,目前已经 广泛地应用于照明领域甚至是显示应用上,例如发光二极体路灯与发光二极体电视等应用。而由于发光二极体的原理使然,发光二极体当发光时为点光源,利用此种点光 源来作为照明应用则需对该种点光源透过透镜等手段来进行处理,使得光线较为柔和, 以利于一般照明使用,而实际应用中通常都会在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路径结合凸透镜或是 凹透镜来作为聚集(concentrate)光束或是分散光束的手段。如中国台湾专利案1309729内容中所描述,该专利案公开了一种LED的快速变 焦装置,可应用在多种照明装置上,例如展示灯、照明灯等。该专利案利用了调整机构 使得使用者可以快速地调整透镜与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来决定光线是聚焦或是分散。其中,透镜为可对光线来进行聚焦或是发散的设备,若将一束平行的光线,平 行地照射穿透所述透镜,光线即会于透镜后方聚集成为一个点,这个点即称为焦点,所 述焦点与透镜的距离即称为焦距。若前述的LED的快速变焦装置需要更大的受照面积, 透镜需要接收更多的光线,则必须将透镜的面积加大,却也同时使得所述种发光二极体 灯具的体积、重量都大大的增加,造成了不方便。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常见的问题与缺陷,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 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合LED灯具与菲涅尔透镜(FresnelLens), 且可随时配合实际情况需要来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菲涅尔透镜的LED灯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有壳体、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与至少一个菲涅 尔透镜。所述发光二极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菲涅尔透镜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 二极体的发光路径上。通过上述结构,当发光二极体发光时,光线即可以先透过菲涅尔透镜进行折 射,而使用者也可以自由地移动调整所述菲涅尔透镜与所述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以调 整光线的发光角度,因此,其有效地针对常用LED灯具的透镜体积、重量过大、过重的 问题加以突破,本专利技术有效地利用菲涅尔透镜来取代常用透镜,较常用一般的透镜的材料用量更少、重量与体积更小,确实具有实用进步性。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依照实际情况需要来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 具。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菲涅尔透镜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路径上,因 此,使用者可以自由地移动调整所述菲涅尔透镜与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进一步达到调 整发光角度的效果。而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其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壳体 的壁面设置有内螺纹,而菲涅尔透镜固定设置于一管体内,所述管体的外壁面设置有对 应于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通过所述内、外螺纹的配合,使用者可以自由地顺时针、逆 时针旋转所述管体,以使得所述菲涅尔透镜与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得到改变,可以调整 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角度,进一步达到调整受照面积的效果;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可开设有滑轨,而所述滑轨可滑移设置有调整 钮,所述菲涅尔透镜固定设置于镜架,所述镜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调整钮,通过由上述结 构,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拨动所述调整钮,以使得所述菲涅尔透镜与发光二极体间的距离 得到改变,可以调整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角度,进一步达到调整受照面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壳体11内螺纹12滑轨13调整钮14卡合区段15镜架2 发光二极体3 菲涅尔透镜31管体32外螺纹33旋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将结合附图就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特征与功能详加说明如下,以利完全了解。参见图1、图2与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立体分解 图与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具有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置为圆筒状,所 述壳体1的内壁面设置有一内螺纹11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2,其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若所述发光二极体2为多个 时,这些发光二极体2可以阵列式排列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 极体2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发光二极体2可为表面贴片发光二 极体 2 (Surface-Mount Device Light Emitting Diode ; SMD-LED)或双排标准封装发光二极 体 2 (Dual In-line Package ; DIP-LED);至少一个菲涅尔透镜3,所述菲涅尔透镜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体2的 发光路径上,所述菲涅尔透镜3可为圆型菲涅尔透镜3或是线型菲涅尔透镜3,在本实施 例中,所述菲涅尔透镜3为圆型菲涅尔透镜,且固定设置于一管体31内,所述管体31的 外壁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内螺纹11的外螺纹32,另外,所述管体31的一端设置有一旋钮 33。进一步地,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纹路可为单面或是双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菲涅尔透镜3的纹路为单面设置、且朝向发光二极体2的光源设置。利用上述结构,可令所述菲涅尔透镜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体2的发光 路径,具体操作手段同时参见图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由于所述管体31的外壁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内螺纹11的外螺纹32, 当使用者欲调整所述菲涅尔透镜3与所述发光二极体2间的距离时,使用者只要对所述管 体31进行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旋转即可以调整所述菲涅尔透镜3与所述发光二极体2间的 距离,由此可调整所述发光二极体2的发光角度,进一步达到调整受照面积的效果,在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固定设置于所述管体31—端的旋钮33来旋转所述管体31,进一 步来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体2所照射出的光线角度,进一步达到了改变受照面积的效果。参见图5、图6与图7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立体分解 图与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具有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置为圆筒状,所 述壳体1在壁面开设有滑轨12,而所述滑轨12滑移设置有调整钮13,另外,所述滑轨12 设置有卡合区段14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2,其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 体2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发光二极体2可为表面贴片发光二极 体2或双排标准封装发光二极体2 ;至少一个菲涅尔透镜3,所述菲涅尔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发光角度的LED灯具,所述LED灯具包括有:一壳体;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以及至少一个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路径上,以调整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角度,进一步达到调整受照面积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贤李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晶亮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