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4009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前后设有透孔的金属框架、压线件和调节螺栓;金属框架的顶端设有螺孔,调节螺栓位于螺孔中;调节螺栓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紧固部、防脱部、螺纹部、和压接部,螺纹部位于金属框架的螺孔中;压线件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限位区、连接区和压接区,限位区上设有限位孔;调节螺栓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中,且其防脱部抵在压线件限位区上;调节螺栓的压接部抵在压线件的压接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具有防脱效果且安装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接线端子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接线端 子。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等低压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大多是采用螺钉和拱形垫片来固 定连接导线的,由于螺钉固定防震性差,容易松动,而且在连接时一不小心螺钉和垫片容易 掉落,易于发生电气事故。为了防止螺钉的掉落和松动,现有采用插接式连接导线的接线端 子,也有在接线端子的绝缘件上开具导向槽及导电片上加装弹簧来防止螺钉的掉落,由于 导电片上需要安装弹簧,使得导电片的结构尤为复杂,也增加了制造成本,而插接式连接导 线的接线端子,必须先在导线的端子上固定好插接件再进行联结,安装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脱效果且安装方便的防脱接线端子。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接线端子,包括前后设有透孔的金 属框架、压线件和调节螺栓;所述金属框架的顶端设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栓可在该螺孔中往 复旋转;所述调节螺栓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紧固部、防脱部、螺纹部、和压接部,所述螺纹部位 于金属框架的螺孔中;所述压线件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限位区、连接区和压接区,所述限位区 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螺栓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中,且其防脱部抵在压线件限位区 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压接部抵在压线件的压接区上。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脱部是设置在调节螺栓上部的外凸阻挡凸台,所述防脱部的 外径大于压线件限位孔的孔径。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螺栓的紧固部上设有圆形的回转区,所述回转区位于压线 件限位区的限位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线件压接区上设有压接孔,所述调节螺栓压接部上设有滑柱, 所述滑柱位于所述压线件压接区的压接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线件压接区的基本形状是倒V字形,所述金属框架在与压线 件压接区相对应的底壁的基本形状是V字形。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线件压接区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压接凸台,所述金属 框架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夹台。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线件限位区上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导向缺口。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防脱接线端子中,所述螺纹部位于金属框架的螺孔中;所述压 线件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限位区、连接区和压接区,所述限位区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螺栓 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中,且其防脱部抵在压线件限位区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压接部抵 在压线件的压接部上;该种结构中,调节螺栓、压线件、金属框架三者相互连锁为一体,不可分离,可以防止因调节螺栓脱落而造成电气事故,并在拆卸安装过程中不容易丢失部件,检 修时也更为方便;所述调节螺栓可在该螺孔中往复旋转;带动压线件上下移动,可以方便 的调节压线件的位置,能够适用粗细不同的电线,也可以固定多条电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防脱接线端子的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防脱接线端子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防脱接线端子的正面视图;图4是图3所示防脱接线端子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是金属框架1,螺孔11,夹台12,压线件2,限位区21,导向缺口 211,限 位孔22,连接区23,压接区对,压接凸台M1,压接孔25,调节螺栓3,紧固部31,回转区311, 防脱部32,螺纹部33,压接部34,滑柱34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防脱接线端子)图1至图4显示了本技术中防脱接线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 本技术中防脱接线端子的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防脱接线端子从另 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防脱接线端子的正面视图;图4是图 3所示防脱接线端子沿A-A线的剖视图。本实施例是一种防脱接线端子,见图1至图4,包括前后设有透孔的金属框架1、压 线件2和调节螺栓;所述金属框架1的顶端设有螺孔11,所述调节螺栓可在该螺孔11中往 复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从上向下依次设有内六角紧固部31、防脱部32、螺纹 部33、和压接部34,所述螺纹部33位于金属框架1的螺孔11中;所述压线件2从上向下依 次设有限位区21、连接区23和压接区M,所述限位区21上设有限位孔22,所述压接区M 上设有压接孔25 ;所述调节螺栓3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22中,且其防脱部32抵在压 线件2限位区21上;所述调节螺栓3的压接部34抵在压线件2的压接部34上;所述防脱 部32是设置在调节螺栓3上部的外凸阻挡凸台,所述防脱部32的外径大于压线件限位孔 22的孔径;所述调节螺栓3的紧固部31上设有圆形的回转区311,所述回转区311位于压 线件限位区21的限位孔22中;所述压线件2压接区M上设有滑孔,所述调节螺栓3压接 部34上设有滑柱341,所述滑柱341位于所述压线件2压接区M的滑孔中;所述压线件2 压接区M的基本形状是倒V字形,所述金属框架1在与压线件2压接区M相对应的底壁 的基本形状是V字形;所述压线件2压接区M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压接凸台M1, 所述金属框架1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夹台12 ;所述压线件2限位区21上设有与限位 孔22连通的导向缺口 211。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栓3、压线件2、金属框架1三者相互连锁为一体,不可分离,可 以防止因调节螺栓3脱落而造成电气事故,并在拆卸安装过程中不容易丢失部件,检修时 也更为方便;所述调节螺栓3可在该螺孔11中往复旋转;带动压线件2上下移动,可以方便 的调节压线件2的位置,能够适用粗细不同的电线,也可以固定多条电线。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脱接线端子,包括前后设有透孔的金属框架(1)、压线件( 和调节螺栓;所 述金属框架(1)的顶端设有螺孔(11),所述调节螺栓C3)可在该螺孔(11)中往复旋转;其 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C3)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紧固部(31)、防脱部(32)、螺纹部(33)、和 压接部(34),所述螺纹部(3 位于金属框架的螺孔(11)中;所述压线件( 从上向下依次 设有限位区(21)、连接区(23)和压接区(M),所述限位区(21)上设有限位孔(22);所述 调节螺栓(3)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02)中,且其防脱部(32)抵在压线件限位区上;所述调节螺栓⑶的压接部(34)抵在压线件的压接区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3 是设置在调节 螺栓(3)上部的外凸阻挡凸台,所述防脱部(32)的外径大于压线件限位孔02)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的紧固部 (31)上设有圆形的回转区(311),所述回转区位于压线件限位区的限位孔0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件压接区04)上设有 压接孔(25),所述调节螺栓C3)压接部(34)上设有滑柱(341),所述滑柱位于所述压线件 压接区(24)的压接孔(25)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接线端子,包括前后设有透孔的金属框架(1)、压线件(2)和调节螺栓;所述金属框架(1)的顶端设有螺孔(11),所述调节螺栓(3)可在该螺孔(11)中往复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紧固部(31)、防脱部(32)、螺纹部(33)、和压接部(34),所述螺纹部(33)位于金属框架的螺孔(11)中;所述压线件(2)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限位区(21)、连接区(23)和压接区(24),所述限位区(21)上设有限位孔(22);所述调节螺栓(3)的上部位于压线件限位孔(22)中,且其防脱部(32)抵在压线件限位区(21)上;所述调节螺栓(3)的压接部(34)抵在压线件的压接区(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章武包志舟钱永勤赵青青杨辉胡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