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174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包括壳座、接线组件;接线组件包括端子座;端子座通过设置在其相对两端的弹性连接机构固定在空腔内;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止退杆和弹性片,止退杆的连接端与弹性片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形成“V”形结构;止退杆的连接端设有枢转连接孔和按压部;端子座的相对两端的端部凸设有枢转连接轴和支撑凸台;壳座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块;枢转连接孔与枢转连接轴配合连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接线组件与壳座组装到位时,弹性片的自由端抵在支撑凸台上,止退杆的自由端在弹性片的弹力作用下伸入卡槽内并与卡槽的内壁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其壳座与接线组件的组装与拆卸操作都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包括壳座、接线组件;接线组件包括端子座;端子座通过设置在其相对两端的弹性连接机构固定在空腔内;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止退杆和弹性片,止退杆的连接端与弹性片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形成“V”形结构;止退杆的连接端设有枢转连接孔和按压部;端子座的相对两端的端部凸设有枢转连接轴和支撑凸台;壳座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块;枢转连接孔与枢转连接轴配合连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接线组件与壳座组装到位时,弹性片的自由端抵在支撑凸台上,止退杆的自由端在弹性片的弹力作用下伸入卡槽内并与卡槽的内壁相抵。本技术的结构合理,其壳座与接线组件的组装与拆卸操作都非常方便。【专利说明】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属于断路器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抽屉式断路器时常见的低压电器,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设备免受短路、过载、单相接地、欠电压等故障的危害,且在正常条件下能作为不频繁转换电路。抽屉式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包括具有空腔的壳座和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的接线组件;当动接线端子发生故障时,需要将接线组件从壳座的空腔内取出维修。而现有的抽屉式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还存在不足:所述壳座与接线组件组装和拆卸操作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其壳座与接线组件的组装与拆卸操作都非常方便。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包括具有空腔的壳座、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的接线组件以及配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盖板;所述接线组件包括端子座和设于所述端子座上的插接导电端子;所述端子座通过设置在其相对两端的弹性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止退杆和弹性片,所述止退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弹性片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形成“V”形结构;所述止退杆的连接端设有枢转连接孔和按压部;所述端子座的所述相对两端的端部凸设有枢转连接轴和支撑凸台;所述壳座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块;所述枢转连接孔与所述枢转连接轴配合连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支撑凸台的端部抵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壳座组装到位时,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抵在所述支撑凸台上,所述止退杆的自由端在所述弹性片的弹力作用下伸入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抵。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止退杆的所述连接端的凸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为沿所述接线组件插入方向设置的条形凸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弹性卡件和定位槽,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件配合的卡槽和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通过采用本技术中的结构,在组装所述壳座与所述接线组件时,将所述接线组件往所述壳座的内腔中推入,在推入的过程中,所述弹性片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述止退杆的自由端始终抵靠在所述凸块上,直至所述止退杆的自由端会伸入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抵,此时所述接线组件安装到位,这样一来就能可靠的将接线组件固定于所述壳座的内腔中;当动接线端子发生故障需要将所述接线组件取出维修时,首先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止退杆克服所述弹性片的弹性压力,所述止退杆的自由端从所述凸块的卡槽中退出,然后将所述接线组件向外推出所述壳座内腔,这样一来就可轻松的将接线组件从所述壳座上拆卸下来,整个组装和拆卸工作非常方便;另外,由于所述支撑凸台的端部抵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这样一来,所述接线组件在退出时更加平稳,不会发生偏斜。(2)本技术中,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弹性卡件和定位槽,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件配合的卡槽和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将方便的将所述盖板装于壳座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去掉盖板后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中,接线组件与弹性连接机构组装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中,弹性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_壳座;11-凸块;2-接线组件;3_端子座;31-枢转连接轴;32_支撑凸台;4_止退杆;41_枢转连接孔;42_按压部;5-弹性片;6-盖板;61_弹性卡件;62_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的结构做以说明: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具有空腔的壳座1、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的接线组件2以及配装在所述壳座I上的盖板6 ;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端子座3和设于所述端子座3上的插接导电端子;所述端子座3通过设置在其相对两端的弹性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止退杆4和弹性片5,所述止退杆4的连接端与所述弹性片5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形成“V”形结构;所述止退杆4的连接端设有枢转连接孔41和按压部42 ;所述端子座3的所述相对两端的端部凸设有枢转连接轴31和支撑凸台32 ;所述壳座I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块1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凸块11为沿所述接线组件2插入方向设置的条形凸块;所述枢转连接孔41与所述枢转连接轴31配合连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撑凸台32的端部抵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壳座I组装到位时,所述弹性片5的自由端抵在所述支撑凸台32上,所述止退杆4的自由端在所述弹性片5的弹力作用下伸入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抵。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组装所述壳座I与所述接线组件2时,将所述接线组件2往所述壳座I的内腔中推入,在推入的过程中,所述弹性片5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述止退杆4的自由端始终抵靠在所述凸块11上,直至所述止退杆4的自由端会伸入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抵,此时所述接线组件2安装到位,这样一来就能可靠的将接线组件2固定于所述壳座I的内腔中;当动接线端子发生故障需要将所述接线组件2取出维修时,首先按压所述按压部42,所述止退杆4克服所述弹性片5的弹性压力,所述止退杆4的自由端从所述凸块11的卡槽中退出,然后将所述接线组件2向外推出所述壳座I内腔,这样一来就可轻松的将接线组件2从所述壳座I上拆卸下来,整个组装和拆卸工作非常方便;另外,由于所述支撑凸台32的端部抵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这样一来,所述接线组件2在退出时更加平稳,不会发生偏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按压部42为一体成型于所述止退杆4的所述连接端的凸台。如图5所示,所述盖板6的周缘设有弹性卡件61和定位槽62,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件61配合的卡槽和与所述定位槽62配合的定位凸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卡件61的数量为四个;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盖板6与壳座I的连接更加方便。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动接线端子,包括具有空腔的壳座(1)、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的接线组件(2)以及配装在所述壳座(1)上的盖板(6);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端子座(3)和设于所述端子座(3)上的插接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3)通过设置在其相对两端的弹性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止退杆(4)和弹性片(5),所述止退杆(4)的连接端与所述弹性片(5)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形成“V”形结构;所述止退杆(4)的连接端设有枢转连接孔(41)和按压部(42);所述端子座(3)的所述相对两端的端部凸设有枢转连接轴(31)和支撑凸台(32);所述壳座(1)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块(11);所述枢转连接孔(41)与所述枢转连接轴(31)配合连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支撑凸台(32)的端部抵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接线组件与所述壳座(1)组装到位时,所述弹性片(5)的自由端抵在所述支撑凸台(32)上,所述止退杆(4)的自由端在所述弹性片(5)的弹力作用下伸入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逵李贺明陈凯周晓烈黄朝波付光郑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