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231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结构,包括手持体;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触控端,该触控端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外罩设一导电硅胶,该导电硅胶呈圆弧的钝头状,该导电硅胶藉一固定组件固定于该手持体的一端。使用者可握持手持部,使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操作接口接触;当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接触时,藉由该触控端的软质的导电硅胶,与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导电层所形成的电场产生电流藕合,以吸收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微小电流,传导至控制卡进而计算出触控端所在的位置及其所途经的轨迹,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便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软质触控端,接触面可随使 用者自行控制的触控结构。
技术介绍
触控屏幕可以手指直接于画面上点压操控,可让使用者享受既简单又具有人性化 的大屏幕接口,现今已逐渐取代传统会占用屏幕空间的机械式按键,成为热门的产业技术。使用者以手指直接在触控屏幕上点触操作,虽然简单方便,但手指皮肤所分泌的 汗液或油脂,或是手指本身所沾染的污物,常会污染触控屏幕,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又,有部 分的使用者手指尺寸过于粗大(尤其是男性使用者),以致于无法准确点选触控屏幕上的 接口,造成操作上的困扰;因而,有许多应用触控屏幕的产品会附带一支触控笔,使用者藉 由触控笔点触触控屏幕,便不会有污染屏幕或点触不准确等问题发生。现有的触控笔虽能够改善上述使用上的问题,但仍存在许多缺点,如灵敏度及滑 顺度不佳、触控端容易磨损以及触控端与触控面板的接触面不够,而引起稳定性差或触控 不良等问题。以公告号为M334402的中国台湾专利为例,其所使用的笔头主要是以导电橡胶外 围加镀一层可以导电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ΙΤΟ),增加其灵敏度及滑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持体;  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触控端,该触控端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外罩设一导电硅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淑萍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日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