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306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机结构,包含有波导元件与第一透镜。波导元件包含入光面、导光通道与出光面。其中,出光面与入光面分别位于导光通道的相对两端。第一透镜位于波导元件的出光面的一端。曲面镜包含有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其中,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位于第一透镜的同一侧,且第一曲面的边缘与第二曲面的边缘相邻。于此,借由具有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第一透镜,使鼠标无论在对象表面上或是在具有透光材质的对象表面上,仍可达到精准定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光学鼠标的光机结构。技术背景鼠标是一种很常用的电子计算机的输入设备。鼠标上的光机结构可用来对电子 计算机的屏幕上的光标来进行移动与定位,并可通过鼠标上的按键来对光标所经过位置 的屏幕上的致动图标进行操作。现有的鼠标的光机结构是在鼠标壳体下装设有一滚轮,借由移动鼠标于桌面上 来带动滚轮的转动。鼠标内部同时装设有无线收发装置,其中无线发送装置可为红外线 发光二极管或红外线激光二极管等,无线接收装置可为光电二极管等。当滚轮转动时会 遮断无线发送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的连接,可用来对电子计算机的屏幕上的光标来进行 移动与定位。由于现有的鼠标是靠滚轮转动来定位,但由于鼠标于桌面上移动时,容易将桌 面的灰尘等带到鼠标内而影响了鼠标定位的准确度。近年来,鼠标内的光机结构大多改 为直接利用光收发装置来定位,借由发光装置将光线斜向照射于桌面上,并利用光电元 件来感测由桌面反射的光线,以准确的定位。直接利用光收发装置来定位可以达到叫现 有鼠标更精准的定位效果。由于光学鼠标是先行将内设的发光装置斜向照射于光学鼠标所在位置的对象表 面(桌面、地面等与光学鼠标接触的表面)后,光线会被与光学鼠标接触的对象表面反 射,再由光学鼠标内设的透镜汇聚后,由光学鼠标内的光电元件接收光线后以进行定 位。但若光学鼠标所在位置是在具有透光材质的对象表面上(即,诸如桌面、地面 等与光学鼠标接触的对象表面上具有玻璃、塑料等透光材质的保护层),会使得光学鼠标 内设的发光装置斜向照射于透光材质时,光线会先折射,再由桌面、地面等对象表面反 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在出射透光材质时,又经过一次折射,此时光线会偏离了光学鼠 标内设的透镜的接收范围,而使得光学鼠标无法定位或定位不精准的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机结构,用以解决因反射后的光线偏离光学 鼠标的接收范围所造成无法定位或定位不精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光机结构,包含有一波导元件,又包含一入光面、一导光通道以及一出光面,该出光面和该入 光面分别位于该导光通道的相对两端;以及一第一透镜,位于该波导元件的该出光面的一端,包含一第一曲面;以及一第二曲面;其中,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位于该第一透镜的同一侧,且该第一曲面的边缘与该第二曲面的边缘相邻。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以汇聚一光线于该波导元件的该入光面的 一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位于该波导元件的该入光面的一端。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二透镜邻接于该入光面。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入光面为一光滑表面。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一曲面的光轴与垂直该出光面的中心轴形成一第一夹角。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一夹角为一锐角或一钝角。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二曲面的光轴为平行于该第一曲面的光轴。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二曲面的光轴与垂直该出光面的中心轴形成一第 二夹角,且该第二夹角相异于该第一夹角。上述的光机结构,其中,该第二夹角为一锐角或一钝角。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光机结构应用于鼠标时,当鼠标所在位置 是在桌面、地面等的对象表面时,由鼠标内设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斜向照射于与鼠 标接触的对象表面,光线会被直接反射,再由第一透镜的第一曲面汇聚于光电元件,以 达到精准定位。当鼠标所在位置是在具有透光材质的对象表面上时,由鼠标内设的发光 元件所发出的光线斜向照射于对象表面的透光材质,会先经由透光材质与空气的交界面 折射后进入透光材质,再经由对象表面反射,然后在经过一次透光材质与空气的交界面 折射后离开透光材质,最后由第一透镜的第二曲面汇聚于光电元件,以达到精准定位。 借由具有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第一透镜,使鼠标无论在对象表面上或是在具有透光材 质的对象表面上,仍可达到精准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位于对象表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位于具有透光材质的对象表面示意 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发光元件2光电元件20入光面30导光通道40出光面100波导元件200 第一透镜4300第二透镜210第一曲面220第二曲面nl导光通道的折射率n2外界空气的折射率P第一曲面的光轴S第一曲面的光轴Q垂直出光面的中心轴R对象表面T透光材质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机结构位于对象表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于此实施例,光机结构可应用于鼠标上,用以接收鼠标内的 发光元件1 (诸如,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用以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元件)所发射的 光线以照射至鼠标所在位置的对象表面R上(即,诸如桌子、鼠标垫或地板等对象与鼠标 接触的表面,例如桌面、地面等),当光线经由与鼠标接触的对象表面R反射,再利用 鼠标内的光电元件2 (诸如,光电二极管等用以接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元件)来 接收所反射的光线。光机结构包含有波导元件100与第一透镜200。波导元件100可包含有入光面20、导光通道30与出光面40。入光面20和出光面40是分别位于导光通道30的相对两端。亦即,入光面20 和出光面40分别是光线进入波导元件100与离开波导元件100的相对两端。换言之,入 光面20和出光面40可位于波导元件100的相对两端。入光面20可邻接于发光元件1,亦即入光面20可与发光元件1的出光面相贴 合,或入光面20与发光元件1的出光表面为间隔相对应。入光面20用以接收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光线。导光通道30用以传导入光面20所接收的光线。出光面40用以提供光线离开导光通道30。第一透镜200位于波导元件100的出光面40的一端。第一透镜200可包含有第 一曲面210与第二曲面220。其中,第一曲面210与第二曲面220可位于第一透镜200的 同一侧,且第一曲面210的边缘与第二曲面220的边缘相邻。入光面20可为一光滑表面,由于光滑表面有助于光线的耦合效率,可以提高发 光元件1所发射的光线入射入光面20的效率。导光通道30具有与外界空气相异的材质,亦即导光通道30的折射率nl与外界空气的折射率n2相异。借由折射率的差异Cnl不等于n2),光线在经由入光面20进入波 导元件100后,大多会被限制在导光通道30内传递,仅少部分会经由导光通道30折射至 外界空气中。出光面40可为一光滑表面,用以使光线离开导光通道30时,不会因为出光面40 表面的粗糙而造成光线散射等效应产生,以提高光线的经由出光面40离开导光通道30的 输出效率。第一曲面210的光轴P和第二曲面220的光轴S可分别与鼠标所在位置的对象表 面R形成有第一角度(图中未标示),其中第一角度较佳为直角。出光面40的中心轴Q可与鼠标所在位置的对象表面R形成有第二角度(图中未 标示),其中第二角度较佳为锐角或钝角(即,第二角度不为0度、9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波导元件,又包含:一入光面、一导光通道以及一出光面,该出光面和该入光面分别位于该导光通道的相对两端;以及  一第一透镜,位于该波导元件的该出光面的一端,包含:一第一曲面;以及一第二曲面;  其中,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位于该第一透镜的同一侧,且该第一曲面的边缘与该第二曲面的边缘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中陈晖暄
申请(专利权)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