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海的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592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海的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用于浅海水下储油。其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罐体、钢质立柱、上部甲板、输油管线、抽油泵组、桶形基础组成,钢筋混凝土罐体与平台甲板通过钢质立柱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罐体下部设有倒扣型的桶形基础,钢筋混凝土罐体中安装有抽油泵组、进油管线和出油管线,出油管线的一端与抽油泵组连接,进油管线和出油管线均连接至甲板的上方。桶形基础入泥可增加平台的承载力,生产的原油经处理后储存到钢筋混凝土罐体中,油轮定期将罐体中储存的原油拉走,从而实现海上水下储油,可降低浅海石油开发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浅海石油开发的一种新型水下储油平台。 技术背景目前我国浅海石油开发规模得到较快发展,渤海、南海、东海经过多年勘探,相继 发现了多个油气田,它们作为我国东部石油的战略接替资源,正在加紧开发,相应的必然需 要设计建造许多海上采油、储油装备。我国浅海石油开发采用管道集输、固定储罐平台或单 井靠船生产方式,开发成本较高。国外建有钢筋混凝土为基础的平台,其中巴西乌巴纳油田的钢筋混凝土采油平台 以储油罐为基础,储油能力高达2300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平台为浅基础的重力式平台,不 仅可以节省工程造价,而且可以显著提高采油平台的稳定性。可移动桶形基础平台技术已比较成熟,兼具了固定式平台和可移动平台的优点, 非常适合浅海油田的开发。在浅海有冰区域急需开发新型的采储装备,降低浅海油田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究一种新型的浅海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降低浅海油田开发成本。 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浅海的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一种适用于浅海的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罐体、钢质立柱、上部 甲板、输油管线、抽油泵组、桶形基础组成,钢筋混凝土罐体与平台甲板通过钢质立柱焊接 成为一个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浅海的重力式水下储油平台,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罐体、钢质立柱、上部甲板、输油管线、抽油泵组、桶形基础组成,其特征是钢筋混凝土罐体(1)与平台甲板(3)通过钢质立柱(2)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钢筋混凝土罐体(1)下部设有倒扣型的桶形基础(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新杰徐松森王银帮顾永建孙永泰吴泉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