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331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显提高溶液浓度的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其优点是:利用闪蒸后的溶液与新进的高温溶液混合在一起,并再次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蒸发器,尤其涉及到一种闪蒸器
技术介绍
在对溶液进行蒸发提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蒸发器,而溶液在整个蒸发工艺过程中 通常会使用到闪蒸器。常用的闪蒸器包括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 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上述闪蒸器的工作原理为高温溶液 经进液管进入筒体中,在高温溶液进入筒体后,与筒体内的空气会产生一个温差和压力差, 从而使得高温溶液立即沸腾并产生大量蒸汽,闪蒸出的蒸汽上升,最后从蒸汽出口排出另 作他用。闪蒸器中的溶液由于蒸汽的逸出,浓度增高、温度降低。经过闪蒸后的溶液经溶液 出口排出进入下一步工序。经上述闪蒸器闪蒸后的溶液浓度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明显提高溶液浓度的闪蒸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 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所述筒 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所述闪蒸管呈喇叭状;所述筒体上部设置有除沫器; 所述溶液出口处设置有溢流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闪蒸后的溶液与新进的高温溶液混合在一起,并再次 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蒸汽出口,3、进液管,4、溶液出口,5、闪蒸管,6、溶液通道,7、溢流 堰,8、除沫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闪蒸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 2, 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3,筒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 4,筒体1的下部还设置 有喇叭口状的闪蒸管5,且进液管3的一端位于闪蒸管5内,进液管3的外径小于闪蒸管5 的内径,进液管3和闪蒸管5之间就形成溶液通道6。为了保证溶液的液位和防止没充分 闪蒸的溶液从溶液出口排出,在溶液出口 4处设置溢流堰7。在筒体1的上部设置除沫器8可得到洁净的蒸汽,更好的利用蒸汽。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高温溶液经进液管3进入闪蒸管5,在从闪蒸管5进入筒体 1内时,高温溶液在闪蒸管5上端管口的上方进行闪蒸,产生的蒸汽经除沫器8除沫后从蒸 汽出口 2排出。而经过闪蒸后的溶液就进入筒体1底部,随着闪蒸后的溶液的不断增加,溶 液液面不断上升,控制进液管3中溶液的流速,使得溶液液面高于闪蒸管5的管口,那么此 时溶液液面作为闪蒸液面的有效闪蒸面积最大,闪蒸效率最高。由于溶液液位高于溢流堰7 的高度,高出溢流堰7高度的充分闪蒸后的溶液经溢流堰7从溶液出口 4排出。筒体1下 部的溶液就从闪蒸管5和进液管3之间的溶液通道6进入闪蒸管5内,并和新进来的高温 溶液混合,然后跟随高温溶液一起上升,并在闪蒸管5上端管口的上方的溶液液面处再一 次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依次类推,经多次闪蒸后,溶液浓度明显提高。当 溶液液面超过溢流堰7时,充分闪蒸后的溶液就经溢流堰7从溶液出口 4排出。权利要求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管呈喇叭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部设置有除沫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出口处设置有溢流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显提高溶液浓度的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其优点是利用闪蒸后的溶液与新进的高温溶液混合在一起,并再次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文档编号B01D3/06GK101987253SQ20101056631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葛向华 申请人: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