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011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它涉及一种电梯轿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劳动强度高、工作条件差、污染电梯轿箱周围环境和井道以及使用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所述轿箱门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台,所述隔板前低后高倾斜设置在轿箱主体内的底部,隔板的前端固接在轿箱主体的底端面的前端,隔板的后端固装在轿箱主体的后侧壁上,隔板的两侧端与轿箱主体的两侧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与轿箱主体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集液装置沿水平方向固装在轿箱主体的下方,且集液装置与隔板的前端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收取垃圾、劳动强度低、改善了工作条件,并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箱,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需要人工收取垃圾,劳动强度高、工作条件差,在 电梯轿箱内液体垃圾与固体垃圾没有分离,收取垃圾时随时会有液体垃圾流出,造成电梯 轿箱周围环境和井道的污染;并且现有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的轿箱门需要使用开门 机,成本高,由于电梯轿箱的使用环境恶劣,故障率高,因此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劳动强度高、工作条 件差、污染电梯轿箱周围环境和井道以及使用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用于 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用于倾倒垃圾 的电梯轿箱包括轿箱主体、轿箱门、隔板和集液装置,所述轿箱门安装在轿箱主体前端面上 且与轿箱主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轿箱门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台,所述隔板前低后高倾 斜设置在轿箱主体内的底部,隔板的前端固接在轿箱主体的底端面的前端,隔板的后端固 装在轿箱主体的后侧壁上,隔板的两侧端与轿箱主体的两侧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与轿箱 主体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 60° ;所述集液装置沿水平方向固装在轿箱主体的下 方,且集液装置与隔板的前端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轿箱门设有挡台,当轿箱主体在井道内 下行运动时,轿箱门的挡台和井道底部两侧设置的搭接件相碰,轿箱主体在井道内继续下 行,轿箱门无需开门机控制即可开启,结构安全可靠,且使用维护成本低;本技术的用 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内设有隔板,保证在收集垃圾时固体垃圾从隔板自动倾倒在垃圾收 集车内,无需人工收取垃圾,劳动强度低、改善了工作条件;本技术的用于倾倒垃圾的 电梯轿箱的下方设有集液装置,液体垃圾从轿箱主体与轿箱门的间隙流入到集液装置内, 保持井道不被液体垃圾污染且清洗方便,保持电梯轿箱周围环境和井道内清洁;降低了劳 动强度,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 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II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包括轿 箱主体1、轿箱门2、隔板3和集液装置4,所述轿箱门2安装在轿箱主体1前端面上且与轿箱主体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轿箱门2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台2-1,所述隔板3前低后高 倾斜设置在轿箱主体1内的底部,隔板3的前端固接在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的前端,隔板3 的后端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后侧壁上,隔板3的两侧端与轿箱主体1的两侧壁紧密接触,所 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 60° ;所述集液装置4沿水平方 向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下方,且集液装置4与隔板3的前端对应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 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集液装置4由集液槽4-1、两 个固定板4-2、两个连接轴4-3、两个轴套4-4和翻转滑件4-5构成,所述两个固定板4_2的 上部对应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下端,所述集液槽4-1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轴4-3安装在两 个固定板4-2的下部,每个连接轴4-3上套装有一个轴套4-4,且轴套4-4位于相对应的固 定板4-2与集液槽4-1侧壁之间,所述翻转滑件4-5固装在集液槽4-1的一侧外壁上。如 此设计,轿箱主体1在下行运动时,翻转滑件4-5和井道底部设置的支点相碰,翻转滑件4-5 的滑动带动集液槽4-1翻转,从而将集液槽4-1内的液体垃圾自动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保 持井道不被液体垃圾污染且清洗方便。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 的夹角α为38°。如此设置,在收集垃圾时,打开轿箱门2后保证固体垃圾从隔板3自动 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 的夹角α为40°。如此设置,在收集垃圾时,打开轿箱门2后保证固体垃圾从隔板3自动 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 的夹角α为45°。如此设置,在收集垃圾时,打开轿箱门2后保证固体垃圾从隔板3自动 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 的夹角α为50°。如此设置,在收集垃圾时,打开轿箱门2后保证固体垃圾从隔板3自动 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 的夹角α为。如此设置,在收集垃圾时,打开轿箱门2后保证固体垃圾从隔板3自动 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电梯轿箱还包括多个加强筋2-2, 所述多个加强筋2-2固装在轿箱门2的下部。如此设计,可以防止轿箱门2的下部由于受 到固体垃圾的重力而变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工作原理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电梯轿箱在使用时,当业主将垃圾投入轿箱 主体1内后,液体垃圾流出包装袋外,然后液体垃圾会由轿箱主体1与轿箱门2之间的间隙流 入到集液装置4内,当轿箱主体1内的固体垃圾达到检测高度时,轿箱主体1自动下行至底层, 轿箱门2的挡台2-1和井道5底部两侧设置的搭接件6相碰,轿箱门2即可开启,固体垃圾在 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倾倒至垃圾收集车内,同时轿箱主体1下方的翻转滑件4-5和井道5底部设 置的固定块7相碰,翻转滑件4-5的滑动带动集液槽4-1翻转,从而将集液槽4-1内的液体垃圾 自动倾倒在垃圾收集车内,当轿箱主体1上行时,轿箱门2自动关闭,轿箱主体1返回基站。整 个过程除电梯的曳引力和电动门刀外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倾倒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所述电梯轿箱包括轿箱主体(1)、轿箱门O)、隔板 (3)和集液装置G),所述轿箱门( 安装在轿箱主体(1)前端面上且与轿箱主体(1)上下 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轿箱门O)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台0-1),所述隔板(3)前 低后高倾斜设置在轿箱主体⑴内的底部,隔板⑶的前端固接在轿箱主体⑴的底端面 的前端,隔板(3)的后端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后侧壁上,隔板(3)的两侧端与轿箱主体 (1)的两侧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 60° ;所述集液装置(4)沿水平方向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下方,且集液装置(4)与隔板 (3)的前端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4) 由集液槽G-1)、两个固定板G-2)、两个连接轴G-3)、两个轴套(4-4)和翻转滑件(4-5) 构成,所述两个固定板(4- 的上部对应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下端,所述集液槽的 两端通过两个连接轴(4- 安装在两个固定板G-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倾倒垃圾的电梯轿箱,所述电梯轿箱包括轿箱主体(1)、轿箱门(2)、隔板(3)和集液装置(4),所述轿箱门(2)安装在轿箱主体(1)前端面上且与轿箱主体(1)上下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轿箱门(2)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台(2-1),所述隔板(3)前低后高倾斜设置在轿箱主体(1)内的底部,隔板(3)的前端固接在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的前端,隔板(3)的后端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后侧壁上,隔板(3)的两侧端与轿箱主体(1)的两侧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板(3)与轿箱主体(1)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60°;所述集液装置(4)沿水平方向固装在轿箱主体(1)的下方,且集液装置(4)与隔板(3)的前端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敏张凤霞宫文浩王新计程洋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长志机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