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LED隧道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807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LED隧道灯具,包括有由灯罩、底壳和发光基板组成的LED发光单元,该LED发光单元固定在底板上;其中发光基板由反光板、印刷电路板和LED阵列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光基板联动的,调节发光基板凸起弧度的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扩展单个LED发光单元的光强分布角度,有效克服了目前LED隧道灯具存在的共性缺陷。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隧道总体照明配置的互补、统筹和优化,可有效改善目前制约大功率LED隧道灯具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利于公路隧道LED照明的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照明灯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LED隧道灯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一种固体照明光源,LED以其低功耗、高光效、高显色性以及无污染、 长寿命等诸多优点,日趋向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LED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公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行动的实施,公路隧道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LED照明灯 具,从而促使众多类型的LED隧道灯具产品不断涌现并陆续投入工程应用。但是,现有技术 的LED隧道灯具,无论是光源配置、光学设计还是灯具结构,基本上都是对常规LED路灯产 品的些许改动、简单仿制或直接替代,并未根据LED发光特性,专门针对公路隧道特殊环境 条件并参照隧道照明技术规范进行统筹、优化设计,其关键技术指标、综合性能与应用要求 及预期目标尚有差距,以至于现有LED路灯普遍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在隧道照明工程中依 然重现,严重制约了 LED综合优良特性的充分发挥。现有LED隧道灯具存在的主要缺陷是1、光源配光欠佳。LED—般是定向发光,光强分布角度有限,虽然现有产品通常由 大功率LED组合成发光阵列,并不断改进LED光学结构,例如采取“多次配光”等补偿措施, 但整体光强分布改善仍不显著,依然达不到具有“蝙蝠翼”型特别是矩形配光曲线的要求, 难以使隧道路面纵向上的光强趋于最佳分布,致使应用中伴随着功耗大、光效低、成本高等 负效应。2、灯具适应性差。具有特殊“管状”土建结构特征的公路隧道,注定增加了隧道总 体照明理想布光的难度,特别现有LED隧道灯具设计欠缺整体光输出特性及投光方式与隧 道照明环境的匹配调整,其投光的适应性、可调性较差,使得实际效果与均勻度难以达标。 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灯具数量来满足布光要求,但后者无疑是以增加功耗为代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LED隧道灯具,弥补现有技术的LED隧道灯具普 遍存在的光强分布角度范围小、配光适应性差的缺陷,以适应公路隧道现场环境条件、满足 公路隧道路面系统性配光、布光要求的LED隧道灯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有由灯罩、底壳和发光基板组成的LED发光单元,该LED发光单元 固定在底板上,其中发光基板由反光板、印刷电路板和LED阵列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发光基板联动的,调节发光基板凸起弧度的调节器。本技术的调节器由两片夹板和一根传动杆构成,其中夹板夹持在发光基板 上,传动杆一端与两片夹板活动连接并支撑发光基板,另一端与底壳螺纹连接并伸出底壳 外。上述的调节器位于发光基板与底壳之间,在底壳外调节,即通过旋转传动杆,使传 动杆在底壳内的长度发生变化,在夹板的协同作用下可使发光基板的凸起弧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上的LED阵列发光柱面弧度,以扩展或调整LED发光单元的光强分布角度。本技术的发光基板在横向上依次配置三个功率小、中、大的LED阵列,形成三 个不同功率的分布区段。以保证在沿行车方向的隧道路面上依次形成相对较低、适中、较高 的亮度区域分布,构成单体LED发光单元的合理光强分布;本技术的底板的纵向中心线上有固定LED发光单元的、带有安装孔的条形滑槽。本技术的底壳的外表面上有两个锁定夹。锁定夹经由底板上的安装孔与滑槽 滑动嵌接的。上述滑槽可使每个LED发光单元沿其水平移位,以调整在底板上的水平位置以及 与其他LED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滑槽内的两个锁定夹各自呈不同高度时,底壳的底 壁面与底板平面之间即形成一定夹角,可使发光基板的法向出光方向得到调整;因此,锁定 夹的高度及其在滑槽中的位置的可调性,便于现场按需调整LED发光单元在隧道路面纵向 上的空间投光。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沿长轴向开有与LED阵列间隔排列的条孔,以减小印刷 电路板的材质应力,利于弯曲变化。本技术的灯具的LED发光单元的数目不少于两个,固定LED发光单元的底板 之间相互用轴套铰接,从而使各个底板呈不同倾角,以使固定其上的LED发光单元构成相 应的发光面,便于现场按需调整各LED发光单元沿隧道路面横向上的空间投光。显然,本技术能扩展单个LED发光单元的光强分布角度,而按需调整发光单 元LED组合在隧道路面纵、横向上的投光效果,并使得隧道内相邻、相对安装的灯具易于构 成交叉、叠加投光,实现隧道总体照明配置的互补、统筹和优化,同时也大大的节能降耗。本 技术可有效改善目前制约大功率LED隧道灯具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利于公 路隧道LED照明的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LED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LED发光单元安装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4 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 本技术的灯具组合安装示意图。图6 本技术的LED发光单元法向出光调整示意图。其中1、LED发光单元;2、灯罩;3、密封圈;4、底壳;5、反光板;6、印刷电路板;7、 LED阵列;8、灯罩螺丝;9、发光基板;10、通孔;11、条孔;12、夹板;13、传动杆;14、调节钮; 15、支挡柱;16、底板;17、安装孔;18、滑槽;19、轴套;20、立板;21、连接螺丝;22、灯具支 架;23、锁定夹;24、压簧;L、M、H代表发光基板上不同功率的LED阵列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灯具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由灯罩2、底壳4和发光基板9组成的LED发光单元1,该LED发光单元1固定在底板16上,其中发光基板9由反光板5、印刷电路板6和LED阵列7构成,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与发光基板9联动的,调节发光基板9凸起弧度的调节器14。上述调节器14由两片短条夹板12和一根长杆传动杆13正交活动连接,其夹板12 夹压在印刷电路板6中心垂线上,其传动杆13的一端与夹板1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壳4 的底壁螺纹连接,并伸出底壳4外。如图2、图5,灯具由三个LED发光单元1以及固定LED发光单元1的三个底板16 组合而成。如图1,本技术的每个LED发光单元1包括灯罩2、密封圈3、底壳4、反光板5、 印刷电路板6和LED阵列7。其中灯罩2、密封圈3、底壳4通过灯罩螺丝8紧固构成一个壳 体;反光板5、印刷电路板6及其上的LED阵列7构成发光基板9,并置于壳体内;分布有通 孔10的反光板5贴合在印刷电路板6的表面上;所用LED为中小功率的高光效、高亮度、散 光型的白光LED,分布焊接在带状的印刷电路板6上,并从对应的反光板5的通孔10中对应 穿出,组成LED阵列7。反光板5为铝箔,其上的通孔10被冲压成喇叭口型反射腔,以提高 单个LED的出光率。发光基板9其中心垂线上有一个固定于此、夹持支撑发光基板9并可在底壳4的 底壁外对发光基板9凸起弧度加以改变的调节器14 ;另外,底壳4的两个长侧壁内表面两 端还可分别固定有一个支挡柱15,四个支挡柱15同在一个平面上;发光基板9处于支挡柱 15与底壳4的底壁内表面之间,其两端部边缘以各个支挡柱15为支点,在中心垂线处的夹 板12夹持支顶下呈弧形且可与传动杆13联动;在底壳4外转动调节器14,可使发光基板9 的凸起弧度适度改变,即转动传动杆13时可带动夹板12沿传动杆13的轴向前后位移,即 可使发光基板9的凸起弧度加以改变,其上的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LED隧道灯具,包括有由灯罩(2)、底壳(4)和发光基板(9)组成的LED发光单元(1),该LED发光单元(1)固定在底板(16)上,其中发光基板(9)由反光板(5)、印刷电路板(6)和LED阵列(7)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光基板(9)联动的,调节发光基板(9)凸起弧度的调节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波夏涛左志武王金城刘圣元冯美军苗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