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部,照明、加热分部,供热;炉灶; 通风类的一般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小类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力锅 炉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燃煤锅炉是北方冬天的一种主要供暖设备。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减少燃料的不 完全燃烧损失,容量稍大的锅炉,一般都将煤磨制成比面粉还细的煤粉。将煤制成煤粉,设 备复杂、耗电量大。而且,我国在供暖时采用的是发热量低、灰分大的劣质煤,所以热效率不佳。为防止炉膛内结焦,燃煤锅炉的容积热强度较低,因此炉膛容积较大。烟气中灰分 多,为了减少对流受热面的磨损,采用较低的烟气流速,传热系数较低,故传热面积增大。这 些因素使得燃煤锅炉的投资比较大,设备磨损严重,检修工作量很大。为了储存燃烧和灰 渣,需要占用较多土地,建立庞大的储煤场和储灰场。因此,燃煤锅炉不仅热效率低,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渣,严重污 染环境;另外,燃烧煤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环保、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 方便的电力锅炉;适用于流体散热器做取暖设备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大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锅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远红外线涂层(2)、绝缘层(3)、加热线圈层(4)、二级绝缘层(5)、保温层(6)、金属屏蔽罩(7),在炉体(1)内设置有热交换器(8),热交换器(8)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10)分别位于炉体(1)侧方的顶部和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