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骨修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00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仿生骨修复体,为带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的柱状结构体,其中在柱状结构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凸沟槽结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在沟槽结构中设置有与中心孔贯通的交通孔,和/或在所说的柱状结构体的至少一个端面处设置有第二凹凸沟槽结构。这一结构形式的仿生骨修复体能显著增大与肌体组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肌体组织的附着和生长。该结构形式的仿生骨修复体可适用于对包括椎骨、长骨等多种骨组织损伤的修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可以作为人体或动物骨组织损伤后的植入修复替代物结构。
技术介绍
人体或动物体的骨组织损伤后,以植入适当形状替代物的方式进行修复,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康复手段。骨组织替代物植入的目的主要是可以提供人体或动物体自身组织在生长修复过程中的必要支撑和附着结构。因此作为修复替代物的结构,应该能尽量适应和满足这些需要。目前常用的这类骨组织替代物,多注重于按供植入部位需要可分别制成为与颈椎、胸椎、腰椎等椎骨或四肢长骨等不同部位的骨组织具有相类似形状的结构,其表面也多为与实际骨组织类似的平滑状态。由于被植入替代物的主要作用是为促进肌体自身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因此作为骨组织修复替代物的结构形状除应与所植入部位的骨结构形状相适应外,还应与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相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仿生骨修复体,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和发挥其促进肌体附着、生长和修复的需要。本技术仿生骨修复体,仍为可以由适合医用的常规有机、无机或复合材质等形式的致密型材料和/或多孔型材料等制成的带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的柱状结构体,该柱状结构体可以为圆柱形、棱柱形、异型柱状体或如“8”形等组合形式的结构体,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仿生骨修复体,为带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4)的柱状结构体,其特征是在柱状结构体(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凸沟槽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钟宁杨爱萍蒋电明左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