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1980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属于半导体开关领域,解决了现有低压变频装置的结构设计不科学,电气性能差,装配效率低,造成原材料浪费,而且后期加工维护不便,同时也不够简洁美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入端子设置于变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设置于输入端子与整流模块之间;整流模块、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和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紧覆于直流电容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器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的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优化、合理,电气性能好,便于装配制作,省原材料,装置成本低,加工维护效率高,简洁美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属于半导体开关领域,是一种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低压变频装置,电路拓扑结构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即将交流电输 入到整流模块,整流为直流电后经过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再输入到逆变模块,将直流电逆变 为交流电输出,用于控制电机。而低压变频装置的结构设计却多种多样,不同的结构布局, 对于变频装置的电路分布参数、电磁干扰性等有很大的影响。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 变频装置的电气性能,降低装配效率,造成原材料浪费,而且导致后期加工维护不便,同时 也影响整体的简洁、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低压变频装置不合理的结构设计而导致的变频装置电气性能差, 装配效率低,原材料浪费,且后期加工维护不便,同时也影响整体的简洁、美观程度等不足,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简单、优化、合理的变频装置结构设计,在满足电气性 能的前提下,便于装配制作,节约原材料,降低装置成本,提高加工维护效率,增强变频装置 的整体美观程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包括输入端子,均压电阻,整流模块,复合层叠母线,直流电 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散热器,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其中输入端子设置于变 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设置于输入端子与整流模块之间;整流模块、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 变模块和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紧覆于多个直 流电容组成的电容组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散热器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的基板上。离心风机以垂直方式设置于变频装置底部。所述散热器为单基板插片式铝散热器。所述复合层叠母线采用正母线、中性母线、负母线三层平行叠置而成,相邻的两层 母线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本技术采用下置垂直离心风机、交流母线上进下出、单基板插片式铝散热器, 以及复合层叠母线等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下置垂直离心风机,能够减小风道中的风阻,提高风机利用效率。交流母线采用上进下出设计,上进方式便于与公用交流母线连接,下出方式便于 用户通过地下电缆通道与电机连接,从而减少母线用量,节约成本。采用单基板插片式铝散热器,不仅能够满足逆变模块散热性能、热容量要求,而且 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复合层叠母线,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杂散电感,保护逆变及整流模块免受瞬态过压损坏。本结构尤其适用于90_160kW功率范围内的低压变频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包括输入端子1,均压电阻2,整流模块3,复合层叠母线4,直 流电容5,吸收电容6,逆变模块7,散热器8,电流传感器9,输出端子10,离心风机11,其中 输入端子1设置于变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2设置于输入端子1与整流模块3之间;整流模 块3、直流电容5、吸收电容6、逆变模块7和电流传感器9、输出端子10、离心风机11自上 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4紧覆于多个直流电容5组成的电容组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 3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器8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7的基板 上。所述离心风机11以垂直方式设置于变频装置底部。所述复合层叠母线采用正母线、中性母线、负母线三层薄铜板依次平行叠置而成, 相邻两层母线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均压电阻,整流模块,复合层叠母线,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散热器,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其中输入端子设置于变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设置于输入端子与整流模块之间;整流模块、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和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紧覆于直流电容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器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的基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风机以垂直方式设 置于变频装置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单基板插片式铝 散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叠母线采用正母线、 中性母线、负母线三层平行叠置而成,相邻的两层母线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专利摘要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属于半导体开关领域,解决了现有低压变频装置的结构设计不科学,电气性能差,装配效率低,造成原材料浪费,而且后期加工维护不便,同时也不够简洁美观等问题。本技术输入端子设置于变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设置于输入端子与整流模块之间;整流模块、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和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紧覆于直流电容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器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的基板上。本技术结构更简单、优化、合理,电气性能好,便于装配制作,省原材料,装置成本低,加工维护效率高,简洁美观。文档编号H02M5/40GK201577032SQ20092035065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泽伟, 干永革, 张胜民, 王鹏, 黄林波 申请人:中冶新融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子,均压电阻,整流模块,复合层叠母线,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散热器,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其中输入端子设置于变频装置顶部,均压电阻设置于输入端子与整流模块之间;整流模块、直流电容、吸收电容、逆变模块和电流传感器、输出端子、离心风机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复合层叠母线紧覆于直流电容上,一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器紧密贴合于逆变模块的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波王鹏刘泽伟张胜民干永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新融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