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528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炉拱的燃烧炉膛,解决火焰在炉膛内燃烧后直接从排烟口排出造成热能浪费的问题,包括燃烧腔、燃烧腔上方的锅炉底,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腔的一端顶部位置设有烟道,与烟道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炉门,在烟道与炉门之间距烟道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设有炉拱,所述的炉拱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的底部,炉拱的通风道与烟道、炉门在一条直线上。物料炉内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减排。(*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炉拱的燃烧炉膛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用煤、锯末、杂木等燃料作燃烧物, 带炉拱的燃烧炉膛。
技术介绍
工业、生活中锅炉技术广泛应用,用固体燃料作热量来源的锅炉在炉膛的结构上 设计直接影响热能效果的利用,所以设计人员在炉膛结构上做了不同的设计。如专利公开 号为CN101592346A —种具有内腔的炉膛,内腔至少部分以壁元件为界,其中至少一个壁元 件可透射红外线或具有一个透射红外线的区域,这种炉膛的内腔清洁性好,在壁元件的背 对内腔的外表面的区域内布设反射红外线的反射件。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725996A—种 带有回火挡板的炉膛,它包括进火口和排烟口,特征是在炉膛内有挡板,挡板将炉膛内的 空间拦隔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间用排烟管贯通。又如专利公开号为200955762Y —种可以 减少炉灶热量散失的内聚式炉膛,炉膛内部的直径大于炉膛上口口部的直径,炉膛上口口 部的直径与炉膛内部的直径的比例为1:2。还有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16844U—种节能炉膛 罩,在外壁管内装有内壁管,内壁管沿周向均布长斜孔,内壁管上端与外壁管之间连接环 形隔板,隔板上有热风孔,内壁管与外壁管之间形成风腔,自然风从炉箅底部风口吹入风腔 内,并从内壁管的长斜孔送风,形成旋风助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火焰在炉膛内燃烧后直接从排烟口排出造成热能 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单,能延长火焰长度,使火焰回炉,用耐火砖砌 成一拱弧形炉拱的带炉拱燃烧炉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带炉拱的 燃烧炉膛,包括燃烧腔、燃烧腔上方的锅炉底,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腔的一端顶部位置设有 烟道,与烟道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炉门,在烟道与炉门之间距烟道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设 有炉拱,所述的炉拱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的底部,炉拱的通风道与烟 道、炉门在一条直线上。炉拱与炉门之间为燃烧区,燃料旺烧时,火焰从烟道口往烟道拉,而 在打开炉门加料过程中,火焰却拉伸不足造成火力不旺,炉拱为一弧形短矩通道,用耐火砖 砌筑而成,当炉门打开时,增加炉膛内吸风能力,当炉门关闭正常燃烧时,由于炉拱拱形弧 线及炉拱壁宽起着挡板作用,使炉内回旋火焰停留时间更长,物料炉内热量得到更充分的 利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炉拱的跨度按燃烧腔的宽度设定,炉拱的跨度为燃烧腔的宽度 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炉拱跨度两端与炉膛底部连接,本装置特别适合炉膛深度较大的场I=I O作为优选,所述的炉拱采用耐火材料制作,炉拱的通风道高度即弧形高度为炉拱 跨度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四。炉拱壁宽是炉拱轴向方向的炉壁长度,炉拱砌筑时与烟道口设有至少一外炉拱壁宽的长度距离。本技术的有效效果是在打开炉门时增加吸烟力,同时有效避免进火口的火 焰在炉膛燃烧后直接从排烟口排放,充分利用炉膛内热能,使火焰更加集中,减少热量散 失,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炉拱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腔,2.炉拱,3.烟道,4.炉门,5.锅炉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在燃烧腔1的底部、锅炉底5的下方 设一炉拱2,烟道3设置在燃烧腔1 一端顶部位置,与烟道3相对的另一端是炉门4,在烟道 3与炉门4之间距烟道3五分之一处用耐火砖砌筑炉拱2,炉拱2为弧形结构,如图2所示, 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1的底部,炉拱2的通风道与烟道3、炉门4成一条直线。设燃烧腔1的宽度为2米,则炉拱2的跨度为0. 8米;炉拱2通风道高度即弧形高 度为0.4米。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 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工艺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包括燃烧腔(1)、燃烧腔上方的锅炉底(5),其特征是所述 的燃烧腔(1)的一端顶部位置设有烟道(3),与烟道(3)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炉门(4),在烟道 (3)与炉门(4)之间距烟道(3)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设有炉拱(2),所述的炉拱(2)为弧 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1)的底部,炉拱(2)的通风道与烟道(3)、炉门(4)在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拱(2)的跨度按燃 烧腔(1)的宽度设定,炉拱(2)的跨度为燃烧腔(1)的宽度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拱(2)采用耐 火材料制作,炉拱(2)的通风道高度即弧形高度为炉拱跨度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四。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带炉拱的燃烧炉膛,解决火焰在炉膛内燃烧后直接从排烟口排出造成热能浪费的问题,包括燃烧腔、燃烧腔上方的锅炉底,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腔的一端顶部位置设有烟道,与烟道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炉门,在烟道与炉门之间距烟道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设有炉拱,所述的炉拱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的底部,炉拱的通风道与烟道、炉门在一条直线上。物料炉内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文档编号F23M9/00GK201819242SQ20102056164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鼎祥, 徐水荣 申请人:杭州林煌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炉拱的燃烧炉膛,包括燃烧腔(1)、燃烧腔上方的锅炉底(5),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腔(1)的一端顶部位置设有烟道(3),与烟道(3)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炉门(4),在烟道(3)与炉门(4)之间距烟道(3)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设有炉拱(2),所述的炉拱(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燃烧腔(1)的底部,炉拱(2)的通风道与烟道(3)、炉门(4)在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水荣吴鼎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林煌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