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洪德专利>正文

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8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在机架下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在两侧带有拦挡结构的转送平台,其前方的机架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犁刀。转送平台上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由动力机构经第一组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悬耕刀耙,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由相应侧分别带有离合装置的链条-链轮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机架后方设置有操纵结构和连接结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履带式沟耕机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农用小型履带式沟耕机。用于耕地和/或开沟的各型农用机械已有许多。包括明显不适宜在小块或丘陵等不规整形式地块的较大型设备在内,其耕作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基本都是采用行走轮在前,耕地或开沟犁刀在后的形式。其结果必然是土层先被行走轮压紧,再由犁刀进行翻耕,显然不合理。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土壤原有的良好结构,在湿度较大的田地上作业时,即使被耕翻后,也仍是很难散碎的较大硬块。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工作过程更加合理,且特别适合于在小块或山坡丘陵等地块使用的小型履带式沟耕机械,使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既能耕翻土地,又能用于各种开沟操作,且使用灵活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本技术的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在机架下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在两侧带有拦挡结构的转送平台,其前方的机架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犁刀。转送平台上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由动力机构经第一组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悬耕刀耙,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由相应侧分别带有离合装置的链条—链轮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各传动机构中,出直接传动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适当形式的变速机构。机架后方设置有操纵结构和连接结构。本技术上述结构沟耕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由履带式行走轮在后,推动设置于其前方的犁刀对泥土进行翻耕,被翻耕起来的泥土随着犁刀的自身曲面上行,被推送到设置在行走轮上方的转送平台上,再被该部位的悬耕刀耙打碎,然后在随后不断推进的耕翻土块推动下向后方移动,最后从转送平台后方落下,还置于行走轮后方的地面。由于履带式行走轮是在已被犁刀翻耕后的犁沟内行走,不会对未翻耕的土壤产生碾压作用,既不破坏土壤原有的良好结构,又有利于减小动力消耗。由于其在结构上可以显著小型化,因此特别适合于在大型机械或设备难以工作的小块以及山地丘陵地区的不规则田地上使用。结构中转送平台两侧设置的拦挡结构,如-->最简单的常用挡板式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位于转送平台上的土块或碎土从两侧掉落,全部还置于已翻耕过的沟耕处。由于两侧的行走轮由分别带有离合装置的链条—链轮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使其工作时的转弯非常灵活方便,当一侧的离合装置处于脱离状态,该侧的行走轮即停止前进,而另一侧行走轮保持继续前进的结果即可使其立即转换方向。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防止前方犁刀翻耕时被翻耕起的土块向两侧掉落,还可以在所说的位于左右两端位置处的犁刀外侧设置有挡边结构体。这种挡边结构体一般也可以采取常用的简单挡板形式的结构。在具体设置时,其既可以为独立形式的挡边结构,也可以使所说的位于左右两端位置处的犁刀外侧的挡边结构体与犁刀为整体结构。为使结构进一步简化,既有利于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又便于日常维修,所说的两侧链条—链轮传动结构的离合装置可以采用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卡销和套置于传动该轴上并带有在弹性结构操纵下能与之作进入—退出配合的卡钩的轴套组成,所说的链轮设置于该轴套上。经操纵机构使一侧设置有链轮的该轴套上的卡钩与由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的传动轴上的卡销进入配合,该侧的行走轮即可被驱动行走;使该卡钩与卡销脱离配合,该侧的行走轮即可停止行走。这种操纵方式通过与适当的弹性结构相结合既使结构十分简单,又很容易操作。在上述结构中所说的机架后方的连接结构上设置有其它适当的工具后,就可以在对土地进行耕翻后,又能进一步完成所需的后续操作。例如,在机架后方的连接结构上设置有开沟犁刀后,就可以在已翻耕和被悬耕刀耙打碎的土层中进一步开出所需形式的陇沟。如连接的是大沟犁,就可以进一步开出较大的排灌沟;连接了小沟犁后就可以开出播种或施肥用的小沟。为防止工作时两侧的泥土被卷入行走轮内,可以在所说的各履带式行走轮的上下履带间的部位设置有阻挡泥土的挡护板。此外,在所说的各履带式行走轮的后方设置有刮泥板后,同样也有助于将夹带在行走履带上的泥土刮下,更加方便使用。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内容的范围仅限于下述的实例。-->图1是本技术小型履带式沟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离合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所示的履带式沟耕机中,在框架式机架17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13,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在两侧带有挡板结构12的转送平台11。其前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位于履带式行走轮13前方的犁刀16,且位于左右两端位置处的犁刀16的外侧带有与其连成为整体结构形式的挡边15。转送平台上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由动力机构经第一组传动机构1带动旋转的悬耕刀耙14。两侧履带式行走轮13由其各自相应一侧分别带有离合装置2的链条5与链轮4组成的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3由动力机构带动,机架后方的手扶部位处设置有操作的离合操纵结构6,以及可用于连接配置开沟犁刀8等其它农用工具的连接结构7。其中所说的离合装置2如图2所示,采用的是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卡销和套置于传动该轴上并带有在弹性结构配合下能与之作进入或退出配合的卡钩的轴套组成,所说的链轮4设置于该轴套上。图2中的左、右两侧的离合装置分别表示出其处于脱离配合与进入配合的不同离合状态。由操纵结构6通过弹性结构操纵该轴套的卡钩与转动轴上卡销的离合配合。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的上下履带间的部位设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阻挡泥土的挡护板10。各履带式行走轮的后方还设置有刮泥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7)下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13),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在两侧带有拦挡结构(12)的转送平台(11),其前方的机架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犁刀(16),转送平台上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由动力机构经第一组传动机构(1)带动旋转的悬耕刀耙(14),两侧履带式行走轮(13)由其相应侧分别带有离合装置(2)的链条(5)一链轮(4)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3)由动力机构带动,机架后方设置有操纵结构(6)和连接结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7)下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13),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在两侧带有拦挡结构(12)的转送平台(11),其前方的机架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犁刀(16),转送平台上方的机架部位并列设置有一组由动力机构经第一组传动机构(1)带动旋转的悬耕刀耙(14),两侧履带式行走轮(13)由其相应侧分别带有离合装置(2)的链条(5)—链轮(4)传动结构经第二传动机构(3)由动力机构带动,机架后方设置有操纵结构(6)和连接结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位于左右两端位置处的犁刀(16)外侧设置有挡边结构体(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履带式沟耕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