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301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人体轻微动作而判断是否使用本产品的易拉罐外形的360°全感应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采用独特的易拉罐式的设计,新颖别致,桶体采用易于提取的塑料内桶和经久耐用的不锈钢外桶,桶盖板铰接在桶盖上;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和人体移动感应装置位于桶盖内;当人体靠近箱体周围360°感应区域时,智能微波感应装置感应周围信号,并将信号传给控制电路,控制桶盖板自动打开,人走后7秒钟桶盖自动闭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观独特的感应型垃圾贮器,特别涉及一种外形采用富有艺 术性的褶皱易拉罐式设计,通过人体移动感知相定位技术自动识别人体轻微动作而判断是 否使用本产品,使桶盖自动开合或静止,且感应区域为桶体周围360°环形感应区的智能感 知艺术垃圾桶;本垃圾桶经改造可具备安防报警功能。
技术介绍
垃圾桶在存储垃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常用的无盖垃圾桶不能很好地防止垃 圾气味外溢,造成空气污染;而有盖垃圾桶无论开启或关闭均需通过手触或脚踩才能实现 动作,即使市面上技术较为先进的红外线感应垃圾桶也需要人伸手示意或者站在特定的感 应区域内桶盖才能自动开合,在使用时由于大多数人不知道使用方法而产生诸多不便;现 有的垃圾桶在外形方面也往往缺乏时尚元素,缺乏一定的美观度和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垃圾桶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采用富有艺术性的褶 皱易拉罐外形设计的360°全感应智能感知垃圾桶;在桶体周围360°的范围内,无需伸手 示意或站在特定感应区域就能识别人体而实现桶盖的自动开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外形采用富有艺术性的的褶皱易拉罐式设计,桶体置 于下部,由内桶和外桶组成;桶盖位于桶体上部,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和智能微波感应装置 位于桶盖内,桶盖板铰接在桶盖上;智能微波感应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连接驱动装置;桶盖 板通过轴销连接在桶盖的固定块上;外桶采用防腐性能高且便于清洗的不锈钢材质,内桶 为塑料材质且配有提手;驱动装置是将传动控制系统与人体移动感知微波感应系统电路相 连接,其中传动控制系统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驱动组驱动连杆传动组工作的,齿轮驱动组 由6个齿轮组成,其中主齿轮与电机同轴,异形齿轮与连杆传动组相连接,连杆传动组与桶 盖板的固定架相连接;齿轮驱动组的其余5个齿轮双层排列依次啮合;当电机启动时,由与 电机同轴的主齿轮开始,依次传动,达到减速的目的,最后由异形齿轮带动连杆,控制桶盖 板开合;控制电路包括人体移动感知感应电路、脉冲加宽电路、微电脑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对智能微波感应装置感应到的信号处理后,连接驱动装置,电机开始运转;智能微波感应装 置在桶体周围360°范围内感应人体细微动作,控制桶盖板的开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采用最先进的相定位技术,能够判断出 使用者是否使用垃圾桶,从而实现桶盖板的自动开合,防止了因手触桶盖而造成的细菌传 播,人走后7秒钟桶盖自动闭合,有效抑制垃圾气味外溢;360°的智能化全感应,感应区域 更广,避免了因寻找感应点而造成的尴尬;外筒采用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的不锈钢材质,耐用 且便于清理;个性化的褶皱易拉罐式外形设计,融入了时尚理念,精巧别致,新颖独特,具有 一定的装饰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简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桶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360°感应区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保洁袋放入内桶⑴内,内桶⑴置于桶体内,桶盖(3)置于内桶(2)之上,桶盖 板通过通过轴销(8)连接在桶盖(3)的固定块(9)上。驱动装置(6)是将传动控制系统与人体移动感知感应系统电路相连接,其中传动 控制系统是通过电机(11)带动齿轮驱动组(1 驱动连杆传动组(14)工作的,齿轮驱动 组(1 由6个齿轮组成,其中主齿轮(1 与电机(11)同轴,异形齿轮(1 与连杆传动组 (14)相连接,连杆传动组(14)与桶盖板的固定架(10)相连接;齿轮驱动组(1 的其 余5个齿轮双层排列依次啮合;当电机(11)启动时,由与电机(11)同轴的主齿轮(12)开 始,依次传动,达到减速的目的,最后由异形齿轮(1 带动连杆(14),控制桶盖板(4)开合。控制电路(5)连有人体移动感知感应电路、脉冲加宽电路、微电脑控制电路,可以 对人体移动感应装置(7)感应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命令给驱动装置(6),从而启动电 机,电机带动齿轮驱动组,实现垃圾桶盖板的开启与闭合。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开启开关,相定位感应装置开始扫描工作;当人体靠近桶体周围360°环形感应 区域(区域半径为400mm-1500mm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时,人体移动感知感应装置检 测到人体,经微电脑芯片确认人体状态,如果处于使用状态是则输出低电平继而触发脉冲 加宽电路输出高电平,经由微电脑芯片处理,输出信号驱动电机正转,经过齿轮驱动组(15) 和连杆传动组(14)的减速,最后带动桶盖板⑷开启;经过控制电路几秒钟的延时之后,电 机反转,由此经过齿轮驱动组(1 与连杆传动组(14)的减速后,齿轮反转,桶盖随之关闭。本技术使用三节D型电池或充电锂电池进行供电,以家庭每天平均使用二十 次计算,三节电池可以使用半年;当需要丢掉桶中垃圾更换垃圾袋时,只需通过内桶提手提 起内桶O),取出已用垃圾袋,再将新的垃圾袋套于内桶上并放回内桶内即可,用水冲洗不 会对智能感知垃圾箱造成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外形采用富有艺术性的的褶皱易拉罐式设 计,桶体置于下部,由内桶(1)和外桶( 组成;桶盖C3)位于桶体上部,驱动装置(6)、控 制电路(5)和智能微波感应装置(7)位于桶盖(3)内,桶盖板⑷铰接在桶盖(3)上;智能 微波感应装置(7)通过控制电路( 连接驱动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盖板(4)通过轴 销⑶连接在桶盖⑶的固定块(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外桶(2)采用防腐性能高 且便于清洗的不锈钢材质,内桶(1)为塑料材质且配有提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6)是将传动控 制系统与人体移动感知微波感应系统电路相连接,其中传动控制系统是通过电机(11)带 动齿轮驱动组(1 驱动连杆传动组(14)工作的,齿轮驱动组(1 由6个齿轮组成,其中 主齿轮(1 与电机(11)同轴,异形齿轮(1 与连杆传动组(14)相连接,连杆传动组(14) 与桶盖板(4)的固定架(10)相连接;齿轮驱动组(1 的其余5个齿轮双层排列依次啮合; 当电机(11)启动时,由与电机(11)同轴的主齿轮(12)开始,依次传动,达到减速的目的, 最后由异形齿轮(1 带动连杆(14),控制桶盖板(4)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5)包括 人体移动感知感应电路、脉冲加宽电路、微电脑控制电路;控制电路(5)对智能微波感应装 置(7)感应到的信号处理后,连接驱动装置(6),电机(11)开始运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智能微波感应装置(7)在 桶体周围360°范围内感应人体细微动作,控制桶盖板的开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识别人体轻微动作而判断是否使用本产品的易拉罐外形的360°全感应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采用独特的易拉罐式的设计,新颖别致,桶体采用易于提取的塑料内桶和经久耐用的不锈钢外桶,桶盖板铰接在桶盖上;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和人体移动感应装置位于桶盖内;当人体靠近箱体周围360°感应区域时,智能微波感应装置感应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知艺术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外形采用富有艺术性的的褶皱易拉罐式设计,桶体置于下部,由内桶(1)和外桶(2)组成;桶盖(3)位于桶体上部,驱动装置(6)、控制电路(5)和智能微波感应装置(7)位于桶盖(3)内,桶盖板(4)铰接在桶盖(3)上;智能微波感应装置(7)通过控制电路(5)连接驱动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安维康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