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091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灯具结构包含一支撑架与至少一光源模块,支撑架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内具有n等份的功能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2,光源模块设于功能区域内且匹配该n值。如此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增减光源模块的数量,以增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照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上的弹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可自由增减照射面积的照明灯具结构。
技术介绍
照明设备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自从灯泡被专利技术之后,人们越来越依赖各种照 明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好照度及更省电的照明工具也逐渐应运而生。目前最常 使用的照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耐用、不发热及环保等多项优点,所 产生的光源为冷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低功率消耗及无产生紫外线辐射的特点,因此广泛 被应用于各种范畴,尤其在提倡「节能减碳」的倡导诉求下,发光二极管的省电优越性便开 始受到重视。在石化能源日渐短缺与环保意识高涨的今日,善用发光二极管已经是各界关 切的焦点,因此坊间各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推陈出新。然而,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灯具并不理想,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无法均 勻扩散,无法将发光二极管的高亮度特性完全发挥。因此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灯 具利用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增加照射面积。若要增加照明灯具的照射面积或照射范围时,则 必须增更多发光二极管,而使用者无法自由增设发光二极管,因此使用者无法自由决定照 射面积。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可自由增加或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 照射面积,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于一支撑架内的n等份 的功能区域设置至少一光源模块,如此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增减光源模块的数量,以增 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照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上的弹性。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使光源模块的一固定件 设置一固定槽,固定槽的剖面形状呈一侧边开放的一矩形,并将光源设于固定槽内侧,藉由 侧边开放的矩形的固定槽以让光源便于置入或抽离,进而增加光源于更换时的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包含一支撑架,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具有n等份的功能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 2;以及至少一光源模块,设于该功能区域内且匹配该n值。本技术中,其中该光源模块包含一固定件;至少一光学组件,是设置于该固定件的上方;以及至少一光源,设于该光学组件的一侧。本技术中,其中该光学组件包含一反射板,设于该固定件的底部;一导光板,设于该反射板的上方并与该光源相邻;以及一光扩散膜,设于该导光板的上方。本技术中,其中该固定件具有一固定槽,该固定槽的剖面形状呈一侧边开放 的一矩形。本技术中,其中该光源模块包含一固定件;一反射板,设于该固定件上方;复数个光源,设置于该反射板的上方;以及一光扩散板,设置于该光源的上方。本技术中,其中该固定件具有一固定槽,该固定槽的剖面形状呈一侧边开放 的一矩形。本技术中,更包含至少一遮板,该遮板设于该功能区域并与该光源模块相邻。本技术中,更包含一风扇,该风扇设于该支撑架的上方或下方。本技术中,更包含一无线射频辨识感应器,该无线射频辨识感应器设于该支 撑架之上。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照明灯具结构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 增减光源模块的数量,以增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照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 上的弹性。如此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增减光源模块的数量,以增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照 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上的弹性。另外,本技术的光源模块包含一固定件与至少一光源,固定件设于容置槽,光 源设于固定件的内侧,固定件具有一固定槽,固定槽的剖面形状呈一侧边开放的一矩形,光 源设于固定槽内侧,藉由侧边开放矩形的固定槽以让光源便于置入或抽离,进而增加光源 于更换时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1B图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D为图2C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3B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分解图;图4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4B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分解图;图5A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5B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分解图;图6A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6B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侧视图;图7A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7B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侧视图;以及图8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图号简单说明10支撑架12容置槽122功能区域123功能区域20光源模块22固定件222固定槽24光源26光学组件262反射板263导光板264增亮膜266光扩散膜267光扩散膜30遮板40挡板50风扇60无线射频辨识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 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图1A与图1B,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的上视图 与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照明灯具结构包含一支撑架10与至少一光源模块20, 支撑架10设有一容置槽12,容置槽内具有n等份的功能区域122,其中n大于或等于2,光 源模块20设于功能区域122内且匹配该n值,而本技术光源模块20为侧向发光。此实施例的容置槽12是以四个等份的功能区域122分别设置四个光源模块20为 范例作说明,使用者亦仅于四个功能区域122内选择其中的两个功能区域122,并且于这两 个功能区域122内设置两个光源模块20。由此可知,本技术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增 减光源模块20的数量,以增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照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 上的弹性。如此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自行增减光源模块20的数量,以增减少照明灯具结构的 照射面积,进而增加照明灯具结构于使用上的弹性。请一并参阅图2A与图2B,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与图2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光源模块20包含一固定件22与至少一光源24,固定件 22设于容置槽12,而光源24则设于固定件22的内侧,光源24为一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 件22具有一固定槽222,光源24设于固定槽222内侧,藉由固定槽222可将光源24的光线 反射。本技术的固定槽222的剖面形状呈一侧边开放的一矩形,因此当本技术的 光源24毁损时,使用者可将毁损的光源24由剖面形状呈侧边开放矩形的固定槽222内抽 离,并且将新的光源24由矩形侧边开放口置入,不需更换整个光源模块20,仅需更换光源 24,如此可增加光源模块20的结构于维修上的便利性。为了更增加光源模块20的发光效率提升,以有效率的使用光源24,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光源模块20更包含至少一光学组件26,光学组件26的一侧设置光源24,光学组件26 设于固定件22的底部并与光源24相邻。而此实施例的光学组件26包含一反射板262与 一导光板263,反射板262设于固定件22的底部并与光源24相邻,导光板263设于反射板262的上方。此实施例藉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支撑架,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具有n等份的功能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2;以及  至少一光源模块,设于该功能区域内且匹配该n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章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智阳光电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