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的裤衩式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12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可使裆部变窄的一次性使用裤衩型尿布,该尿布由裤衩型外罩构件2与吸液性衬垫构件3所构成。环绕外罩构件2的腰围区的第2弹性构件12与在衬垫构件3的基缘部26向前方向延伸的第4弹性构件34相互交叉地被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的裤衩式布。在专利特公平6-93901号公报中公开的一次性使用尿布具有弹性紧贴于穿着者腿周上的密封周边(ガスケットカフス/gasketcuffs)与弹性密贴于会阴部的阻隔边(パリャカフス/barriercuffs)。阻隔边向尿布内方倾斜,在其与吸液性芯间形成防漏用的兜袋。这种尿布通过使其腰围区与腿周区紧贴于穿着人而维持其穿着状态。在专利特开平9-56746号公报上所展示的一次性使用尿布是,在裤衩型外罩构件的内侧安装有以裆区为中心的向前后腰围区方向延伸的吸液性衬垫在该衬垫的两侧缘部上以向前后腰围区方向伸长的状态被安装着弹性构件。在外罩构件的腰围开口近旁和腿周开口顶部近旁,弹性构件环绕着腰围。外罩构件的裆区具有朝向前后腰围区方向的伸缩性。在前述特公平6-93901号公报中已为公知的尿布中,将左右侧缘部形成的密封边紧贴于腿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保持排泄物的左右阻隔边的间隔即使比较窄,左右密封边的间隔也不会变窄。因此,这种尿布,裆区宽度较宽,有一种肥大感,而往往有碍于穿着感。前述特开平9-56746号公报中已为公知的尿布,由于不需要用于紧贴腿周用的密封边,裆区宽度不会急剧变宽。但,在这种尿布中,由于吸液性衬垫的侧缘部只向侧方延伸,不能形成向内的兜袋。因此,当排泄物的量较多而向侧缘部流动时,很难防止排泄物的横向泄漏。假定,即使在该尿布的侧缘部设置兜袋,由于有伸缩性的裆区压接于人的裆部而将该兜袋关闭,实际上不起作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即是,可将裆区宽度变窄、且是具良好的横向防漏功能的一次性使用尿布。为解决前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尿布沿其前后方向由前腰围区与后腰围区以及位于该两区间的下裆区构成;在其中,前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部彼此连结起来而形成腰围开口和左右一对腿周开口,由此形成裤衩型外罩构件;吸液性衬垫装于前述外罩构件内侧、并以前述裆区为中心向前述前后方向延伸,上述裤衩型外罩构件与吸液性衬垫构件构成一次性使用的裤衩式尿布,其特征在于前述裤衩型外罩构件具有在前述腰围开口的近旁以伸长状态向腰围方向延伸的第1弹性构件;在前述腿周开口的顶部近旁以伸长状态向腰围方向延伸的第2弹性构件。前述吸液性衬垫构件具有衬垫本体与防漏翻边。其中,衬垫本体由透液性表面层与不透液性背面层以及夹于该两层间的吸液性芯构成、并沿前述前后方向延伸;上述防漏翻边具有基缘部和自由缘部。其中,基缘部是与分别从前述芯的两侧缘向侧方延伸的前述背外罩成一体、应沿前述芯的侧缘向前后方向延伸;自由缘部与前述基缘部并行,可立起地倒伏向前述衬垫本体内侧,并且,覆盖前述衬垫本体表面层的一部分。前述衬垫本体的前后端部各自的外面,在前述第1弹性构件中的位于前述腰围开口附近的弹性构件和前述第2弹性构件中的位于前述腿周开口附近的弹性构件之间分别接合于前述外罩构件的前后腰围区各自的内面上。前述防漏翻边在向衬垫本体内侧倒伏的状态下,其前后两端部内面与前述衬垫本体的表面层接合;在前述自由缘部的顶缘与前述基缘部的近旁具有以伸长状态沿前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3弹性构件与第4弹性构件;前述基缘部近旁的第4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条,在前述尿布前后部分别与前述第2弹性构件相交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前述第1,2弹性构件分别大致水平地环绕前述腰围部。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第2弹性构件,其前述前后腰围区中的至少一方的腰围区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朝向前述裆区边画弧、边环绕着前述腰围部。在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之中,前述背外罩是塑料薄膜;前述防漏翻边是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之中,前述防漏翻边在实质上是不透液性材料。在本另一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中,前述外罩构件是由通气性无纺布形成。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裤衩型尿布的局部剖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尿布的侧部剥离、前后左右展开时的平面图;图3是图2尿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Ⅳ-Ⅳ线的剖视图;图5是与图2同样地表示实施例之一的图。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裤衩形尿布。以局部剖立体图表示在图1中的尿布1,由裤衩型外罩构件2和安装于外罩构件2的内侧的吸液性衬垫构件3构成。外罩构件2由相互接合的内外2枚层片2A、2B构成,它具有前腰围区6、后腰围区7、位于前述6、7两区间的裆区8。前、后腰围区6、7的侧缘部相互呈合掌状地重叠,由在上下方向上间断并列的部位9相互接合,形成腰围开口13和左右一对腿周开口14。在前后腰围区6、7中,在其腰围开口13的缘部有多条第1弹性构件11以伸长状态实质上的环绕着腰周围。在腿周开口14的顶部近旁,有多条第2弹性构件12以伸长状态实质上地环绕着腰周围。这里所谓的实质上地环绕是意味着在前后腰围区6、7的侧缘部,第1弹性构件彼此的端部、第2弹性构件彼此的端部分别重合或相邻近。图2、图3是将图1的尿布1在接合部位9处前后剥离、前后方向与宽度方向展开时的平面图与分解立体图。构成外罩构件2的内、外层片2A、2B由无纺布或塑料薄膜构成,层片2A、2B分别有是通气性的和不通气性的情况,另外还有是透液性的和不透液性的情况。内层片2A与外层片2B由热熔性粘接剂或由热熔敷接合而成。第1、第2弹性构件分别在前后腰围区6、7中,位于内外层片2A、2B之间,与两层2A、2B的至少一方的内面相接合。裆区8的两侧缘部呈凸曲状,以便可形成腿周开口14。吸液性衬垫3是以裆区8为中心延伸于前后腰围区6、7间,前后两端16、7通过热熔性粘接剂接合于外罩构件2内面的部位18、9上。该接合部位18、19位于腰围开口13近旁的第1弹性构件11中的最上部的弹性构件和腿周开口14的顶端近旁的第2弹性构件12中的最下部弹性构件间。吸液性衬垫3具有其上面由透液性表面层21覆盖、下面由不透液性背面层22覆盖的衬垫本体23、沿本体23两侧缘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防漏翻边24。在图中,翻边24具有接合于衬垫本体23上的基缘部26和与基缘部26并行的自由缘部27;在基缘部26处,向本体23内方弯折的自由缘部27及其近旁覆盖着衬垫本体23的表面层21的一部分地的倒状着。自由缘部27的前后两端部36、37分别接合于表面层21上。在翻边24的自由缘部27的顶缘31与基缘部26的近旁分别至少各具有一条伸长的第3、第4弹性构件33、34,如图2所示,第4弹性构件34与沿腰围方向延伸的第2弹性构件12相交叉。图4是图2的Ⅳ-Ⅳ线剖视图。在尿布1的前后方向上吸液性衬垫3向内侧稍稍弯曲;防漏翻边24从表面层21稍稍立起着。衬垫本体23由表、背面层21、22和夹于层21、22间的吸液性芯41构成。芯41是以上下薄纸43覆盖着粉碎纸浆或粉碎纸浆与高吸水性的聚合物粉末的混合物42而构成。表背层21,22从芯41的周缘延伸出相互重合。而相互接合着。表面层21延伸出的尺寸最好调整到与背外罩22的延伸出的尺寸相同或比它短一些。防漏翻边24实质上是将不透液性的层在顶缘31处弯折、并使内外侧的层部分46、47相重合而相互接合起来构成。内侧层部分46与表面层21的外缘部和从表面层21向侧方延伸出来的背外罩22的外缘部相接合;外侧层部分47则接合于背外罩22上。顶缘31的第3弹性构件33,与基缘部26近旁的第4弹性构件34与内外侧层部分46、47的至少一方的内面相接合。在这样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裤衩式尿布,它由裤衩型外罩构件与吸液性衬垫构件所构成,其中,裤衩型外罩构件沿其前后方向由前腰围区、后腰围区、们于两区间的裆区所构成,前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部彼此连结而形成腰围开口与左右一对的腿周开口;吸液性衬垫构件安装于前述外罩构件内侧、并以前述裆区为中心向前述前后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前述裤衩型外罩构件具有在前述腰围开口近旁以伸长状态向腰围方向延伸的第1弹性构件和在前述腿周开口的顶部近旁以伸长状态向腰围方向延伸的第2弹性构件;前述吸液性衬垫构件具有衬垫 本体与防漏翻边,该衬垫由透液性表面层和不透液性背面层及夹于该两层间的吸液性芯所构成,并向前述的前后方向延伸;该防漏翻边具有基缘部与自由缘部,其中,基缘部是和从前述芯的两侧缘分别向侧方延伸出来的前述背面层成为一体,并沿前述芯的侧缘向前后方向延伸;该自由缘部则是与前述基缘部并行、可立起地向前述衬垫本体内侧倒伏、覆盖前述衬垫本体的表面层的一部分;前述衬垫本体,其前后端部各自的外面,在前述第1弹性构件之中的位于前述腰围开口附近弹性构件和前述第2弹性构件之中的位于前述腿周开口附近的 弹性构件之间分别与前述外罩构件的前后腰围区的内面相接合;前述防漏翻边,在向前述衬垫本体内侧倒伏的状态下,其前后两端部内面接合于前述衬垫本体的表面层上;分别在前述自由缘部的顶缘与前述基缘部的近旁,设有以伸长状态向前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3弹性 构件与第4弹性构件;前述第4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条分别在前述尿布前后部与前述第2弹性构件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彻下江成明熊坂钦典大坪俊文井上康司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