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903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该装置是由弹簧丝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全堵塞PDA、不易脱落、疗效好、可靠、适于直径较大的PDA。(*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目前,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导管未闭弹性栓子的弹簧线圈是由弹力不锈钢丝或铂丝绕成5圈、直径8mm或塔形弹簧线圈而成,可从股动脉导入,仅适用于直径小于5mm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由于该弹簧线圈为柱形或单塔形,堵塞后易脱落,易造成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这种现象在实际病例应用中达到29%。另外该线圈堵塞PDA时,常发生堵塞不完全,而有残余血量分流,在实际应用中达到41%。极少数病例甚至发生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且其钢丝弹力和回缩性略差,线圈易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完全堵塞PDA、不易脱落、疗效好、可靠、适于直径较大的PDA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和回缩性能好、不易变形、且具记忆特点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是由弹簧丝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的弹簧线圈的相邻两圈之间的一圈外径等于另一圈的内径。另所述的弹簧丝为中空弹簧丝;弹簧丝是由超弹力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呈哑铃形,其双塔的顶部也即该线圈的最小处可放入未闭处,双塔的一端在未闭导管外,另一端在未闭导管内,从而可使线圈嵌牢在PDA内,不易发生脱落,避免了发生栓塞的严重并发症。2、本专利技术由于呈特殊形状,可用于堵塞各类型直径小于14mm的PDA,其适应症增大,适用范围广,适于儿童和成人患者。3、本专利技术线圈各圈相叠套,因此可完全堵塞PDA,效果好,且可避免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症发生。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钛镍材料,其弹性比钢丝或铂丝强20-200倍,金属疲劳性强20倍,因而不易发生变形,可保持线圈原形,弹力和回缩性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发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和结构示意图1—弹簧丝 2—弹簧线圈本专利技术还将结合附图1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是由中空弹簧丝1经温控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2而成;所述的弹簧丝1是由超弹力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所述的弹簧线圈2的相邻两圈之间的一圈外径等于另一圈的内径。使用时,在中空弹簧丝1内穿入加硬钢丝,使弹簧线圈呈直线状,可顺利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抵达PDA处,抽除加硬钢丝,则可恢复原哑铃形而堵塞PDA。权利要求1.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弹簧丝(1)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2)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线圈(2)的相邻两圈之间的一圈外径等于另一圈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丝(1)为中空弹簧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丝(1)是由超弹力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该装置是由弹簧丝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而成;本专利技术可完全堵塞PDA、不易脱落、疗效好、可靠、适于直径较大的PDA。文档编号A61F2/00GK1242186SQ9811586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杜修海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管未闭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弹簧丝(1)定形成哑铃形弹簧线圈(2)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修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