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厂垃圾池渗滤液强化导排装置与方法,由“∪”导排管、牵引系统和荆条编制垫组成;导排管的水平管在垃圾池底部靠近卸料门的一侧,两个垂直管紧贴垃圾池壁且上端固定在池沿上;牵引系统由软钢丝、软刷、定滑轮I、定滑轮II、电动机I和电动机II等组成,软刷固定在软钢丝上,可拆卸,软钢丝贯穿在导排管内,电动机I和电动机II在导排管的两端,两个定滑轮分别设在导排管的两个拐角处;荆条编制垫由荆条编制而成,可分为相互独立的多段,覆盖层直接覆盖在导排管的水平管上面,防止渣土、长细物进入水平管内。该装置解决了渗滤液流动不畅的问题,保证了导排管畅通无阻,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便于进行工程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既影响焚烧工况和垃圾处理效果,又造成烟气中未燃 烬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大幅增加,直接影响烟气的达标排放。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添加 煤炭、燃油或者秸秆等辅助燃料,但运行成本也会相应大幅增加。为此垃圾焚烧处理前必须 将新鲜垃圾在垃圾池中储存3 5天进行堆酵熟化,以达到浙出水分、提高热值的目的,保 证后续焚烧炉的正常运行。其中浙出的水分以渗滤液的形式渗流到垃圾池底。渗滤液是一种特殊有机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复杂,带有强烈恶臭,能使人产 生恶心、尿血、头晕等症状。影响渗滤液产生的因素很多,垃圾的性质与成分是重要的一 方面,垃圾含水量越高产生的渗滤液越多。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厨余含量高达 50% -70%,夏季甚至超过80%,因此,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渗滤液产生量非常高。根据上 海、深圳、宁波、珠海、苏州等不同地域城市的统计数据,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占垃圾总量的 10% 20%左右,平均约15%。但是,因为渗滤液浓度高,液体粘稠,流动速度缓慢,而且滑落到垃圾池底的渣土、 塑料、纸张等也会影响渗滤液的定向流动,所以渗滤液很难顺畅的进入收集池。大量的渗滤 液堆积在池底,增加了垃圾的含水量,还有可能造成“渗滤液浸泡垃圾”的现象。这使垃圾 热值的提高效果不够理想,焚烧工况还是不能正常维持,仍然需要添加助燃物,使得成本升 高,同时也容易造成恶臭气体扩散,污染环境的问题。所以需开发出一种垃圾池渗滤液导排 装置,使产生的渗滤液能顺利进入收集池,且设备自身不易被堵塞。当前,相关技术开发在 国内外鲜有报道,几乎属于空白。本专利技术将为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收集的问题提供一套新 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排系统,并辅以有效的“内部清理与外部防堵”措施,成功实现 了焚烧厂垃圾池渗滤液的强化导排目的。,由“ U ”导排管、牵引系统和防护 层组成;导排管的水平管设置在垃圾池底部靠近卸料门的一侧,且管壁上设有许多排小孔, 以备垃圾渗滤液渗入,在水平管位置较低的一端,即靠近渗滤液收集池的一端设有若干大 孔,以备渗滤液流出,导排管的两个垂直管紧贴垃圾池壁且上端固定在池沿上,在两个垂 直管的上端各留有一个进水管,以备冲洗之用;牵引系统由软钢丝、软刷、定滑轮I、定滑轮 II、电动机I、电动机II等组成,软刷固定在软钢丝上,具有可压缩性且可拆卸,软钢丝贯穿 在导排管内,并通过设在导排管两端的电动机I和电动机II的牵引作用实现软刷的往复运 动,以擦刷沉淀或粘附于导排管内壁的污渍,两个定滑轮则分别设在导排管的两个拐弯处,位于渗滤液收集池一端的窄轮定滑轮I仅能通过软钢丝,位于另一端的宽轮定滑轮II则能 通过软刷以便拿出来更换,定滑轮II外有一防护板保护定滑轮;防护层由若干块相互独立 的荆条编制垫组成,防护层直接覆盖在“U”导排管的水平管上面,以防止渣土、长细物进入 水平管内。所述的电动机I、电动机II可通过自动控制实现交替运转,设于电动机下方的定 滑轮III、定滑轮IV分别与摆动臂I、摆动臂II相连,摆动臂下部焊接短圆管,短圆管插入 导排管的上端,短圆管既可从导排管中拔出,也可自由转动,在钢丝绳缠绕或解缠过程中短 圆管可自由摆动,并带动摆动臂的摆动。所述的“U”导排管的管径约为300-400mm,其上的大孔孔径为管径的1/2-2/3,若 干大孔形成的长度与渗滤液收集池的长度相等且开口面向收集池,导排管水平管上小孔的 直径约为10-20mm。所述的定滑轮I的下方有一弧形护槽,软钢丝在解缠过程中落下后,护槽确保其 能顺畅进入定滑轮的槽内,保证牵引系统的正常运转。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垃圾渗滤液通过导排管水平管上的多排小孔渗入管内,然后自流到靠近渗滤液收 集池的一端,再从该端的大孔流出进入渗滤液收集池;电动机I、电动机II的交替启动,可 带动软钢丝、软刷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管内污渍的擦刷;当软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从 宽轮定滑轮II 一侧牵引出导排管以便更换;防护层覆盖在导排管上面,不仅可有效防止灰 土、细长物进入管内,而且可防止塑料、纸张等对导排管上小孔的封堵,荆条腐烂后可直接 烧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排系统,并辅以有效的“内部清理与外部防堵”措施,成功实现 了垃圾池渗滤液的强化导排目的,对提高垃圾热值、稳定焚烧工况、降低焚烧厂运转成本具 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具有渗滤液导排效果明显、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投资低廉等优点,可在 焚烧厂加以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2为图1的内部结构中1.水平管 2.软钢丝 3.软刷 4.大孔 5.定滑轮I 6.定滑轮II 7.电动机18.电动机II 9.定滑轮III 10.定滑轮IV 11.摇摆臂I 12.摇摆臂II 13.短圆管14.进水管15.垂直管16.弧形护槽17.防护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例所叙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 说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不应依次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 U ”导排管、牵引系统和防护 层组成;导排管的水平管1设置在垃圾池底部靠近卸料门的一侧,且管壁上设有许多排小 孔,以备垃圾渗滤液渗入,在水平管1位置较低的一端,即靠近渗滤液收集池的一端设有若干大孔4,以备渗滤液流出,大孔4孔径为管径的1/2-2/3,若干大孔4形成的长度与渗滤液 收集池的长度相等且开口面向收集池,导排管的两个垂直管15紧贴垃圾池壁且上端固定 在池沿上,在两个垂直管15的上端各留有一个进水管14,以备冲洗之用;牵引系统由软钢 丝2、软刷3、定滑轮I 5、定滑轮II 6、电动机I 7、电动机II 8等组成,软刷3固定在软钢 丝2上且可拆卸,软钢丝2贯穿在导排管内,并通过设在导排管两端的电动机I 7和电动机 II 8的牵引作用实现软刷3的往复运动,以擦刷沉淀或粘附于导排管内壁的污渍,两个定 滑轮5、6则分别设在导排管的两个拐弯处,位于渗滤液收集池一端的窄轮定滑轮I 5仅能 通过软钢丝2,位于另一端的宽轮定滑轮116则能通过软刷3以便取出来更换,定滑轮I的 下方有一弧形护槽16,软钢丝2在解缠过程中落下后,护槽16确保其能顺畅进入定滑轮I 5的槽内,保证牵引系统的正常运转,电动机I 7、电动机II 8通过自动控制实现交替运转, 设于电动机下方的定滑轮1119、定滑轮IV 10分别与摆动臂111、摆动臂II 12相连,摆动 臂11、12下部焊接短圆管13,短圆管13插入导排管的上端,短圆管13既可从导排管中拔 出,也可自由转动,在钢丝绳缠绕或解缠过程中短圆管可自由摆动,并带动摆动臂16、17的 摆动;防护层17由若干块相互独立的荆条编制垫17组成,防护层17直接覆盖在“ U ”导排 管的水平管1上面,以防止渣土、长细物进入水平管1内,防护层17还可起到导流作用,经 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腐烂的防护层可直接进入焚烧炉,并更换新的防护层。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垃圾渗滤液通过导排管水平管1上的多排小孔渗入管内,然后自流到靠近渗滤液 收集池的一端,再从该端的大孔4流出进入渗滤液收集池;电动机I 7、电动机II 8的交替 启动,可带动软钢丝2、软刷3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管内污渍的擦刷;当软刷3使用一段 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焚烧厂垃圾池渗滤液强化导排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导排管、牵引系统和防护层组成;导排管的水平管设置在垃圾池底部靠近卸料门的一侧,且管壁上设有许多排小孔,以备垃圾渗滤液渗入,在水平管位置较低的一端,即靠近渗滤液收集池的一端设有若干大孔,以备渗滤液流出,导排管的两个垂直管紧贴垃圾池壁且上端固定在池沿上,在两个垂直管的上端各留有一个进水管,以备冲洗之用;牵引系统由软钢丝、软刷、定滑轮Ⅰ、定滑轮Ⅱ、电动机Ⅰ、电动机Ⅱ等组成,软刷固定在软钢丝上,具有可压缩性且可拆卸,软钢丝贯穿在导排管内,并通过设在导排管两端的电动机Ⅰ和电动机Ⅱ的牵引作用实现软刷的往复运动,以擦刷沉淀或粘附于导排管内壁的污渍,两个定滑轮则分别设在导排管的两个拐弯处,位于渗滤液收集池一端的窄轮定滑轮Ⅰ仅能通过软钢丝,位于另一端的宽轮定滑轮Ⅱ则能通过软刷以便拿出来更换,定滑轮Ⅱ外有一防护板保护定滑轮;防护层由若干块相互独立的荆条编制垫组成,防护层直接覆盖在“∪”导排管的水平管上面,以防止渣土、长细物进入水平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郝永俊,张曙光,张秀璋,孟宝生,董珂,董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