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远视和其它眼病的巩膜修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82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眼巩膜组织内横向对准眼睛子午线构成的多个细长袋套内植入修复器以治疗老视眼,修复器有一细长的基底,其有一适于贴靠该袋套内壁的内表面,和一在基底该内表面上沿基底较大尺寸的至少一主要部分延伸的脊。修复器在睫状体上面区域的巩膜上施加一径向向外的收缩力,使巩膜和睫状体一起伸展,因而恢复老视眼中睫状肌的有效作用距离,并扩大调节幅度,从而,也能够治疗远视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老光眼、远视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涉及借助增强睫状肌有效作用距离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借助增强睫状肌有效作用范围而增大调节幅度的方法。先有技术的简短说明为了使人眼对不同距离的物体都看得很清晰,必须调节眼睛的有效焦距以便于将物体的成象尽可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所述在有效焦距方面的变化通称调节(焦距能力)是通过改变眼内晶状体的形状来完成的。一般,在非正常的正视眼中,晶状体的曲率是这样的以致于将远的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在非正常的眼睛中近处物体却不被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因为它们的成象聚焦于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清楚地显象,要将晶状体的曲率增大,由此来加大其屈光力而使近处物体的成象能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由眼球或眼的球状物之内某些肌肉和结构的作用来完成的。晶状体位于眼睛的前面部分紧接在瞳孔之后。它具有标准双凸面光学镜头的特征,即它有一大致为圆形的剖面,具有两个凸面屈光表面,且大概位于光学透镜上,也就是它有一大体为圆形的剖面,具有两个凸面屈光表面,且大概位于眼睛的视轴上,视轴也就是从角膜中心向眼球后部视网膜中黄斑(点)拉直的一直线。在非正常的人眼中晶状体后表面的曲率即靠近玻璃状体的表面比前面的曲率稍微大些(即后面较前面隆凸)。所述晶状体被囊膜紧密地包围住,囊膜在晶状体的供养和活动中起媒介结构的作用。晶状体及其囊膜通过许许多多径向定向的弹性纤维,睫状体小带,细胞组织的壮健环和巩膜的圆形集合在瞳孔后面视轴上处于悬浮状态,所述睫状体小带在它们的内端被固定到晶状体囊膜上,并在它们的外端被固定到睫状肌上,所述细胞组织的壮健环正好定位在眼睛外支撑结构之内。在非正常的眼睛中睫状肌放松因此呈现其最大的直径。根据源自黑尔姆霍尔茨学说的传统调节理论,在所述条件下,相对地睫状体的大直径使睫状体小带上受到一张力,它本身又径向向外拉晶状体囊,使晶状体的中纬线直径略微增大并缩小视轴上晶状体前—后径尺寸。由此,晶状体囊上所受的张力使晶状体呈现拉平态势,同时前表面的曲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后表面的曲率比没有张力时要较小些。在此情况下,晶状体的屈光力相对减弱,使眼睛调焦对远处物体看得清楚。当眼睛想注视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根据传统理论,所述收缩使睫状肌向前和向内移动,因此放松晶状体囊中纬线上睫状体小带的向外拉力。上述减小睫状体小带的张力使晶状体的弹性囊得以收缩而使晶状体前后径的直径增大(即晶状体变凸)结果使晶状体的屈光力加大。由于晶状体厚度方面的局部差异,前面中心曲率半径比后面中心曲率半径减少得多。这就是眼睛的调节状态,其时,使近处物体的成象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老光眼是一般人们40岁以后发现的调节幅度方面的普遍性疾病。具有正常视力即具有屈光正常眼睛的人,注视近处物体的能力逐渐丧失,个人在从事需要近处视力例如阅读时就要戴上眼镜。据传统看法,老花眼睛的调节幅度减小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囊失去弹性和/或晶状体的硬化(症)所致。所以,即使通过睫状肌收缩松弛了睫状体小带上的径向张力,但晶状体仍不会呈现较大的曲率。根据常规看法,通过任何治疗来恢复老视眼睛的调节能力是不可能的。解决由于老视而呈现出的种种问题的唯一办法,想要靠拢工作就要用校正镜片,如果校正也需要考虑到远处视力则或者用双光眼镜。在各种场合,曾将某些环和/或节片用于眼的外科学。用可挠性和/或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和/或节片,通过把环绕眼球后部的料带两端固定到平面部位后面(在打底的视网膜之上),而固定或配制到位,用所述环和/或节片将巩膜压在某一后部区域。为适配巩膜的外形轮廓曾把支撑金属环用作临时性支撑结构。然而,这些已知的装置当中都未曾对远视眼的外科治疗有过用处,也从没能适合于治疗远视眼中所用修复装置的特殊需要。从而,继续存在对治疗远视眼、增强远视眼调节幅度方法的需要,由此减轻或消除对附加眼镜镜片的需要,而摆脱远视眼的各种问题。专利技术的扼要说明借助本专利技术的修复器现已可以方便地治疗远视眼,所述修复器被植入晶状体中纬线平面附近眼球巩膜内形成的袋套内。本专利技术的修复器包含一有细长外形的基底和一至少沿着所述细长外形的较大部分延伸的脊。修复器在基底从眼球中心向外定向的情况下被插进巩膜袋套内。修复器的前缘把一外向的力施加到巩膜袋套的前缘上,巩膜袋套使连接到那里的巩膜部分和直接处于巩膜下面的睫状体提起,从而按照本专利技术人的理论增大睫状肌的作用距离。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对远视眼的疗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增大远视眼中睫状肌的有效作用距离而提供一种对远视眼的疗法。再一目的是通过加大晶状体中纬线和睫状体之间的径向距离而提供一种对远视眼的疗法。再一目的是通过把多个将会增大睫状体作用距离的修复器植入巩膜而提供一种对远视眼的疗法。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远视眼的疗法。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法。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高眼压症的疗法。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强眼睛调节幅度的疗法。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些目的从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将会变得更加明确。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显示有本专利技术修复器植入其中的一个眼睛的等角视图。图2显示正向直形巩膜袋套位置的一个眼睛的正视图。图3显示正向弧形巩膜袋套位置的一个眼睛的正视图。图4显示图2沿4-4剖线视向的眼睛的剖面图。图5显示图4剖面中由圆5指明区域的放大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有一扁平矩形基底修复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显示图6中说明的修复器的正视图。图8显示图6中示出的修复器的侧视图。图9显示基底平面呈弧形的修复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显示图9中由10-10剖线表明的修复器的侧视图。图11例示本专利技术修复器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2显示图11中例示的修复器的正视图。图13显示图11修复器的侧视图。图14例示本专利技术中脊条延伸超出基底部分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5显示图14中例示的修复器的正视图。图16a显示图14中基底向后边缘呈锥形的修复器的侧视图。图16b显示与图14,15,和16a中示出的修复器相类似,但其基底为不带锥度的修复器的侧视图。图17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修复器是中空的,并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充填液体的修复器的俯视图。图18显示图17中说明的修复器的正视图。图19显示图17修复器沿剖线19-19的剖面图。图20显示图17修复器的侧视图。图21例示本专利技术中基底呈弧形以适配眼球曲率的修复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2显示图21中例示的修复器的正视图。图23显示图21的修复器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和最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基于由本专利技术人开发的不同的理论,该理论在美国专利号5,354,331中已加以说明,关于丧失调节幅度构成老光眼的原因,其全部被披露的内容在本文引入作为对比文献。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有效作用距离来治疗老光眼,这是通过增大睫状体区域内巩膜的直径,借助于加大睫状肌与晶状体中纬线间的距离而完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外科手术在眼睛巩膜内形成的袋套中,植入多个有目的地在睫状体区域巩膜上设置有外向曳引力的修复器,从而增大睫状肌的有效作用距离。参照图1-4可看到与安置的巩膜袋套相关联的眼睛的解剖学。眼100的最外层包括白色坚韧的包围住大部分眼球的巩膜102,和构成外壳前段的角膜104。角膜和巩膜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内巩膜修复器,它包括:一包括一较大尺寸,一较小尺寸,一内主要表面和一外主要表面在内的细长外形的基底部分,所述外主要表面总体上光滑且适应于接触用外科手术在巩膜组织内构成的袋套内的眼组织,以及一在所述基底部分所述内主要表面上,沿所 述基底的所述较大尺寸的至少一主要部分延伸的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纳德A沙查尔
申请(专利权)人:拉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