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祺芳专利>正文

散热模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113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固定结构,属于机电类。它包括有壳体,设置有第一孔洞,该第一孔洞内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一螺纹或第一轨道;载台连接于壳体,发热元件设置在该载台上,载台外壁面环绕界定有对应于第一螺纹的第二螺纹或者对应于第一轨道的第二轨道,载台通过第二螺纹锁固于壳体的第一螺纹或通过第二轨道锁固于第一轨道,以收容于第一孔洞内;导热元件,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载台。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防水,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子产品朝向更高速、更轻薄 的方向进步,而电子产品产生高效率的同时,如何有效的进行散热也 变成电子产品所要而对的重要课题了,例如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当中 央处理器运算较为复杂的程式时,由于中央处理器效能的提高,也导 致消耗功率的增加,然,功率的提高常常会使得中央处理器产生多余的热能散溢出,若不能有效的将热给导出以进行散热,则中央处理器 有可能因为过热导致不稳定甚至停机。随着油价的高涨,取得干净且无污染的能源已经是世界各国所努 力研发的方向,其中,太阳能就是一种干净无污染又容易取得的新兴能源了。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散热模组1包括有透镜11、壳体 12载台13与导热元件14,该透镜11设置在壳体12 —端,壳体12 是利用数个螺固元件121与载台B互相组构,载台B设置有孔洞 131且载台13承载有太阳能晶片132,导热元件14插入孔洞131且 导热元件14组构有散热鳍片141,藉此,当太阳光15照射至透镜11 时,透镜11会将太阳光15进行聚焦照射至太阳能晶片132上,太阳 能晶片132可将太阳光15转换成电力并输出,而太阳能晶片132所 产生的热量即可以经由载台13传导至导热元件14,导热元件14即 可以由散热鳍片141将热量排出。然上述常用太阳能散热模组的固定结构在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常用太阳能散热模组的固定结构利用了数个螺固元件121以螺 纹锁固方式将载台13、导热元件14、散热鳍片141与壳体12互相组 构,由于壳体12内必须作到防止湿气渗入的防水功能,所以使用了 数支螺固元件121以进行锁固,组装麻烦且耗费工时,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固定结构,解决常用散 热模组固定结构组装麻烦、耗费工时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散热模组固定结构可供预设发热元件 进行散热,其包括有壳体,设置有第一孔洞,该第一孔洞内壁面环绕 界定有第一螺纹或第一轨道;载台,载台可连接于壳体,发热元件设置在该载台上并设置有第二孔洞,载台外壁面环绕界定有对应于第一 螺纹的第二螺纹或者对应于第一轨道的第二轨道,载台通过第二螺纹 锁固于壳体的第一螺纹或通过第二轨道锁固于第一轨道,以收容于第一孔洞内;导热元件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载台 其中,第一孔洞内壁面环设有防水材料;导热元件远离第一端部处界定有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组构有散热 壳体一端组构有聚焦透镜载台设置有第二孔洞,第一端部收容于第二孔洞; 固定结构可以互相组构成太阳能阵列模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防水,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太阳能散热模组的固定结构实施示意图; 图2为常用太阳能散热模组的固定结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图1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四;图1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固定结构2包括壳体21, 壳体21 —端设置有第一孔洞211,第一孔洞211内壁面环绕界定有第 一螺纹212,第一孔洞211内壁面可环设有防水材料2B以达到防水 效果,防水材料213可为0形环与防水布,壳体21另一端可组构有 聚焦透镜214藉以聚焦太阳光线;载台22,载台22邻近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孔洞222,载台22外壁 面环绕界定有对应于第一螺纹212的第二螺纹223,载台22可利用 第二嫘纹223锁固于壳体21的第一螺纹212以收容于第一孔洞211 内,载台22为导热效果良好,可能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石墨导 热材料等相关导热材料,载台22上承载有发热元件221,发热元件 221为太阳能晶片,再者,在实际上,载台22上与发热元件221间5可贴合有铜线路基板或陶瓷线路基板;导热元件23,导热元件23可为热导管、超导材料、石墨导热材 料或导热效果良好的管体,导热元件23具有第一端部231与第二端 部232,第一端部231收容于第二孔洞222内,第一端部231与第二 孔洞222间空隙可涂布有导热材料,导热材料为散热膏或石墨导热材 料等导热效果良好的材料,藉以达到传导热量效果,并且第二端部 232组构有散热鳍片233,散热鳍片233与第二端部232间空隙涂布 有导热材料,导热材料为散热膏或石墨导热材料等散热效果良好的材 料,藉以达到传导热量的效果。其中,载台22与导热元件23可为一体成形制造,藉以省工时及得到更佳的导热效果。如附图6所示,固定结构3包括壳体31,壳体31—端设置有第 一孔洞311,第一孔洞311内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一轨道312,第一孔 洞311内壁面可环设有防水材料313以达到防水效果,防水材料313 可为O形环与防水布,壳体31另一端可组构有聚焦透镜314藉以聚 焦太阳光线;载台32,载台32邻近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孔洞322,载台32外壁 面环绕界定有对应于第一轨道312的第二轨道323,载台32可利用 第二轨道323锁固于壳体31的第一轨道312以收容于第一孔洞311 内,载台32为导热效果良好,可能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石墨导 热材料等相关导热材料,载台32上承载有发热元件321,发热元件 321为太阳能晶片,再者,在实际上,载台32上与发热元件321间 可贴合有铜线路基板或陶瓷线路基板;导热元件33,导热元件33可为热导管、超导材料、石墨导热材 料或导热效果良好的管体,导热元件33具有第一端部331与第二端部332,第一端部331收容于第二孔涧322内,第一端部331与第二 孔洞322间空隙可涂布有导热材料,导热材料为散热膏或石墨导热材 料等导热效果良好的材料,藉以达到传导热量效果,并且第二端部 332组构有散热鳍片333,散热鳍片333与第二端部332间空隙涂布 有导热材料,导热材料为散热膏或石墨导热材料等散热效果良好的材 料,藉以达到传导热量的效果。如附图4、附图7及附图8所示,在实际组装固定结构2的壳体 21与载台22时,由于壳体21设置有第一孔洞211,第一孔洞211内 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一螺纹212,载台22的外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二螺 纹223,组装人员只要利用载台22的第二螺纹223旋入第一孔洞211 内壁面的第一螺纹212即可以轻易完成组装,并且第一孔洞211内壁 面可环设有防水材料213以达到防水效果,防水材料213可为O形 环或防水布。如附图6、附图9及附图10所示,组装固定结构3的壳体31与 载台32时,由于壳体31设置有第一孔洞311,第一孔洞311内壁面 环绕界定有第一轨道312,载台32的外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二轨道323, 组装人员只要利用载台32的第二轨道323旋入第一孔洞311内壁面 的第一轨道312即可以轻易完成组装,并且第一孔洞311内壁面可环 设有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其设置有第一孔洞,该第一孔洞内壁面环绕界定有第一螺纹或第一轨道;载台连接于壳体,发热元件设置在该载台上,载台外壁面环绕界定有对应于第一螺纹的第二螺纹或者对应于第一轨道的第二轨道,载台通过第二螺纹锁固于壳体的第一螺纹或通过第二轨道锁固于第一轨道,以收容于第一孔洞内;导热元件,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载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祺芳
申请(专利权)人:林祺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