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式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675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刚石合成中的进行触媒造粒的对辊式造粒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部的进料斗和机架下部的出料斗、装在机架上的上部减速电机和下部减速电机,进料斗下方机架上分四层布有辊子,每层为动辊子和定辊子,两个辊子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上部减速电机与第二层定辊子相连,第二层定辊子与第二层动辊子相连,第二层定辊子与第一层定辊子相连,第二层动辊子与第一层动辊子相连,第二层定辊子与第三层定辊子相连,第三层定辊子与第三层动辊子相连,下部减速电机与第四层定辊子相连接,第四层定辊子与第四层动辊子相连,石墨粉通过该机一次成型,达到要求的硬度和粒度,出料速度可无级调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调节安装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刚石合成中的进行触媒造粒的对辊式造粒机。 技术背景目前的传统造粒机为一对辊子,主要有以下缺陷造粒硬度不够,造粒不成型,不 适合工艺自动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造粒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多层辊子且逐层 变长度、变速度,使触媒一次造粒成型,粒度和硬度均适应了工艺改进中自动化要求的对辊 式造粒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进料斗、设置在机 架下部的出料斗、安装在机架上的上部减速电机和下部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下 方的机架上分四层布置有辊子,每层有两个辊子组成,一个动辊子和一个定辊子,两个辊子 的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相互挤压状态;上部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 第二层定辊子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通过第二层齿轮与第二层动辊子相连接,第二层定辊 子通过第二链轮组与第一层定辊子相连接,第二层动辊子通过第一链轮组与第一层动辊子 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通过第三链轮组与第三层定辊子相连接,第三层定辊子通过第三层 齿轮与第三层动辊子相连接,下部减速电机通过第四链轮组与第四层定辊子相连接,第四 层定辊子通过第四层齿轮与第四层动辊子相连接。四层辊子在长度上自上而下逐级缩短10%,在旋转速度上逐级减速15%。辊子上分布有凹球冠形状的小孔,凹球冠截面的最大直径为4mm 6mm,凹球冠 与辊子端面留有3mm 6mm距离。第一层定辊子、第二层定辊子、第三层定辊子和第四层定辊子均通过轴承固定安 装在侧板上,第一层动辊子、第二层动辊子、第三层动辊子和第四层动辊子均先通过轴承安 装在偏心套上,偏心套安装在侧板上,通过转动偏心套调节两辊子之间的间隙。在侧板上开 有轴承孔。各辊子材料选用硬度和耐磨性好的35CrMo加工而成。本技术具有如下积极石墨粉通过该机器可一次成型,达到工艺所要求硬度 和粒度。该机器的出料速度可以无级调节,可实现工艺上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 源,调节安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辊子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辊子分层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机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辊子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辊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定辊子安装在机架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定辊子和动辊子在机架侧板上的辊子间隙调节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动辊子安装在机架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侧板轴承孔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整机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辊子上分布的凹球冠形状小孔的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2、3、4、11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9、设置在机架19上部的进料斗20、 设置在机架19下部的出料斗21、安装在机架19上的上部减速电机1和下部减速电机14, 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20下方的机架上分四层布置有辊子,每层有两个辊子组成,一个动 辊子和一个定辊子,两个辊子的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相互挤压状态; 上部减速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第二层定辊子3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层齿轮 4与第二层动辊子5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链轮组6与第一层定辊子7相连接, 第二层动辊子5通过第一链轮组8与第一层动辊子9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三链 轮组10与第三层定辊子11相连接,第三层定辊子11通过第三层齿轮12与第三层动辊子 13相连接,下部减速电机14通过第四链轮组15与第四层定辊子16相连接,第四层定辊子 16通过第四层齿轮17与第四层动辊子18相连接。整机主要包括八个辊子,分四层,每层一对,三对齿轮,四套链轮,包括一套双链 轮,两个侧板23,一个进料斗20,一个出料斗21,一个机架19,两个减速电机。如图2、3所示,每层辊子都包括一个动辊子和一个定辊子,两个辊子的轴线在一 个水平面上,且转动方向相反,工作时,石墨粉从第一层辊子上方进入,经过挤压,进入第二 层辊子上方,依次类推,经过四层辊子挤压成型。四层辊子在长度上自上而下逐级缩短约 10%,在旋转速度上逐级减速约15%。整机的传动是这样实现的。如图4所示,为了看图的方便,每层辊子在竖直方向错开表示。上部减速电机1通 过联轴器2与第二层定辊子3相连接,上部减速电机1通过联轴器2把动力传到二层定辊 子3上;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层齿轮4与第二层动辊子5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 过第二层齿轮4带动第二层动辊子5转动;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链轮组6与第一层定 辊子7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链轮组6带动第一层定辊子7转动;第二层动辊子 5通过第一链轮组8与第一层动辊子9相连接,第二层动辊子5通过第一链轮组8带动第一 层动辊子9转动;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三链轮组10与第三层定辊子11相连接;第二层 定辊子3通过第三链轮组10带动第三层定辊子11转动;第三层定辊子11通过第三层齿轮 12与第三层动辊子13相连接,第三层定辊子11通过第三层齿轮12带动第三层动辊子13 转动。下部减速电机14通过第四链轮组15与第四层定辊子16相连接,带动第四层定辊子 16转动,第四层定辊子16通过第四层齿轮17与第四层动辊子18相连接,带动第四层动辊 子18转动。减速电机14连接变频器,调节出料速度。各辊子材料选用硬度和耐磨性比较 好的35CrMo加工而成。如图5、6、12所示,由于看图原因,只显示部分孔的分布,辊子上按一定的规则分布有凹球冠形状的小孔,凹球冠截面的最大直径为4mm 6mm,凹球冠与辊子端面留有 3mm 6mm距离。各层有两个辊子组成,一个动辊子和一个定辊子。如图7、8、9所示,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轴承22固定安装在侧板23上,第二层定辊 子3通过轴承22直接作用在侧板23上。第二层动辊子5则先通过轴承22安装在偏心套24上,即第二层动辊子5则先通 过轴承22作用在偏心套5上,然后通过偏心套24安装在侧板23上,通过偏心套5作用在 侧板4上,转动偏心套5可调节两辊子之间的间隙。如图10所示,该机采用直接在侧板23上加工轴承孔24的结构,采用左右侧板叠 合在一起加工,保证安装后各辊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不扭曲,极大提高了机器的精 度和运行平稳性。如图11所示,动力为IlKw上部减速电机1,上部减速电机1输出端转速为12-16 转/min,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送至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一、二、三层辊子转 动。下部减速电机14带动第四层辊子转动。开机时,先开下部减速电机14,再开上部减速 电机1。石墨粉料从漏斗5进,连续通过4层辊子的作用,从出料斗21中流出。加工后的颗 粒硬度可以通过调节各对辊子之间的间隙来调节。权利要求一种对辊式造粒机,包括机架(19)、设置在机架(19)上部的进料斗(20)、设置在机架(19)下部的出料斗(21)、安装在机架(19)上的上部减速电机(1)和下部减速电机(14),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20)下方的机架上分四层布置有辊子,每层有两个辊子组成,一个动辊子和一个定辊子,两个辊子的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相互挤压状态;上部减速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第二层定辊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辊式造粒机,包括机架(19)、设置在机架(19)上部的进料斗(20)、设置在机架(19)下部的出料斗(21)、安装在机架(19)上的上部减速电机(1)和下部减速电机(14),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20)下方的机架上分四层布置有辊子,每层有两个辊子组成,一个动辊子和一个定辊子,两个辊子的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呈相互挤压状态;上部减速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第二层定辊子(3)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层齿轮(4)与第二层动辊子(5)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二链轮组(6)与第一层定辊子(7)相连接,第二层动辊子(5)通过第一链轮组(8)与第一层动辊子(9)相连接,第二层定辊子(3)通过第三链轮组(10)与第三层定辊子(11)相连接,第三层定辊子(11)通过第三层齿轮(12)与第三层动辊子(13)相连接,下部减速电机(14)通过第四链轮组(15)与第四层定辊子(16)相连接,第四层定辊子(16)通过第四层齿轮(17)与第四层动辊子(1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设汪曙光赵自勇孟为民谭广明赵荪贺曹河周苏志霞刘拾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