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电缆。
技术介绍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围绕增强电缆的抗拉强度的技术方案,如CN201408573Y 推荐的自粘抗拉电缆、CN2906848Y提供的抗拉电缆和CN201219038Y披露的高强度抗拉电 缆,等等。具有出色的抗拉强度的电缆如公布号CN101834031A公布的一种带芳纶加强层的 室外数据5类软电缆和授权公告号CN201430011Y披露的轻型环保阻燃芳纶丝织物电缆,这 两项专利技术方案均是以单独增设的芳纶编织层来体现电缆的抗拉强度的,更具体地讲以 集中的方式保障电缆的抗拉强度,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产生一损俱损的情形,因为一旦芳纶 编织层致损或局部致损,便使整个电缆失去抗拉效果。或许出于上述原因,已有技术中常见的抗拉电缆的结构由图2所示,包括由若干 导体11构成的缆芯1和挤覆在缆芯1外的外护套2以及以间隔布置状态地位于外护套2 内的一组钢丝21,这种结构的抗拉电缆具有良好的抗拉效果,但是同样存在欠缺,那就是 钢丝与外护套的结合效果差,甚至出现钢丝游动情形,这是因为钢丝生产厂商为了避免钢 丝生锈而在生产环节中对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拉电缆,包括由一组导体(11)构成的缆芯(1)和挤覆在缆芯(1)的外护套(2),各导体(11)由多根彼此绞合的导电单丝(111)和挤覆在导电单丝(111)外的绝缘护层(11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11)还包括有增强纤维丝(113),增强纤维丝(113)夹杂在导电单丝(111)之间并且与导电单丝(111)彼此绞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张兴飞,刘捷,孔令蜜,王达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