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605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副切削刃的副偏角为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在加工时刀体不会和工件的内壁发生摩擦,也不会划伤工件内壁,刀具更加锋利,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尤其是一种镗刀刀片。
技术介绍
现有刀片切削部分包括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切削部分主要是聚晶金刚石(或聚 晶立方氮化硼)的复合片,其复合片是聚晶金刚石层(或聚晶立方氮化硼层)和硬质合金 层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刀体和内壁发生摩擦的现象,划伤工件 内壁,容易出现废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划伤工件内壁的刀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 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副切削刃的副偏角为8° 。 所述副切削刃所在的副切削面向后倾斜IO。。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副切削刃的副偏角设置为8° ,将副切削刃所在的 副切削面设置为向后倾斜10° ,与现有的刀具结构相比,在加工时刀体不会和工件的内壁 发生摩擦,也不会划伤工件内壁,刀具更加锋利,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縮短了加工时间。本 技术所述的刀片尤其适合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l,刀片 本体1前端设有主切削刃3和副切削刃4,副切削刃的副偏角13为8° ,所述副切削刃所在 的副切削面2向后倾斜角度a为10° 。 将副切削刃4的副偏角13设置为8° ,将副切削刃4所在的副切削面2设置为向 后倾斜,并且后倾斜的角度a为10° ,与现有的刀具结构相比,在加工时刀体不会和工件 的内壁发生摩擦,也不会划伤工件内壁,刀具更加锋利,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縮短了加工 时间。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材料主要是聚晶金刚石(或聚 晶立方氮化硼)的复合片,其复合片是聚晶金刚石层(或聚晶立方氮化硼层)和硬质合金 层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使用PCD(聚晶金刚石)材料的优点硬度高;导热系数高,便 于刀具热量迅速传递;摩擦系数小,可显著减小刀具切削力;热膨胀系数较小,刀具热变形 小,加工精度高;刀具与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间亲力很小,加工过程切屑不易粘结在切削部 分上形成积屑瘤。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副切削刃的副偏角为8°。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切 削刃所在的副切削面向后倾斜I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副切削刃的副偏角为8°。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在加工时刀体不会和工件的内壁发生摩擦,也不会划伤工件内壁,刀具更加锋利,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文档编号B23B27/02GK201524811SQ200920258068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伟峰, 汪建海 申请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变速箱孔底平面的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前端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副切削刃的副偏角为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海张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