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084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左、右侧板以及用于联结左、右侧板的至少一根连接轴,其特点是:在所述左、右侧板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优点:能够将连接轴传递来的冲击力加以分散,改善侧板的受力点,防止局部应力过高而导致的变形与损坏,延长侧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是对现 有低压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主要包括左、右侧板以及至少一根连接轴,所述的连 接轴与侧板之间采用直接枢接的方式联结。这种壳架结构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左、右侧板支 撑着操作机构内大部分零部件的运动,当机构在合闸时,连接轴要承受储能系统在合闸后 所剩余的大部分能量带来的冲击力,同时连接轴又会把冲击力直接传递给左、右侧板。在剩 余能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左、右侧板能承受连接轴传递过来的较小的冲击力,但随着断路 器的发展,各种性能的提高,尤其是短耐和分断指标的提高,要求机构提供更多的能量,因 此连接轴承受的冲击力变大,而左、右侧板同样需要承受连接轴传递过来的更大的冲击力, 导致在多次合分闸后左、右侧板容易变形、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它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有 效地防止侧板的变形与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包括左、右侧板以 及用于联结左、右侧板的至少一根连接轴,其特点是在所述左、右侧板的内侧壁且对应于 连接轴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上分别开设有一用于供 连接轴的两轴端穿过的轴孔。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采 用一体制作。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右侧板分别向其对应内侧壁 延伸折弯构成补强板。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通 过凸台与孔的配合而实现固定。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 采用分体制作。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间 通过铆钉固定。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 间通过焊接固定。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补强板与左、右侧板之 间通过螺钉固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将连接轴传递来的冲击 力加以分散,改善侧板的受力点,防止局部应力过高而导致的变形与损坏,延长侧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构壳架原理图图中1.左侧板、2.右侧板、3.连接轴、4.补强板、5.轴孔、6.侧板孔、7.补强板 孔、8.铆钉、9.凸台、10.储能杠杆、101.储能杠杆接触面、102.储能杠杆接触面、11机构主 轴、12.主弹簧。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技术,并且使本技术 的积极效果更加体现,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包括左、右侧板1、2以及用 于联结左、右侧板1、2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在所述左、右侧板1、2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 3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4,在一对补强板4上分别开设有一用于供连接轴3 的两轴端穿过的轴孔5。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左、右侧板1、2采用一体制作,具体是一 对补强板4是由左、右侧板1、2的本体部分直接弯折构成,且在一对补强板4上分别形成有 凸台9,通过凸台9与左、右侧板1、2上开设的侧板孔6的嵌配,实现一对补强板4与左、右 侧板1、2联结固定。当然,上述固定方式也不受任何限制,它还可以通过铆接、焊接、或螺钉 固定等方式。实施例2,请参阅图2,一种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包括左、右侧板1、2以及用 于联结左、右侧板1、2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在所述左、右侧板1、2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 3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4,在一对补强板4上分别开设有一用于供连接轴3 的两轴端穿过的轴孔5。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左、右侧板1、2采用分体制作,且两者之间 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具体是在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的四周开设有多个补强板孔7,与此 相对应地,在所述的左、右侧板1、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多个侧板孔6,铆钉8在穿过侧板孔 6和补强板孔7后将一对补强板4与左、右侧板1、2联结固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对补强板4与左、右侧板1、2之间的固定方式不受任何限 制,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3,当机构储能时,机构主轴11在电操或手柄的 带动下逆时针旋转,通过凸轮带动储能杠杆10绕其支点逆时针旋转,从而压缩主弹簧13, 使机构处于储能状态。在合闸过程中,由于主弹簧12的力大于触头及其它反力的总和,在 完成整个合间过程时,连接轴3会承受储能杠杆10所带来的多余能量的打击。多次合分闸 后,储能杠杆接触面101、102与连接轴3经过多次打击,补强板4使连接轴3传递来的冲击 力加以分散,改善左、右侧板1、2的受力点,防止局部应力过高导致的变形与损坏。权利要求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包括左、右侧板(1、2)以及用于联结左、右侧板(1、2)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侧板(1、2)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3)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上 分别开设有一用于供连接轴(3)的两轴端穿过的轴孔(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采用一体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板(1、2)分 别向其对应内侧壁延伸折弯构成补强板(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通过凸台与孔的配合而实现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采用分体制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通过铆钉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补强板(4)与 左、右侧板(1、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属于低压电器
包括左、右侧板以及用于联结左、右侧板的至少一根连接轴,其特点是在所述左、右侧板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优点能够将连接轴传递来的冲击力加以分散,改善侧板的受力点,防止局部应力过高而导致的变形与损坏,延长侧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H71/10GK201584380SQ20092025581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俞晓峰, 周敏琛, 朱诚, 陈晓峰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壳架,包括左、右侧板(1、2)以及用于联结左、右侧板(1、2)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侧板(1、2)的内侧壁且对应于连接轴(3)的安装位置处增设有至少一对补强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周敏琛朱诚俞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