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中角膜去除量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672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屈光手术中角膜去除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屈光性单纯近视、屈光性单纯远视的角膜手术去除量时,设定人眼角膜的几何形状为球面;在确定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的角膜手术去除量时,设定人眼角膜的几何形状为非球面,即把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曲率半径看成不同的大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当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不发挥调节作用时,由远处(5m以外)投射的光线,准确地集合于视网膜上,具有这样屈光条件的眼睛,称为正视眼。凡不具有上述屈光条件的眼睛称为屈光不正眼。眼屈光不正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近视、远视及散光。到目前为止,眼屈光不正的矫正仍以配戴眼镜为主要解决途径。配戴眼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方便外,主要的缺陷镜片周边部放大或缩小所引起的像畸变(distortion)。这种畸变在凸透镜为阳性,在凹透镜为阴性。角巩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由于质轻,光学性能好,刺激症状轻,延长了戴镜时间,因而接触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接触镜毕竟是存在于角膜与结膜间的异物,长时间必然要产生程度不同的病态反应。除了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外,一种新型的屈光矫正手段—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证实,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曲率使平行光束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屈光矫正目的。PRK、LASIK、LASEK手术都是建立在这种机理之上。Munnerlynd等(1988年)通过用准分子激光对PMMA板和动物眼的切除实验得出获得一定的屈光矫正所必须切除角膜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新廖文和张运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