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6758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解决现有工作面皮带输送机安装时,皮带中部的部件均依靠人工搬运而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以及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包括车体框架,车体框架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相互配合的车轮,车体框架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环,拉环内拴有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组装起的中部拉杆槽钢当作导轨,不用安设专门的轨道,安装使用方便,而且跑车一次能拉运许多小件,省去人工扛运的繁重体力劳动,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工作面的安装效率,可广泛适用于井下皮带输送机安装过程中中部小件的拉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皮带运输机被大量地应用到煤炭生产中,具有运载能力大、重量轻、维护简 单,效率高等优点,对提高整个煤炭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通常综采工作面两侧分别为 皮带顺槽和材料顺槽,而且两顺槽长度往往达到上千米,这样在工作面安装时,尤其是在安 装皮带输送机时,由于皮带中部小件如拉杆、上下托辊、H架等都是靠人工扛运,加之皮带通 常是1. 2米皮带,这些小件也不小,都是重型设备,每次只能扛一件,上千米距离跑一趟下 来至少得一个小时,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影响安装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工作面皮带输送机安装时,皮带中部的部件均依靠人工 搬运而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以及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 动跑车。 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包括车体 框架,车体框架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相互配合的车轮,车体框架两 侧分别固定有拉环,拉环内栓有拉绳。 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用以拉运皮带中部小件,此移动跑车把构成皮带输 送机的其中一个部件_中部拉杆槽钢当作导轨,利用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使得跑车沿着导 轨行走,车体框架两侧固定的拉环,拴上绳子后,在上坡时向前拉,下坡时向后拉,用以控制 跑车的运行方向,车体框架上可以一次装中部拉杆槽钢、上下托辊、H架等许多小件,运到位 后把中部拉杆槽钢组装起来使导轨向前延伸一段,这样逐段运输逐段安装,不断向前延伸, 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从而加快安装进度。 总之本技术利用组装起的中部拉杆槽钢当作导轨,不用安设专门的轨道,安 装使用方便,而且跑车一次能拉运许多小件,省去人工扛运的繁重体力劳动,省时省力,大 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工作面的安装效率,可广泛适用于井下 皮带输送机安装过程中中部小件的拉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框架;2_中部拉杆槽钢;3-车轮;4-拉环;5-拉绳;6-货物。具体实施方式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框架l,可采用角钢焊接而成, 车体框架1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2相互配合的车轮3,车体框架1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环4,数量为2个或3个,拉环4内拴有拉绳5。具体使用时,可将拉杆、托 辊、H架等小件架设在车体框架上,也可在车体框架内架设一块底板,将小件放置在底板上拉运。 经南一下组煤18307工作面皮带安装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省时省力,安装使用 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权利要求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其特征是包括车体框架(1),车体框架(1)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2)相互配合的车轮(3),车体框架(1)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环(4),拉环(4)内拴有拉绳(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解决现有工作面皮带输送机安装时,皮带中部的部件均依靠人工搬运而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以及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包括车体框架,车体框架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相互配合的车轮,车体框架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环,拉环内拴有拉绳。本技术利用组装起的中部拉杆槽钢当作导轨,不用安设专门的轨道,安装使用方便,而且跑车一次能拉运许多小件,省去人工扛运的繁重体力劳动,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工作面的安装效率,可广泛适用于井下皮带输送机安装过程中中部小件的拉运。文档编号B62B3/00GK201520318SQ20092025428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永生, 张志勇, 张武杰, 郭俊兵, 郭坤 申请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安装用移动跑车,其特征是包括车体框架(1),车体框架(1)下方安装有与作为轨道的皮带中部拉杆槽钢(2)相互配合的车轮(3),车体框架(1)两侧分别固定有拉环(4),拉环(4)内拴有拉绳(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生郭坤张武杰郭俊兵张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