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40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其包括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电机、持针装置、夹线装置及剪刀装置。其中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枢设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在该不完全齿轮延伸出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缝针;剪线装置的一剪刀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另一剪刀刀片通过连杆、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及夹持器大臂,其中线夹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眼部角膜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持针器为钳子,即使用钳子夹持弧形缝针对角膜实现移植与缝合技术,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弧形缝针为微米级缝针,故使钳子的前端很细,对弧形缝针的定位和夹持效果差,使医生在做手术时很难对缝针进行控制,严重影响了手术的精度和术后的康复。为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创作人凭借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并经潜心研究与开发,终于创造出一种可对弧形缝针进行机械化操作的间断缝合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利用该间断缝合机构可以使医生不再使用钳子进行手术,实现机械化操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电机;持针装置,该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枢设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在该不完全齿轮延伸出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缝针;剪线装置,该剪线装置的一剪刀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另一剪刀刀片通过连杆、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 夹线装置,该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及夹持器大臂,其中线夹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所述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两电机,该两电机均通过固定板、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其中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线夹联接,另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传动装置分别与不完全齿轮、剪刀装置联接。所述底座上枢设有线辊。所述连杆通过一凸轮、两个以上的齿轮后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所述不完全齿轮为一扇形齿轮。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较好地模拟了医生的眼角膜缝合过程,简化了机构,易于操作与实现机械化巧妙地模仿了外科医生角膜缝合式的作业动作,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空心的缝针,而大大减少了缝线对角膜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间断缝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间断缝合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间断缝合机构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间断缝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剪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不完全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角膜缝合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一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线辊27、两电机2和3、持针装置、剪线装置、夹线装置及用于控制两电机依序驱动持针装置、夹线装置、剪线装置动作的控制电路,由于该控制电路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能实现,因此不再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两电机2和3通过螺钉5、电机底座4固定在底座1的同一例。如图1和图5所示,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7,即扇形齿轮,该不完全齿轮7枢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电机2、3的同一侧,该不完全齿轮7通过一传动齿轮6与电机2的输出轴联接,同时该不完全齿轮7在其延伸出底座1的一端通过固定座8固定设置有一弧形缝针9,该弧形缝针9为一带有尖端的中空管,使缝线可穿过该弧形缝针9,该弧形缝针9没有尖端的一端固定设在不完全齿轮7上,随不完全齿轮7的转动而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剪线装置11包括有两剪刀刀片10、12,其中一剪刀刀片10通过螺丝23、固定座24固定在底座1上,并位于电机2、3的另一侧,另一剪刀刀片12通过连杆21、凸轮19、齿轮20和25和26及离合器(图中未示出)与电机2的输出轴联接。如图2和图3所示,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13和一夹持器大臂14,其中线夹13的一夹臂通过螺钉15固定在夹持器大臂与14的端部,另一夹臂通过拉线(图中未示出)与电机3的输出轴联接,而在两夹臂之间通过弹簧(图中未示出)连接,同时夹持器大臂14也与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由电机3驱动该夹持器大臂14作一定角度的摆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机构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连接座17、螺钉18将底座1固定在机器人或其它机械设备上,由该机器人驱动整个间断缝合机构到需要角膜移植缝合的部位;接着由电机2驱动齿轮6并进一步驱动不完全齿轮7转动,带动弧形缝针9穿过角膜,再由电机3驱动夹线装置将随弧形缝针9穿出的缝线夹住,并随夹持器大臂14的摆动将缝线拉出,同时由电机2驱动不完全齿轮7回转,拔出弧形缝针9,即弧形缝针9沿夹住的缝线退回;最后由电机2驱动剪刀装置剪断缝线,并将缝线手工打结即可。接着再由机器人转动底座一角度,到达第二针缝合的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整个角膜的缝合。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电机;持针装置,该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枢设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在该不完全齿轮延伸出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缝针;剪线装置,该剪线装置的一剪刀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另一剪刀刀片通过连杆、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夹线装置,该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及夹持器大臂,其中线夹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间断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两电机,该两电机均通过固定板、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其中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线夹联接,另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传动装置分别与不完全齿轮、剪刀装置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间断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枢设有线辊。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间断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通过一凸轮、两个以上的齿轮后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间断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为一扇形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间断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缝针为一带有尖端的中空弧形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其包括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电机、持针装置、夹线装置及剪刀装置。其中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枢设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在该不完全齿轮延伸出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缝针;剪线装置的一剪刀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另一剪刀刀片通过连杆、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及夹持器大臂,其中线夹通过夹持器大臂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文档编号A61F9/007GK1582870SQ20041000917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洋, 李大寨, 宗光华, 魏东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间断缝合机构,包括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电机;持针装置,该持针装置为一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枢设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 接,在该不完全齿轮延伸出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缝针;剪线装置,该剪线装置的一剪刀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另一剪刀刀片通过连杆、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夹线装置,该夹线装置包括有一线夹及夹持器大臂,其中线夹通过夹持器大臂 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李大寨宗光华魏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