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181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置及操作方法,支架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成十字形,横的支架杆两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和/或支撑调节轮;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通过螺栓安装有垄体成型板;纵的支架杆一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支撑调节轮和开沟犁;纵的支架杆一端安装有动力牵引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各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部件可按照起垄、中耕和培土的操作要求,灵活拆卸和组装,进一步降低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实现机械化中耕、培土;培土高度可达200-250mm,碎土率达到80%,杂草掩埋率达到90%。在不增加部件的基础上,大幅减少烟农购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及操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 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烟田的田间操作步骤为,首先进行深耕,单独用微耕机就可实现深耕;之后要在烟 田内按照直线进行开沟施肥(条施肥料);随后便顺着施肥路线进行起垄。这些操作都在烟 叶移栽之前;烟叶移栽之后,需要进行田间的中耕操作和培土操作,中耕操作次数较多,根 据土壤板结情况和田间杂草情况而定,较为随意,次数不等;培土在团棵期前进,并和某次 中耕一并进行。现有的微耕机是一种微型机械,加上配套起垄器,可实现机械化深耕、起垄,深受 烟农的欢迎。但是,由于现有的烟叶培土机械多功能单一且体积较大、造价较高,不适合山 区烟叶生产实际需求,山区烟叶生产的中耕、培土环节依然靠人工操作,烟农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人工中耕和培土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8亩。从而导致中耕、培土环节技术到位率较 低,影响了烟叶质量的提高,阻碍了烟农收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置及操作方 法,可以通过部件的组合,以较低的成本使微耕机具有起垄、中耕和培土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 支架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成十字形,横的支架杆两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第一土壤 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和/或支撑调节轮;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上或安装有垄体成型板; 纵的支架杆一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支撑调节轮和开沟犁; 纵的支架杆一端安装有动力牵引连接件。所述的活动连接件为与支架杆相配合的套筒,为单体或焊接成交叉的十字形,活 动连接件上设有销孔或螺钉。所述的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中,弯折的导流板上倾斜焊接有弧形的 掩土片,导流板和掩土片上焊接有活动连接件,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之间 成镜像对称。所述的开沟犁具有展开的两翼,其用于破土的尖端与两翼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 面。所述的支撑调节轮内设有丝杠螺母机构,用于安装后调节支撑调节轮的高度。所述的垄体成型板上设有多列平行槽形孔。一种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置,包括微耕机,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通过动 力牵引连接件安装在微耕机上;所述的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中,支架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成十字形,横的支架杆两 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和/或支撑调节轮; 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上或安装有垄体成型板; 纵的支架杆一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有支撑调节轮和开沟犁; 纵的支架杆一端安装有动力牵引连接件;微耕机两侧的传动轴上通过旋耕刀主轴安装有爬行轮和/或播土叶片和/或微耕刀轮。一种应用上述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耕时,将开沟犁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在支架杆上,支架杆一端安装支撑调节轮,另 一端通过动力牵引连接件与微耕机连接,在微耕机两侧的传动轴上安装微耕刀轮;2)起垄时,支架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成十字形,将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 板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在横的支架杆两端,此时弧形的掩土片均位于内侧,横的支架杆两 端还安装有支撑调节轮,垄体成型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连接, 纵的支架杆通过动力牵引连接件与微耕机连接;在微耕机两侧的传动轴上通过旋耕刀主轴安装爬行轮、播土叶片和微耕刀轮,此时的 播土叶片运行后,土壤向中间搬移;3)中耕和培土时,支架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成十字形,将步骤2)中的第一土壤导流 板和第二土壤导流板左右对换安装,此时弧形的掩土片均位于外侧,纵的支架杆一端通过 活动连接件安装有支撑调节轮,另一端安装有开沟犁和动力牵引连接件,通过动力牵引连 接件与微耕机连接;在微耕机两侧的传动轴上通过旋耕刀主轴安装爬行轮、播土叶片和微耕刀轮,将步骤 2)中的播土叶片左右对换安装,此时的播土叶片运行后,土壤向两侧搬移; 通过上述步骤,使微耕机以较低成本具有起垄、中耕和培土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各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各部件可按照起垄、 中耕和培土的操作要求,在不增加部件的基础上,灵活拆卸和组装,通过部件的组合,除了 起垄功能外,还增加了中耕、培土功能,进一步降低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实现机械化中耕、培 土 ;培土高度可达200-250mm,碎土率达到80%,杂草掩埋率达到90%。2、减少了烟农生产用工投入,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现有的烟农完成一亩烟叶 的中耕、培土劳动,需用工1.5-2个工作日;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可在一个工时内同时完成4-5亩 中耕、培土作业,提高工作效率6-10倍。3、通过可重复运用的部件的组合实现一机多用,例如通过将第一土壤导流板和第 二土壤导流板左右对换安装分别实现了起垄和培土的功能;将两侧的播土叶片左右对换安 装实现了土壤向不同方向的搬移;通过以上的优化设计,大幅减少烟农购机成本,整体成本 以当年物价计算从近万元降低到不足千元。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作业宽度和起垄、培土的宽度和高度可调节,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于起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于中耕和培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于中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起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起垄状态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起垄状态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起垄状态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中耕和培土状态的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中耕和培土状态的右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开沟犁的主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爬行轮、播土叶片和微耕刀轮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爬行轮、播土叶片和微耕刀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4至图9中,一种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支架杆3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成 十字形,横的支架杆3两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有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 板2和/或支撑调节轮8 ;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2上或安装有垄体成型板6 ; 纵的支架杆3 —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有支撑调节轮8和开沟犁5 ; 纵的支架杆3 —端安装有动力牵引连接件7。所述的活动连接件4为与支架杆3相配合的套筒,为单体或焊接成交叉的十字形, 活动连接件4上设有销孔或螺钉,用于定位。所述的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2中,弯折的导流板上倾斜焊接有弧 形的掩土片,导流板和掩土片上焊接有活动连接件4,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 2之间成镜像对称。这样的结构加工非常便利,而且可以便于左右对换安装以实现不同的功 能,例如实现起垄或培土的功能。如图10中,所述的开沟犁5具有展开的两翼,其用于破土的尖端与两翼的底面位 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支撑调节轮8内设有丝杠螺母机构,用于安装后调节支撑调节轮8的高度。所述的垄体成型板6上设有多列槽形孔。如图1至图3中,一种烟叶起垄、中耕和培土一体装置,包括微耕机13,起垄、中耕 和培土装置通过动力牵引连接件7安装在微耕机13上;所述的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中,支架杆3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成十字形,横的支架 杆3两端或通过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垄、中耕和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杆(3)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成十字形,横的支架杆(3)两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有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2)和/或支撑调节轮(8);第一土壤导流板(1)和第二土壤导流板(2)上或安装有垄体成型板(6);纵的支架杆(3)一端或通过活动连接件(4)安装有支撑调节轮(8)和开沟犁(5);纵的支架杆(3)一端安装有动力牵引连接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强文红宜谭本奎张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