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847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包括:碳酸钠0.1~0.2%、氢氧化钠0.10~0.15%、羟丙基淀粉1~2%、改配黄原胶0.3~0.5%、十二烷基磺酸钠0.1~0.4%、十二烷基苯0.1~0.3%、甲酸钾1~4%、表面活性剂2~4%、苯并三唑0.1~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具有普通完井液优良特性外,还具有防漏堵漏能力优越、微泡抗压能力强,流变性良好、密度可调的特点,可适用于低压、易漏及多压力系统地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完井液,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低压、易漏及多压力系统地层油气 钻探工程的海水基微泡完井液
技术介绍
井漏是地层压力小于液柱压力时,钻井液、完井液、修井液等工作流体大量漏入地 层的现象。井漏会引起井下事故或复杂情况,导致施工时间延长,作业成本增加,甚至是油 气井报废,进而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全球仅堵漏费用约为8亿美 元,且不包括由井漏造成井下事故后处理事故所投入的资金。不仅如此,由于大量工作液进 入油气层,造成储层产油气能力下降,还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提高产量和采收率,影 响了油田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必须从根本上控制工作液漏失。然而,人 类无法探知地层漏失通道存在与否,只能努力研发预防漏失和漏失后高效封堵地层的封堵 材料。为了防止工作液漏入地层,或者漏失发生后能迅速成功封堵漏失通道,尽快恢复 作业,作业者使用了几乎所有的材料,包括橡胶、水泥、纤维、塑料、聚合物、无机胶凝、油溶 性树脂、浙青、黏稠树脂、酸溶性堵漏材料、微化粉纤维等。但有的材料大小和形状与地层漏 失通道大小和形状不匹配,控制漏失效果不理想;有的在高温作用下强度低、承压能力差; 有的无法在钻井、完井或修井正常作业的同时,防止漏失和遇到漏失层后自行堵漏。为改善封堵效果,科学家从刚性材料入手,研究材料大小与漏失通道大小的匹配 问题。先后提出1/3架桥规则、2/3架桥规则、孔喉网络模型、理想充填理论、D90充填规则、 屏蔽暂堵分形理论,以及固相颗粒多组分滤失模型等,试图计算出大小合适的封堵材料,全 面封堵地层漏失通道。由于地下岩石的孔隙大小、分布很不均勻,无法利用理论计算的材料 大小封堵地层。同时,地下漏失通道的形状很不规则,用形状较规则的材料,封堵形状不规 则的漏失通道,效果肯定不尽人意。因此,这些理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漏失问题,有 的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在封堵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空气、雾、泡沫、可循环泡沫、微泡等气体型流体被用 于油气井钻完修井作业。虽然解决了堵漏材料与漏失通道大小和形状的匹配问题,但这些 工作流体除可循环泡沫、微泡外,对地层稳定性要求较高,对地层流体适应性较差,无法完 成深层油气井作业,而且需要特殊设备,限制了应用范围。可循环泡沫仅在井深200m以上 存在,普通微泡则在井深2000m以下不再存在。同时,被生物、医学、农业、矿业等诸多领域 应用的微泡,几乎是常压下使用,没有涉及高压问题。目前,大部分油气田处于开发中后期,漏失日趋严重,亟需控制油气井漏失的新方 法和新材料。完井液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必需的材料,油气井完井准备建井生产过程中,完 井液漏失将使顺利完井遇到许多困难,轻则无法顺利完井,造成完井成本大量增加,重则造 成储层伤害,减产或者油气井无生产能力,甚至油气井报废。从目前来看,封堵漏失地层,降 低完井液漏失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改善完井液的防漏堵漏性能,从而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可行的办法之一。堵漏剂是已经证实的,能够封堵地层漏失通道的有效处理剂之一,但是堵漏剂颗 粒及封堵半径难确定,易伤害储层,对于多套压力系统共存的地层,使用堵漏剂效果更差, 不能有效地解决完井过程中的完井液漏失问题。氮气泡沫及可循环泡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层漏失问题。但氮气泡沫及可循 环泡沫存在着成本高、密度调节困难、对多压力系统地层不适用等问题,这些不足限制了其 在完井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除具有普通完 井液优良的特性,还能够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解决完井过程中完井液漏失问题,配制简易, 密度可调,可适用于低压、易漏及多压力系统地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包括碳酸钠0. 1 0. 2%、氢氧化钠 0. 10 0. 15%、羟丙基淀粉1 2%、改配黄原胶0.3 0.5%、十二烷基磺酸钠0. 1 0. 4%、十二烷基苯0. 1 0. 3%、甲酸钾1 4%、表面活性剂(PF-SATRO) 2 4%、苯并三 唑0. 1 0. 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除具有普通完井液优良特性外,还具有防漏堵漏能力优越、微泡抗压能力 强,流变性良好、密度可调的特点,可适用于低压、易漏及多压力系统地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的特点及 使用效果,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的配制按照下表1中的比例配制本专利技术的1#、2#、3#海水基微泡完井液表1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处理剂加量处理剂力口量,g权利要求1. 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包括碳酸钠0. 1 0. 2%、氢氧化钠0. 10 0. 15%、羟丙 基淀粉1 2 %、改配黄原胶0. 3 0. 5 %、十二烷基磺酸钠0. 1 0. 4 %、十二烷基苯0. 1 0. 3%、甲酸钾1 4%、表面活性剂2 4%、苯并三唑0. 1 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 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包括碳酸钠0.1~0.2%、氢氧化钠0.10~0.15%、羟丙基淀粉1~2%、改配黄原胶0.3~0.5%、十二烷基磺酸钠0.1~0.4%、十二烷基苯0.1~0.3%、甲酸钾1~4%、表面活性剂2~4%、苯并三唑0.1~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除具有普通完井液优良特性外,还具有防漏堵漏能力优越、微泡抗压能力强,流变性良好、密度可调的特点,可适用于低压、易漏及多压力系统地层。文档编号C09K8/38GK102031096SQ20101054296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伟, 徐博韬, 曹园, 王健, 田荣剑, 邓义成, 郑立会, 韩子轩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水基微泡完井液,包括:碳酸钠0.1~0.2%、氢氧化钠0.10~0.15%、羟丙基淀粉1~2%、改配黄原胶0.3~0.5%、十二烷基磺酸钠0.1~0.4%、十二烷基苯0.1~0.3%、甲酸钾1~4%、表面活性剂2~4%、苯并三唑0.1~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义成王健徐博韬张伟田荣剑郑立会曹园韩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