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丙醇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5616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炔丙醇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季铵盐结构式如下:n=8,10,12,14或16,X为Cl或Br;取代基在邻位、间位或对位。其制备方法如下:(1)向反应器中加入NaH3-5g,通氮气,加入THF60-90ml,室温下搅拌滴加丙炔醇4-6g,再缓慢滴加氯甲基吡啶10-15g,搅拌15-30小时,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洗涤、干燥、柱层析后,得到吡啶基-2-丁炔醇;(2)向反应器中加入吡啶基-2-丁炔醇和卤代烷,其摩尔比为1∶1.5-1∶4,再加入乙腈10ml-15ml,于50-80℃下回流搅拌20-30小时,洗涤、柱层析后,得到该炔醇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列炔丙醇类季铵盐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很强的缓蚀性能,其制备方法简便可行,易于操作,收率较高,且无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炔丙醇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金属腐蚀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据资料报道,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金属总吨数中, 约有10% -20%的制品因腐蚀而完全报废,大约30%的金属设备因此而损坏,而金属机械 设备腐蚀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金属本身的价格。金属腐蚀不仅浪费了材料,还往往会 带来停产、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事故。据有关专家介绍,全球每一分半钟就有1吨钢腐蚀 成铁锈,目前我国由于金属材料和周围环境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所带来的腐蚀损失每年 大约5000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我国石油与天然气每年由腐蚀 造成的损失约100亿元,煤炭工业每年腐蚀损失约为55. 6亿元,而电力系统每年的腐蚀损 失则近17亿元。缓蚀剂技术由于操作简单,见效快,能保护整个系统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 各种生产过程,因此,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金属及合金在环境介质中发生腐蚀的有效方 法。缓蚀剂的出现始于金属酸洗及酸洗缓蚀剂的应用,最初,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为 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研制了酸洗缓蚀剂。随后,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 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炔丙醇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结构式:***n=8,10,12,14或16,X为Cl或Br;取代基位置在邻位、间位或对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慧涂胜周丽梅段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