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47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在内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的腰部开口部(5)和腿部开口部(6)之间,存在有尿布穿着时的压力被设定为1.1~2.5kPa的区域(71),且该区域(71)的宽度为15~35mm。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腹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并且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背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尿布穿着时的上述腰部开口部(5)的压力被设定为0.3~1.5k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特别是关于幼儿用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技术介绍
在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中,已知在腰部开口部和腿部开口部之间,配置了在尿布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部件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例如,提出了这样一种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尿布的至少腹部侧具有以芯体的前端缘为界、以上下最大各20mm的范围划分出的第1腰身周围区域、和在该第1腰身周围区域与腿部开口部之间被划分出的第2腰身周围区域,第1腰身周围区域的弹性部件的各自的排列间隔尺寸比第2腰身周围区域的弹性部件的各自的排列间隔尺寸小(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9-84826号公报)。该尿布是使在第1腰身周围区域和第2腰身周围区域的每一定面积的面压力实质上相等,而关于对肌肤的紧贴性,使第1腰身周围区域比第2腰身周围区域好,从而不损害尿布的穿着感且防止泄漏。并且,还已知这样一种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参照日本专利实开平6-421号公报),使弹性部件的配设间隔随着向腰部开口部而逐渐变窄,从而强收缩力作用在穿着者的腰身部髋骨的上部。但是,这些尿布中,因为在腰部开口部施加强勒紧压力,所以有难于使尿布穿着上的问题。并且,在穿着中尿布错位下坠(ずれ落ち)、外观下降,进而穿着者因错位下坠而难以活动,并会产生小便及大便的泄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说第1专利技术时指的就是这一专利技术)。在尿布的腹侧部和背侧部各自的上述腰部开口部和上述腿部开口部之间,存在有尿布穿着时的压力被设定为1.1~2.5kPa的区域,且该区域的宽度为15~35mm。在尿布的展开状态下,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腹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并且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背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在尿布穿着时的上述腰部开口部的压力被设定为0.3~1.5kPa。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具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给穿着者穿着的尿布穿着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尿布穿着后,通过预定机构将与穿着者的髂嵴(腸骨棱)至髂前上棘(上前腸骨棘)部位对应的尿布的部位加以勒紧,以使穿着者的所述部位的穿着压力成为1.1~2.5kPa。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另外一种具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说第2专利技术时指的是这一专利技术)。展开状态的尿布长度方向的全长为440~530mm,展开状态的尿布的侧密封部的长度为90~140mm。在接合状态的尿布上,将从上述腰部开口部到上述腿部开口部的区域在长度方向上引出4等分的假想分割线,当假想从该腰部开口部一侧依次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时,第2区域的尿布穿着时的压力平均值被设定为0.9~1.8kPa,且最大值小于等于2.5kPa。并且第1区域和第3区域的尿布穿着时的压力被设定为比第2区域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专利技术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组装图1所示尿布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3是示出图2的外包材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髂骨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穿着者的腰部处的错位下坠力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髂前上棘高前后长度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图7(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尿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b)是示出图7(a)所示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第2专利技术的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尿布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a)及图10(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尿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1(a)及图11(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尿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根据其较佳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本专利技术”,根据上下文指的是第1专利技术或第2专利技术或者这两者专利技术。图1中示出第1专利技术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中示出组装图1所示尿布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中示出图2的外包材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尿布的展开状态是指尿布的侧密封部被接合之前的状态,接和状态是指侧密封部被接合后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具有实质上纵长的吸收体本体10、和被配置在该吸收体本体10的背面片材3一侧的外包材11;该吸收体本体10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材2、防水性的背面片材3、及被夹在两片材2、3之间配置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体(コア)4。外包材11其两侧边缘成为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向内侧收缩的沙漏形的形状,而形成尿布的轮廓。外包材11在其长度方向上,被区分为被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被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其间的下裆部C。腹侧部A及背侧部B相当于外包材11的长度方向前后端部,而下裆部C相当于外包材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外包材11,其腹侧部A的两侧边缘A1、A2和背侧部B的两侧边缘B1、B2被相互接合,从而在尿布1上形成腰部开口部5及一对腿部开口部6。通过该接合,在尿布1的左右两侧边缘形成一对侧密封部S。在该接合中使用例如热密封、高频密封、超声波密封等。表面片材2、背面片材3以及吸收性芯体4分别为矩形,被一体化而形成纵长的吸收体本体10。作为表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可以使用与以往这种尿布中被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并且,吸收性芯体4由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及纤维材料构成,并被绵纸(未图示)覆盖。如图2所示,无阻液性、并防水性且透气性的材料构成的侧方护围(カフス)8、8被形成在吸收体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各侧方护围8具有沿吸收体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固定端部及自由端部。固定端部被固定在表面片材2上。进而,固定端部及自由端部在吸收体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图3中上下方向的端部)上被固定在表面片材2上。另一方面,侧方护围弹性部件81以伸长状态被配置在自由端部的附近。由此,穿着如图1所示那样被组装起来的尿布1时,通过弹性部件81的收缩,侧方护围立起,从而阻止向吸收体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液体流出。外包材11具有至少两张无纺布,即外层无纺布12、和被配置在该外层无纺布12的内表面侧的内层无纺布13。外层无纺布12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内层无纺布13通过热熔粘着剂等粘接剂被接合在外层无纺布12的内表面一侧。从防止来自尿布外侧的液体的渗入及来自内侧的液体的渗出的观点来看,优选内层无纺布13及外层无纺布12双方的无纺布均为防水性无纺布。在外包材11的前后两端部,沿着前后端部边缘,多个腰部弹性部件51、51被配置在其整个宽度方向。各腰部弹性部件51、51经由外层无纺布12和内层无纺布13在拉伸状态下被夹持固定。各腰部弹性部件51、51,在使尿布1的腹侧部A的两侧边缘A1、A2和背侧部B的两侧边缘B1、B2相互接合时,两弹性部件51、51的端部彼此被配置为重合,或两弹性部件51、51的端部被连续配置到两侧边缘的接合部分。由此,如图1所示,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腰部皱褶(ギャザ一)被形成在尿布1的腰部开口部5的附近。外包材11从吸收体本体10的前后端边缘向外侧延伸出来,延伸出来的部分折回吸收体本体10侧。被折回的外包材11覆盖在吸收体本体10的前后端部上(即吸收体本体10的前后端部的表面片材2上)。并且,也可以取代该结构,仅使外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具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尿布的腹侧部和背侧部各自的上述腰部开口部和上述腿部开口部之间,存在有尿布穿着时的压力被设定为1.1~2.5kPa的区域,且该区域的宽度为15~35mm,在上 述尿布的展开状态下,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腹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并且从长度方向中心线到背侧部的上述区域的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80~220mm,尿布穿着时的上述腰部开口部的压力被设定为0.3~1.5kP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纯金井妙子大塚美智子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