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旋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433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中的旋转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盘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的缺点,包括上转盘与下转盘,上转盘具有一个凸起部,下转盘上具有一个凸起部,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接时凸起部对接,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上转盘与下转盘通过平面轴承连接,各自的凸起部相对放置,增加了支撑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中的机构,尤其是一种升降中的旋转盘。
技术介绍
一般的椅子都是固定不动的,座椅的方向固定,在某些需要不停转动的场合就不 太适合,像比如在酒吧,操作多台电脑的场所,都需要一种能旋转的座椅。现在有些座椅可以升降,也可以旋转,比如一种旋转的电脑椅,但是这种旋转装置 是通过举升缸的旋转来实现,在旋转的时候,磨损会比较严重,而且旋转后,举升缸的受力 发生改变,容易出现爆缸等危险。中国专利局于2005年2月9日公告了一份CN2677357Y号为可旋转升降 的搬运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之上的升降机构和支撑平台,还有一个可旋转的承重平 台安装于支撑平台上,可旋转的承重平台通过一个旋转轴安装于支撑平台上,一个电动机 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旋转轴上。承重平台与支撑平台之间只有一个旋转轴,支撑稳定性不 好,容易倾斜。中国专利局于2009年9月23日公开了一份CN101538950A号文献,名称为升降转 盘,包括载车板定位板和底座,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单元和升降单元,旋转单元包括自上 而下分布的上转盘、下转盘、转盘减速电机,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传动连接,转盘减速电机 与下转盘连接以带动下转盘旋转。这种结构的抓盘结构比较复杂,故障率比较高。上述两种的转盘通过电动方式,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盘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故障率较低的升降旋转盘。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动方式,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成本较低的升降旋转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旋转盘,包括上转盘 与下转盘,上转盘具有一个凸起部,下转盘上具有一个凸起部,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接时凸起 部对接,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下转盘固定在升降座上,上转盘相对下转 盘做旋转运动,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接时通过各自的凸起部对接,凸起部具有较大的面积,两 者接触后,支撑面积大,支撑稳定,通过平面轴承连接,减小了旋转阻力,旋转角度也不受限 制,整体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作为优选,上转盘为不锈钢整体冲压形成圆形结构,中间为凸起部,周边为平面; 下转盘为不锈钢整体冲压形成方形结构,中间偏边上位置为凸起部,周边为平面。整体冲压 而成,制作方便,凸起部对接,周边的平面就不会接触,减小旋转的阻力。作为优选,上转盘的凸起部中间为圆孔,下转盘的凸起部中间为翻折的圆环柱体, 圆环柱体的直径小于圆孔的直径,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接时圆环柱体伸入到圆孔内;平面轴承套置圆环柱体外,平面轴承的下半部在下转盘的凸起部外,平面轴承的上半部在上转盘 的凸起部内。圆环柱体伸入到圆孔内,起到定位作用,平面轴承套置在圆环柱体上,提高了 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优选,下转盘的周边平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下转盘处的加强筋能防止 重量过大使得下转盘发生变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转盘与下转盘通过平面轴承连接,各自的凸起部相 对放置,增加了支撑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上转盘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下转盘的主视图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下转盘的俯视图。图中1、下转盘,2、平面轴承,3、上转盘,4、平面,5、斜面,6、加强筋,7、圆环柱体,8、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升降旋转盘(参见附图1),包括上转盘3与下转盘1,上转盘3具有 一个凸起部8,下转盘1上具有一个凸起部8,凸起部8的边缘为斜面5,上转盘3与下转盘 1连接时凸起部8对接,上转盘3与下转盘1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2 ;上转盘3为不锈钢整 体冲压形成圆形结构(参见附图2),中间为凸起部8,周边为平面4,凸起部8中间为圆孔; 下转盘1为不锈钢整体冲压形成方形结构(参见附图3附图4),中间偏边上位置为凸起部 8,凸起部8中间为翻折的圆环柱体7,圆环柱体7的直径小于上转盘3上圆孔的直径,下转 盘1上凸起部8周边为平面4,上转盘3与下转盘1连接时圆环柱体7伸入到圆孔内,平面 轴承2的下半部在下转盘1的凸起部8外,平面轴承2的上半部在上转盘3的凸起部8内, 下转盘1的周边平面4上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6,下转盘1的平面4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将座椅固定到上转盘,下转盘与升降机构连接固定,座椅可以任意角度旋转。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一种升降旋转盘,包括上转盘(3)与下转盘(1),其特征在于上转盘(3)具有一个凸起部(8),下转盘(1)上具有一个凸起部(8),上转盘(3)与下转盘(1)连接时凸起部(8)对接,上转盘(3)与下转盘(1)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旋转盘,其特征在于上转盘(3)为不锈钢整体冲压形成 圆形结构,中间为凸起部(8),周边为平面(4);下转盘(1)为不锈钢整体冲压形成方形结 构,中间偏边上位置为凸起部(8),周边为平面(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旋转盘,其特征在于上转盘(3)的凸起部(8)中间 为圆孔(9),下转盘⑴的凸起部⑶中间为翻折的圆环柱体(7),圆环柱体(7)的直径小 于圆孔(9)的直径,上转盘(3)与下转盘⑴连接时圆环柱体(7)伸入到圆孔(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旋转盘,其特征在于平面轴承(2)套置圆环柱体外,平面 轴承(2)的下半部在下转盘(1)的凸起部(8)外,平面轴承(2)的上半部在上转盘(3)的 凸起部(8)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旋转盘,其特征在于下转盘⑴的周边平面⑷上 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中的旋转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盘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的缺点,包括上转盘与下转盘,上转盘具有一个凸起部,下转盘上具有一个凸起部,上转盘与下转盘连接时凸起部对接,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上转盘与下转盘通过平面轴承连接,各自的凸起部相对放置,增加了支撑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文档编号A47C3/18GK201612370SQ20092024997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宝庆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旋转盘,包括上转盘(3)与下转盘(1),其特征在于上转盘(3)具有一个凸起部(8),下转盘(1)上具有一个凸起部(8),上转盘(3)与下转盘(1)连接时凸起部(8)对接,上转盘(3)与下转盘(1)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