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轻质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581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每个轻质方块包括有两侧面和两端面,两相邻轻质方块之间的侧面彼此拼合,且相邻两轻质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该种结构设计使得面板的承压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不但能承载大型重量的物件,而且提高了面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市场竞争;其次,于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使得面板的结构更稳固、紧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成品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高强 度轻质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生产厂房为有效利用厂区空间或者进行货物的搬入或搬出时,通常会利用 栈板来将货物进行堆叠,以利于工作人员进行货物搬移、贮藏及装柜等作业。现有的栈 板主要是由面板和脚位组装形成的,传统的木面板使用的范围广且其历史最久,然而, 该种木面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容易出现破裂、裂痕等情形,需要对木面板进行修 补,人们在使用此面板时,一方面增加了对面板进行修补的困扰,另一方面面板中外露 的针钉也会刺伤人,同时,该木面板重量太重,也不利于搬运。为此,随着对栈板制作的改良,木面板渐渐由质量较轻的纸质或发泡物面板替 代。然而,现有的纸质或发泡物面板其使用寿命较短、强度较弱,且其承载重量有限, 无法满足大型货物的承重,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质面 板,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能提供更强的承载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每个轻质方块包 括有两侧面和两端面,两相邻轻质方块之间的侧面彼此拼合,且相邻两轻质方块之间设 置有加强角件组,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角件组为由两个加强角件拼合形成的“T”形结 构,每个加强角件为“L”形状,包括有横向板和竖向板,该横向板和竖向板一体成型, 其中,横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上表面,竖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侧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角件组为两加强角件的竖向板胶粘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边角件为“L”形状,包括有横向板和竖向板,该横 向板和竖向板一体成型,其中,横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上表面,竖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 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轻质方块为纸质或发泡物材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边角件为由四条角件围合形成一整圈封闭的框体, 该框体包覆整个面板的周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 术方案可知,首先,面板通过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并在相邻两轻质方块 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该种结构设计使得面板的承压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不但能承载 大型重量的物件,而且提高了面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市场竞争;其次,于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使得面板的结构更稳固、紧凑。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图;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图;图5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图;图6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栈板的结构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0、高强度轻质面板21、加强角件200、脚位211、横向板1、轻质方块212、竖向板11、侧面3、包边角件12、端面31、横向板2、加强角件组32、竖向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高 强度轻质面板100,其由多个轻质方块1并排相互拼合形成,该轻质方块1可为纸质或者 发泡物材料制成,该每个轻质方块1包括有两侧面11和两端面12,两相邻轻质方块1之 间的侧面11彼此拼合。该两相邻轻质方块1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2,各轻质方块1的同一端面12通 过一个包边角件3进行包边。其中该加强角件组2为“T”形结构,其由两个加强角件21拼合胶粘形成,且每个 加强角件21为“L”形状,该加强角件21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横向板211和竖向板212, 前述的加强角件组2由两加强角件21的竖向板212 —侧面相互胶粘形成。该竖向板212 的另一侧面包覆轻质方块1的侧面11,该横向板211包覆轻质方块1的上表面。于本实施例中,包边角件3与加强角件21的结构相似,该包边角件3为“L” 形状,包括有横向板31和竖向板32,该横向板31和竖向板32—体成型,其中,横向板 31包覆轻质方块1的上表面,竖向板32包覆轻质方块1的端面1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该包边角件3亦可为由四条角件围合形 成一整圈封闭的框体,该框体的横向板31包覆整个面板周缘的上表面,竖向板32包覆整 个面板周缘的侧面,从而将面板的周缘全部包覆,该种结构使得面板更加牢固。如图5所示,其为高强度轻质面板100应用于栈板的结构示图,包括有高强度轻 质面板100和脚位200,该高强度轻质面板100装置于各个脚位200上,由此形成一可堆 叠、运输货物的栈板。此外,该高强度轻质面板除了用作前述的栈板外,其还可以用于其它用具上, 例如为桌面面板、茶几面板等家具中的面板,不以为限。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面板通过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 形成,并在相邻两轻质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该种结构设计使得面板的承压强度 得到大幅提升,不但能承载大型重量的物件,而且提高面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市场竞 争;其次,于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使得面板的结构更稳 固、紧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 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其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每个 轻质方块包括有两侧面和两端面,两相邻轻质方块之间的侧面彼此拼合,且相邻两轻质 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件组为由两个 加强角件拼合形成的“T”形结构,每个加强角件为“L”形状,包括有横向板和竖向 板,该横向板和竖向板一体成型,其中,横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上表面,竖向板包覆轻 质方块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件组为两加强 角件的竖向板胶粘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角件为“L”形 状,包括有横向板和竖向板,该横向板和竖向板一体成型,其中,横向板包覆轻质方块 的上表面,竖向板包覆轻质方块的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方块为纸质或发 泡物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角件为由四条角 件围合形成一整圈封闭的框体,该框体包覆整个面板的周缘。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每个轻质方块包括有两侧面和两端面,两相邻轻质方块之间的侧面彼此拼合,且相邻两轻质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该种结构设计使得面板的承压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不但能承载大型重量的物件,而且提高了面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市场竞争;其次,于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使得面板的结构更稳固、紧凑。文档编号B65D19/38GK201793085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轻质面板,其特征在于:其由多个轻质方块并排相互拼合形成,每个轻质方块包括有两侧面和两端面,两相邻轻质方块之间的侧面彼此拼合,且相邻两轻质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角件组,各轻质方块的同一端面通过一个包边角件进行包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金惠环保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