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454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和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框、一体成型的右边框、一体成型的上边框和一体成型的下边框;所述左边框和所述右边框均具有远离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搭接部和临近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连接部;所述搭接部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过渡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所述过渡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以及所述过渡面板三者之间形成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屋内的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使得在实际使用中节约屋顶面的防雨材料,并且安装方便、人力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领域的光伏电池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方便并且能够防雨的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单体光伏电池是光伏转换器件的最小单元,工作电压 只有0.4-0. 5V,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如图2所示,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以晶体硅光 伏电池为例首先是将多个单体光伏电池进行电气连接组成连接单体光伏电池组;其次是 在单体光伏电池组上面依次设置有耐气候老化的热溶胶膜和钢化玻璃面板,并在单体光伏 电池组的下面依次设置耐气候老化的热溶胶膜和底层材料,进行热压(即封装)合成光伏 电池组层压板;最后将光伏电池组件层压板装入具有一定刚性强度的金属边框内,同时在 所有结合处注入密封胶,形成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再由这若干数量的 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通过外部的电线通过电气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功率的光伏电池阵列,作 为独立的光伏电源使用。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房屋建筑结合于一体既能用太阳光发电,又能满足建筑需要的 装置称之为光伏建筑一体化,这是当前全社会的众望所盼和推崇的建筑节能产品。在光伏 建筑一体化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为平板式,它不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屋内, 只能将现有的上述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依附在已建筑好的屋顶面上以形成光伏电池阵列。 因此,上述平板式光伏电池组在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在组成光伏电池阵列中不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屋内;(2)由于上述缺陷(1),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只能安装在已建筑好的屋顶面上;(3)由于上述缺陷(2),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系统几乎各自独立,仅仅省去光伏发 电所需的场地,而屋顶面材料和光伏系统支架依然存在;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材料成 本比较高;(4)由于上述缺陷(2),使得光伏电池组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比较麻烦,人力成本 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屋内的瓦片式光伏电 池组件,使得在实际使用中节约屋顶面的防雨材料,并且安装方便、人力成本较低。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光伏电 池组层压板和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沟槽,所述光 伏电池组层压板的周边位于所述沟槽内,所述沟槽的内壁与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之间设 置有密封胶;所述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框、一体成型的右边框、一体成型的上边框和下 一体成型的边框;所述左边框和所述右边框均具有远离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搭接部和 临近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连接部,所述沟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搭接部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过渡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所述过渡面板固定连接;所述 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以及所述过渡面板三者之间形成凹槽。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边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边框与所述上边框之 间、所述左边框与所述下边框之间、所述右边框与所述上边框之间、所述右边框与所述下边 框之间的锯齿形金属角码。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下边框具有一个T型部。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过渡面板为平面型面板或曲面型面板。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背面设置有接线盒和电线接 驳器,所述接线盒分别与所述电线接驳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电极输出引线电气连接。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包括单体光伏电池组、位于所 述单体光伏电池组上面的玻璃面板以及位于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下面的底板,还包括位于 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与所述玻璃面板之间以及位于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与所述底板之间 的胶膜。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胶膜为EVA透明胶膜或PVB透明胶膜。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底板为TBT复合胶膜、透明钢化玻璃或金属片。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边框为金属材料边框或塑钢材料边框。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角码为锯齿形金属角码。上述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为晶体硅电池组或非晶硅电池组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瓦 片式光伏电池组件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屋内。(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屋顶面 已经铺设好防雨材料,可以节约大量的屋顶面材料;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能用本技术 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替代传统的石材瓦,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3)在光伏建筑中,施工简 单、易安装、易维护、人工成本比较低。(4)结构新颖、部件少、制造工艺简单,适用于规模化 工业生产。(5)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用途广泛,特别适合于斜面屋顶、遮阳棚和人字形棚顶 等建筑屋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体光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的电气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其中1-金属横竖梁支架,2-电极输出引线,3-接线盒,4-电线,5-电线接驳器,6_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61-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2-左边框,63-右边框,64-上边框,65-下边框, 66-角码,611 -玻璃面板,612-胶膜,613-单体光伏电池组,615-底板,7-石材瓦,8-金属螺 钉,9-太阳能窗户遮阳棚,10-敞开式太阳能停车棚,11-沟槽,121-第一面板,122-第二面 板,123-过渡面板,1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光伏电池组 层压板61和 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沟槽11,所述光伏电池组 层压板61的周边位于所述沟槽11内,所述沟槽11的内壁与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之 间设置有密封胶,使得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与所述边框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3 所示,本实施例的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包括单体光伏电池组613、位于所述单体光伏电池 组613上面的玻璃面板611以及位于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613下面的底板615,还包括位于 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613与所述玻璃面板611之间以及位于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613与所 述底板615之间的胶膜612,所述单体光伏电池组613为晶体硅电池组。如图4所示,所述 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框62、一体成型的右边框63、一体成型的上边框64和一体成型的 下边框65 ;所述左边框62和所述右边框63均具有远离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的搭接 部和临近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的连接部,所述沟槽1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搭接 部包括第一面板121、第二面板1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第二面板122之间 的过渡面板123 ;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第二 面板122通过所述过渡面板1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21、所述第二面板122以及所述 过渡面板123三者之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和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沟槽(11),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的周边位于所述沟槽(11)内,所述沟槽(11)的内壁与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框(62)、一体成型的右边框(63)、一体成型的上边框(64)和一体成型的下边框(65);所述左边框(62)和所述右边框(63)均具有远离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的搭接部和临近所述光伏电池组层压板(61)的连接部,所述沟槽(1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搭接部包括第一面板(121)、第二面板(1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第二面板(122)之间的过渡面板(123);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21)与所述第二面板(122)通过所述过渡面板(1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21)、所述第二面板(122)以及所述过渡面板(123)三者之间形成凹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升芳余烈华
申请(专利权)人:夏津县奥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