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房晶状体眼内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38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晶状体眼内透镜包括:有平坦前光学面和弯曲后光学面的透镜体,它确定该透镜的屈光力。该透镜允许液体在晶状体透镜与虹膜以及在晶状体透镜与眼睛晶状体之间流动。增大的外缘有助于保持透镜的位置。我们给出这样一些实施例,其中在平坦前光学面或透镜体的周围边缘有开孔,通道,或开孔和通道,它有助于防止透镜的平坦面与虹膜之间形成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眼内透镜,具体涉及后房晶状体眼内透镜(phakic intraocular lens)。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透镜光学部分有平坦前表面和弯曲后表面的晶状体眼内透镜。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知道各种后房晶状体眼内透镜。这些透镜被直接地植入到眼睛晶状体之前的虹膜之后。这些透镜的一个缺点是需要利用虹膜切开术,允许液体从眼睛的后房流动到眼睛的前房。现有技术要求利用没有虹膜切开术的植入。已知透镜的另一个缺点是对透镜光学部分尺寸的限制。现有技术要求有大的光学部分透镜。现有技术还要求有这样结构的透镜,它并不干扰眼睛中液体的流动形式,与此同时要求有这样的结构,它可以保持在眼睛内指定的位置。典型的已知透镜利用这样的触觉,它横跨眼睛的前房并啮合睫状体的相对部分而使透镜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其他的透镜利用虹膜对透镜产生中心力。现有技术要求这样的透镜,它不依靠对眼睛有太多的接触,而保持在指定的位置,如同已知的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平坦前表面和弯曲后光学面以确定透镜屈光力的晶状体眼内透镜。该透镜可以是利用虹膜切开术或不利用虹膜切开术。该透镜有定位臂,它有助于保持透镜在眼睛内所在的位置。我们公开用于定位臂的各种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臂是短的,它不能楔入到睫状体的相对部分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臂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眼睛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光学体和一对定位臂的透镜,其中透镜的结构是这样的,在该透镜之后有液体的附加空间,它有助于保持该透镜与眼睛晶状体隔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平坦前表面和弯曲后光学面以确定透镜屈光力(optical power)的晶状体眼内透镜。该透镜有设置在光学部分周围增大的边缘,它可以保持该透镜在眼睛内的指定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定位臂与光学部分之间有接头的透镜,当透镜与虹膜啮合时,该接头确定的通道可以防止虹膜与透镜之间形成密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光学部分和/或定位臂上形成开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一种基于眼睛测量结果设计透镜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晶状体眼内透镜植入到眼睛晶状体附近的眼睛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透镜的正视图。图3是沿图2中直线3-3的剖面图。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透镜的正视图,其中在平坦前表面与定位臂之间设置相对的两个通道。图5是沿图4中直线5-5的剖面图。图5A是图5中圆形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是第一个实施例晶状体透镜和眼睛晶状体的剖面图,它展示晶状体透镜后表面,定位臂后表面,和眼睛晶状体前表面的相对半径。图7是第二个实施例晶状体透镜和眼睛晶状体的剖面图,它展示晶状体透镜后表面,定位臂后表面,和眼睛晶状体前表面的相对半径。图8是第三个实施例晶状体透镜和眼睛晶状体的剖面图,它展示晶状体透镜后表面,定位臂后表面,和眼睛晶状体前表面的相对半径。图9是第四个实施例晶状体透镜和眼睛晶状体的剖面图,它展示晶状体透镜后表面,定位臂后表面,和眼睛晶状体前表面的相对半径。图10表示有相同屈光力的现有技术透镜和本专利技术透镜之间比较。在这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数字是指相同的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概念制作的晶状体眼内透镜在这些附图中是用数字10表示。透镜10放置在图1中眼睛的后房。眼睛12包括角膜14,虹膜16和眼睛晶状体18。晶状体眼内透镜10放置在虹膜16之后和眼睛晶状体18之前,因此,它影响进入到眼睛12中晶状体18的光。至少一对定位臂20是从透镜10的相对两侧延伸,它有助于保持透镜10相对于眼睛12的位置。定位臂20的边缘是与小带接触的圆形表面。定位臂20没有设计成楔入到睫状体的两个相对部分,但它在不同透镜尺寸和结构中可以接触到睫状体或小带。在现有技术中,我们知道各种类型和形状的定位臂20,任何一种定位臂适应于本专利技术的透镜。在从图2所示的正视图中,定位臂20可以是矩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三个或四个定位臂20与围绕透镜10的光学部分之间有相等的间隔。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臂20是整个地围绕透镜10的光学部分延伸。在这个申请描述的每个透镜实施例中,透镜体有平坦前光学面30和弯曲后光学面32。前光学面30形成的大平坦面直接设置在虹膜16之后,因此,在透镜10移动到与虹膜16接触的情况下,透镜10就平滑地滑动到虹膜16的后面。在大多数实施例中,平坦前光学面30的直径34是在6mm与9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直径34可以减小到4mm。弯曲后光学面32的曲率半径36是在14mm与21mm之间。通过测量病人的屈光率矫正,并测量病人的眼睛,可以确定具体的尺寸。这种测量可以利用超声技术完成。透镜10的设计是在知道眼睛晶状体和虹膜的实际尺寸之后进行。例如,可以测量眼睛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空间的总体尺寸,而尺寸44的设计是防止透镜10本身的楔入。也可以测量眼睛晶状体18前表面的曲率,用于确定合适横跨晶状体18的曲率42。在本申请的语境下,术语“平坦表面”包括这样的透镜结构,它的前表面是略微弯曲以防止多余的反射进入瞳孔。这个曲率对于透镜的光学性质是不重要的,因此,它仍然是在这个说明书中所用“平坦表面”定义的范围内。在光学部分的外缘或部分外缘,定位臂20连接到透镜10的光学部分。在观看图2所示的正视图时,定位臂20可以有各种形状。图2表示一个矩形实施例,其中矩形的宽度小于透镜10光学部分的直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矩形的宽度等于透镜光学部分的直径。即使透镜光学部分和定位臂20是整体制成的,定位臂20与透镜光学部分之间的连接称之为透镜10的接头40。透镜10的另一个特征是,透镜光学部分的外直径是透镜10的最厚区域(横断面),并围绕光学部分的外缘形成球状边缘41。然而,边缘41没有从透镜10的平台前表面凸出。这个区域称之为外缘41.边缘41对应于在定位臂20位置的接头40。厚边缘41放置在由眼睛晶状体18,虹膜16,睫状体和支承眼睛晶状体18的小带之间确定的缝隙43。厚的球状边缘41保持透镜10与瞳孔之后表面30之间一般位置。边缘41的另一个功能是防止透镜10滑入通过小带进入玻璃体。当眼睛与边缘41接触时,边缘41也可以使眼睛对透镜10产生中心力。定位臂20的曲率半径42小于弯曲后光学面32的半径36。这种安排可以使透镜10的后表面与眼睛晶状体18隔开,从而允许透镜10与眼睛晶状体18之间有液体流动的空间。在图10所示的比较例子中可以看到这个形成的附加空间,其中相同屈光率的透镜与眼睛晶状体进行重叠。用于说明透镜10之后有附加的液体空间。在图10中附加的空间是用阴影部分表示。图10所示的典型透镜是US6,015,435中公开的一种类型透镜。透镜10在眼睛晶状体18与透镜10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允许眼睛的液体在透镜10与眼睛晶状体18之间自由流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半径42等于眼睛晶状体18的曲率半径43。定位臂20的两端之间长度44大于图6,7,和8的实施例中眼睛晶状体18的外直径。在图9中,定位臂20较短,它两端之间长度44小于眼睛晶状体18的外直径。在图9的实施例中,边缘41可能较大,它可以提供较大的中心力。此外,图9的实施例不是恒定地啮合眼睛晶状体18周围的小带。图2,3和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定位臂20是从接头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状体眼内透镜,包括:有平坦前向光学面和弯曲后向光学面的透镜体,它确定该透镜的屈光力;并且该透镜体有厚外缘,适合于在眼睛内放置该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W罗扎基斯伊戈尔G瓦柳宁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W罗扎基斯伊戈尔G瓦柳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