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型纸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37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用者可以舒适地穿戴的展开型纸尿布。依次具有不透液性的背层片(12)、第一吸收体(14)、第二吸收体(15)、透液性的顶层片(11)。第一吸收体(14)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36)经下裆(37)到达腹侧(38),第二吸收体(15)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36)到达下裆(37)。在第一吸收体(14)和第二吸收体(15)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32),从下裆(37)朝向背侧(36),第二吸收体(15)从第一吸收体(14)分离,在该第一吸收体(14)和第二吸收体(15)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PO)。在该袋(PO)处,防漏片(32)与第二吸收体(15)接触设置,顶层片(11)模仿袋(PO)的形状而设置,以覆盖防漏片(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在身体上而吸收保持排泄物的展开型纸尿布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展开型纸尿布中,作为使用者臀部所位于的部分上设置保持大便的保持部的结构,具有在吸收体上形成凹部,并利用顶层片以平面方式覆盖凹部的开口的结构、沿着凹部的形状设置顶层片的结构。并且,还具有下述结构在与以平面方式覆盖吸收体的凹部开口的顶层片的开口重叠的部分设置孔部,从该孔部向吸收体的凹部放入大便而进行保持(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在这种展开型纸尿布中,存在下述问题必须要确保形成在吸收体上的凹部的形状以能够保持大便,必须要使凹部的内壁固化或代替表面薄片而利用结实的透液性薄片覆盖。因此,如图14所示,公开了如下的展开型纸尿布依次设有背层片1、第一吸收体(下层吸收体)2、第二吸收体(上层吸收体)3、顶层片4,第二吸收体3由在臀部抵接部位沿前后方向分为两部分的前侧部3a和后侧部3b构成,并且在前后方向,前侧部3a的后端和后侧部3b的前端分离一定尺寸,顶层片4在前侧部3a的后端和后侧部3b的前端向第一吸收体2弯曲,并且其弯曲部分形成在第一吸收体2和第二吸收体3之间向里折叠的用于保持大便的袋5(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技术公开平6-56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30438号公报但是,在穿戴展开型纸尿布的使用者中存在长期卧床不起而在腰部等出现褥疮的情况。褥疮带来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认为其原因为,因长期卧床不起而引起的血流阻塞、新陈代谢的降低、自净功能、免疫力的降低、更换体位时的错动引起的物理性摩擦等,特别是包含在排泄物中的水分污染皮肤而发生炎症的情况成为使症状恶化的很大的原因。即使在图6所示的结构的展开型纸尿布中,也难以避免上述原因。这是因为,保持在袋5中的排泄物,渗透进第二吸收体3中,经顶层片4而与使用者的臀部、腰部的皮肤接触并使其污染,从而不能防止褥疮的蔓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可以舒适地穿戴的展开型纸尿布。因此,技术方案1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背侧,上述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上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在该袋上,上述防漏片与上述第二吸收体接触设置,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以覆盖上述防漏片。技术方案2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下裆到达腹侧,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在该袋上,上述防漏片与上述第二吸收体接触设置,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以覆盖上述防漏片。技术方案3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包括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的背侧第二吸收体、和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下裆到达腹侧的腹侧第二吸收体,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之间、以及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之间分别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背侧,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并且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腹侧,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之间、以及在该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之间分别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在该袋上,上述防漏片与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或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接触设置,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以覆盖上述防漏片。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展开型纸尿布中,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袋的开口上端,在上述第二吸收体的上述顶层片上具有方便收容褶裥。技术方案5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第三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和第三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在上述第二吸收体和上述第三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背侧,上述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上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技术方案6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第三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和第三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下裆到达腹侧,在上述第二吸收体和上述第三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上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技术方案7的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第三吸收体、顶层片,上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上述第二吸收体,包括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的背侧第二吸收体和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的腹侧第二吸收体,上述第三吸收体,包括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的背侧第三吸收体和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的腹侧第三吸收体,在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和上述背侧第三吸收体之间、以及在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和上述腹侧第三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背侧,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并且从上述下裆朝向上述腹侧,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从上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背侧第二吸收体之间、以及在上述第一吸收体和上述腹侧第二吸收体之间分别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上述顶层片模仿上述袋的形状而设置。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展开型纸尿布中,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袋的开口,在上述第二吸收体或第三吸收体的上述顶层片上具有方便收容褶裥。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展开型纸尿布中,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第一吸收体,具有腿周围立体褶裥。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展开型纸尿布中,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中央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第一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由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顶层片,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第二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下裆朝向背侧,第二吸收体从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在该袋上,防漏片与第二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展开型纸尿布,穿戴于身体上,吸收保持排泄物,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背层片、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顶层片,所述第一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经下裆到达腹侧,所述第二吸收体在穿戴时从使用者的背侧到达下裆,在所述第一吸收体和所述第二吸收 体之间具有不渗透液体的防漏片,从所述下裆朝向所述背侧,所述第二吸收体从所述第一吸收体分离,由此在该第一吸收体和所述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用于保持排泄物的袋,在该袋上,所述防漏片与所述第二吸收体接触设置,所述顶层片模仿所述袋的形状而设置,以覆盖所述防漏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英聪
申请(专利权)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