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维秀专利>正文

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105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直接进行接触的导热底座,所述导热底座为具有空腔的导热底座,导热底座的空腔中设有垂直的凸起,该导热底座上端面的中部设置具有空腔的辅助散热部件,导热底座的空腔与辅助散热部件的空腔结合形成一个储液腔,该储液腔中储存有用于吸收来自于导热底座热量的冷却液,在辅助散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流入管,辅助散热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回流管,一个冷却循环器与流入管和回流管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辅助散热部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通过主体散热和辅助散热,能使发热元件的热量得到快速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个人电脑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采用在CPU上安装散热片,进而在散热 片的上部安装冷却风扇,通过空冷对CPU进行强制空冷的冷却方法。在个人电脑等的信息 处理装置中使用的CPU,沿着高速化的道路发展,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高速处理,CPU的运 算速度也就被迫加快,从CPU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加,现有技术中采取的强制空冷的冷却能 力不足。为了满足对CPU的冷却需求,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水冷技术。对于现有的水冷技术,是通过散热器被散热并被冷却的液体致冷剂流入在其金属 框体内形成的流路内。虽然以往的冷却装置中能够起到相应的散热作用,但是对于其散热 的形式,即通过壁部扩大液体接触面积,也不能有效地将热量从壁面向液体致冷剂传递,热 阻大。因此,其产生的冷却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 的冷却装置通过主体散热和辅助散热,能使发热元件的热量得到快速散发。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直接进行接触的导热底座,所述导热 底座为具有空腔的导热底座,导热底座的空腔中设有垂直的凸起,该导热底座上端面的中 部设置具有空腔的辅助散热部件,导热底座的空腔与辅助散热部件的空腔结合形成一个储 液腔,该储液腔中储存有用于吸收来自于导热底座热量的冷却液,在辅助散热部件的一端 设置有冷却液的流入管,辅助散热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回流管,回流管上设有散 热片,一个冷却循环器与流入管和回流管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辅助散热部件的左侧面和右 侧面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导热底座本身可以使热量沿导热底座的水平方向传递,导 热底座的空腔中设有垂直的凸起,通过凸起可以使发热元件的热量向垂直的方向传递,因 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在热传递的情况下,有利于加快发热元件上热量的传递。导热底座 的空腔与辅助散热部件的空腔结合形成一个储液腔,该储液腔中储存有用于吸收来自于导 热底座热量的冷却液,通过储液腔中的冷却液可以对来自于导热底座上的热量进行快速地 吸收,对导热底座进行降温。在辅助散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流入管,辅助散热部件 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回流管,回流管上设有散热片,一个冷却循环器与流入管和回流 管的端部分别连接,通过循环的方式使冷却液流动,有利于冷却液快速地吸收热量。在辅助 散热部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同样可以加快辅助散热部件上 热量的散发。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2的A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辅助冷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辅助冷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附图中,1为导热底座,Ia为空腔,Ib为凸起,2为散热部件,2a为空腔,2b为过渡 部,2c为连接口,3为冷却液,4为流入管,5为回流管,6为冷却循环器,7为散热鳍片,8为微 控制器,9为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为备用储存器,11为电磁阀,12为微控制器,13为第二温度 传感器,14为风扇,15为发热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15(CPU等 元器件)直接进行接触的导热底座1,该导热底座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 铜或者铝。导热底座1为具有空腔Ia的导热底座,导热底座1的空腔中设有垂直的凸起 lb,该凸起位于整个空腔Ia的中部,导热底座进行吸热时,热量除了会向水平方向扩散外, 通过凸起Ib还可以使热量进行垂直方向的扩散。导热底座1上端面的中部设置具有空腔 2a的辅助散热部件2,实际上辅助散热部件2是与导热底座1通过铸造一体成型,这种铸 造方式是消失模的铸造方式,即采用泡沫为模芯,当泡沫受热时会汽化,从而得到所需的空 腔。辅助散热部件2为一个大致呈矩形的散热块,该散热块沿导热底座1的纵向布置(从 图1方向所示),散热块的下端设有弧形的过渡部2b。导热底座1的空腔Ia与辅助散热部 件2的空腔2a结合形成一个储液腔,该储液腔中储存有用于吸收来自于导热底座热量的冷 却液3,冷却液可以及时地将导热底座上的热量带走,储液腔中的冷却液成为主要的散热区 域。在辅助散热部件2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的流入管4,辅助散热部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冷 却液的回流管5,回流管上设有散热片5a,通过散热片5a,可以为冷却液中热量的散发提供 很大帮助。辅助散热部件2上设有两个呈喇叭形的连接口 2c,所述流入管4和回流管5分 别与一个连接口 2c连接。辅助散热部件2设有沟槽,所述回流管经弯折后嵌在该沟槽中。 一个冷却循环器6与流入管4和回流管5的端部分别连接,冷却循环器包括一个泵和一个 储液箱,在储液箱中设有多个圆筒吸热片,这些圆筒吸热片以层叠方式设置,通过该圆筒吸 热片有利于对冷却液中所含热量进行吸收,降低冷却液温度。冷却循环器6可以使冷却液3 循环地流动起来,以利于使冷却液3中所含的热量有效地得到散发。在辅助散热部件2的 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7。在上述冷却装置基础上,结合如图3所示,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来说,除了有上 述散热部件外,还包括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主要是辅助上述冷却装置降温。控制装置 包括微控制器8以及用于检测发热元件15的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9与微控 制器连接,冷却循环器6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8为一个单片机。对于此种方式,冷却 循环器6主要是受微控制器8的控制,以改为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如果发热元件15温度超5出预设值时,则微控制器会控制冷却循环器6加速运行,从行带动冷却液3快速流动,这样 有利于加快降低发热元件15的热量。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来说,还包括存有冷却 液的备用储存器10,该备用储存器通过电磁阀11与冷却循环器连通,所述电磁阀11与微 控制器连接。在备用储存器10中储存备用冷却液,主要是防止当发热元件15通过上面加 快冷却液3的方式都无法使发热元件15的温度降低到所需值时,这时通过微控制器11控 制电磁阀开启,使备用储存器10中的备用冷却液流入冷却循环器6中,与冷却液3进行汇 合,冷却液3中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热传递方式传递给备用冷却液,相对而言,冷却液整体的 温度比先前的温度要低,从而有利于降低发热元件15的温度。如图4,对于控制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还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控制装置包括微控 制器12以及用于检测发热元件15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以及在辅助散热部件的上端还设 有辅助散热的风扇14。第二温度传感器13与微控制器12连接,风扇14与微控制器12连 接。同样地,微控制器12也为单片机,微控制器12中预设有控制软件,其按照软件程序进 行工作,关于这一点,在下面会有相应的记载。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同样地也是辅 助上述冷却装置降温。参照图3和图5,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种辅助冷却方法,提供一个微控制器8和第一温 度传感器9,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0),初始化发热元件15的温度值,即在微控制器中设置一个用于比较的 温度值,这个温度值可以决定微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维秀
申请(专利权)人:廖维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