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848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给水加热器。给水加热器是发电机组给水回热系统的重要设备,是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的重要装置,它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降低机组能耗,从而提高机组热效率,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8)、管板(20)、管箱(2),壳体连接管板,管板另一侧连接管箱,壳体具有蒸汽入口(6)和疏水出口(12),管箱有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蒸汽入口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疏水出口(12)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4),壳体内有换热管(10)和排气管(11),换热管穿过隔板(9)连接管箱,排气管穿过隔板连接壳体。本产品用于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300MW、600MW、1000MW等级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300MW、600MW、1000MW等级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给水加热器。技术背景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国家对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国内电力行业飞速发 展,发电机组朝着大容量、高参数不断发展,导致给水加热器的容量随之增加。从设计方面考虑,由于给水流量增大,换热管数量增加,导致管箱、管板及其包壳、 分程隔板等内件结构均增大,致使制造工艺和检验要求难度加大,直接影响设备整体寿命 及运行安全性;汽机抽汽温度升高,所需换热面积增加,导致壳侧直径增大,蒸汽压力损失 亦增大;此外,参数增高,使总长度加长,中心部设置的排气管组件长度亦加长,不利于不凝 结气体及时排出,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换热效率高的给水 加热器。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管板、管箱,所述的壳体连接管板,所述的管板另 一侧连接管箱,所述的壳体上具有蒸汽入口和疏水出口,所述的管箱有给水出口和给水入 口,所述的蒸汽入口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所述的疏水出口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所述的壳 体内有换热管和排气管,所述的换热管穿过隔板和所述的管板连接管箱,所述的排气管穿 过隔板连接壳体。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管箱中管程包壳,所述的管程包壳隔开给水出口和给 水入口形成给水出口室和给水入口室,所述的管箱中的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的管程包壳采 用半球形结构。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壳体中心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两翼设置排气挡板, 所述的蒸汽包壳和疏水包壳均为圆弧形断面,所述的排气管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壳体的支座下部具有膨胀调整轮。有益效果1.给水加热器是发电机组给水回热系统的重要设备,是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 给水的重要装置,它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降低机组能耗,从而提高机组热效率,保证机 组安全、高效运行。本产品中给水从给水入口进入管箱,因管箱包壳及分程隔板的阻挡,迫使给水转 弯向下流入管板上的管口进入换热管,加热蒸汽即汽轮机抽汽的热量通过换热管管壁传递 给换热管内给水,给水流经换热管被加热后进入管箱的出口侧,经给水出口流出给水加热 器。加热蒸汽在壳体内被冷却凝结成疏水,从壳体的疏水出口流出。本技术适用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换热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建造成本低。2.本技术的管箱中的包壳采用半球形结构,制造过程中,仅需一次压制成型,可降低制造工艺难度;因不需要多块板材拼接组焊,管箱内焊接接头数量大幅减少,设备运 行安全性能提高;采用球形结构后,介质流动平稳,流速降低,减缓冲蚀,力学性能好,热应 力补偿性能增强。3.本技术的壳体中的入口和出口的包壳及分程隔板采用圆形结构,加热蒸 汽沿给水加热器长度方向流动同时延隔板向换热管中心区域流动,与换热管内给水进行换 热,使给水温度升高,蒸汽通道面积增大,蒸汽压力损失降低,从而提高换热效率。4.本技术的换热管中心位置沿换热管长度方向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上不同部 位开设不同大小的排气孔,在给水加热器分程隔板之间的排气管两翼设置排气挡板,既可 利于不凝结气体排出,又可防止排气孔阻塞。5.本技术设置了科学合理的排气系统结构,充分考虑蒸汽和凝结水对排气管 的影响,使不凝结气体快速连续排出,提高给水加热器整体换热效率。6.本技术的壳体下部安装了调整轮,可以调整热胀冷缩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产品的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中给水出口室的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A向视图。附图4为附图1中B-B向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1中C-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8、管板20、管箱2,所述的壳体8连接管板20,所述 的管板20另一侧连接管箱2,所述的壳体8上具有蒸汽入口 6和疏水出口 12,所述的管箱 有给水出口 5和给水入口 1,所述的蒸汽入口 6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7,所述的疏水出口 12 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4,所述的壳体8内有换热管10和排气管11,所述的换热管10穿过隔 板9和管板20连接管箱2,所述的排气管11穿过隔板9连接壳体8。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管箱2中的管程包壳3不但给换热管分程,还 隔开给水出口 5和给水入口 1形成给水出口室19和给水入口室18,所述的管程包壳3,所 述的管箱中的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的管程包壳采用半球形结构。实施例3 实施例1或2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壳体的壳侧筒体8内有壳侧包壳7,所述 的壳侧包壳7内上半部有蒸汽包壳15、下半部有疏水包壳16,所述的壳侧筒体8内有蒸汽 通道14,所述的蒸汽包壳15与疏水包壳16内均有分程隔板13,所述的壳体8的中心有排 气管11,所述的排气管11两翼设置排气挡板17,所述的蒸汽包壳和疏水包壳均为圆弧形断 面,所述的排气管上不同部位开设有不同大小的排气孔。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给水加热器,所述的壳体的支座下部具有膨胀调整轮21。所述的给水加热器,适用于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30(MW、60(MW、100CMW等级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给水加热器。权利要求一种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管板、管箱,所述的壳体连接管板,所述的管板另一侧连接管箱,所述的壳体上具有蒸汽入口和疏水出口,所述的管箱有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蒸汽入口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所述的疏水出口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所述的壳体内有换热管和排气管,所述的换热管穿过隔板和所述的管板连接管箱,所述的排气管穿过隔板连接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箱中管程包壳,所述的管程 包壳隔开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形成给水出口室和给水入口室,所述的管箱中的给水出口和 给水入口的管程包壳采用半球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中心有排气管,所述 的排气管两翼设置排气挡板,所述的蒸汽包壳和疏水包壳均为圆弧形断面,所述的排气管 上开设有排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水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的支座下部具有膨 胀调整轮。专利摘要给水加热器。给水加热器是发电机组给水回热系统的重要设备,是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的重要装置,它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降低机组能耗,从而提高机组热效率,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8)、管板(20)、管箱(2),壳体连接管板,管板另一侧连接管箱,壳体具有蒸汽入口(6)和疏水出口(12),管箱有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蒸汽入口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疏水出口(12)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4),壳体内有换热管(10)和排气管(11),换热管穿过隔板(9)连接管箱,排气管穿过隔板连接壳体。本产品用于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300MW、600MW、1000MW等级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文档编号F22D1/32GK201561420SQ20092024408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学, 刘瑞梅, 国金莲, 张志鹏, 张明宝, 张福君, 王继伟, 董慧 申请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加热器,其组成包括:壳体、管板、管箱,所述的壳体连接管板,所述的管板另一侧连接管箱,所述的壳体上具有蒸汽入口和疏水出口,所述的管箱有给水出口和给水入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蒸汽入口位置对应有蒸汽包壳,所述的疏水出口位置对应有疏水包壳,所述的壳体内有换热管和排气管,所述的换热管穿过隔板和所述的管板连接管箱,所述的排气管穿过隔板连接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君张明宝王继伟国金莲刘瑞梅刘学张志鹏董慧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