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脊形成装置、装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32521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书脊形成装置、装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书脊形成装置包括:传送折叠纸摞的纸张传送器,其中该摞折叠纸的折叠部分形成该摞折叠纸的前端部分;沿着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该纸张传送器的下游的书脊形成单元,该书脊形成单元用于通过从该摞纸的折叠的引导侧、前侧和背侧挤压该摞纸的折叠部分而形成该摞折叠纸的书脊;将该摞折叠纸排放到书脊形成装置外面的排放单元,其沿着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书脊形成单元下游;以及使书脊形成单元以多种可选择的控制模式之一操作的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预定的与纸有关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控制书脊形成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性地涉及形成一摞折叠纸的书脊的书脊形成装置、装订系统以及用于 控制该书脊形成装置的方法,该装订系统包括书脊形成装置和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 或能够进行这些功能中的至少两种的多功能机的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骑马订或骑马装订——即,沿着其中心线订合或装订一摞纸——被广泛地 用作简单的装订方法。通常,通过骑马订装订产生的一摞纸(以下称作“小册子”)的书脊 由于沿着其中心线折叠而趋于隆起。优选减少小册子书脊的这种隆起,也就是说,使小册子 的书脊变平以便于小册子的堆放、保管和运输。更具体而言,当一摞纸被骑马订或骑马装订并且然后折叠成二叠时,其书脊周围 的折叠部分趋于隆起,使小册子的总体外观降级。此外,由于隆起的书脊使小册子在书脊侧 较厚而在相对侧较薄,当使隆起的书脊在同一侧而将小册子堆积在一起时,堆积的小册子 随着小册子数目增加而越发倾斜。因此,当堆积在一起时小册子可能倾倒。与之相对,当小册子的书脊变平时,能够减少小册子的隆起,并且因此许多小册子 能够堆积在一起。这种变平对于保管和运输的容易性是重要的,因为如果小册子的书脊隆 起,则难以将小册子堆叠在一起,使得难以保管或运送它们。由于本改进,相对大量的小册 子能够堆积在一起。应当指出,本文所用的术语“书脊(背脊,spine)”不仅指小册子的订 合侧,而且指与该书脊连续的封面和封底的部分。鉴于前面所述,例如,已经提出下面的方法使小册子的书脊变平。例如,在JP-200H60564-A中,利用被构造成将与书脊相邻的小册子的端部夹在 中间的压紧部件和被构造成在与小册子的书脊接触的同时在小册子的书脊上纵向滚动的 书脊形成辊,使小册子的书脊变平。该书脊形成辊在被压紧部件固定在适当位置的小册子 书脊的整个长度上至少移动一次,同时对书脊施加足以使书脊变平的压力。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册子的书脊变平,但是由于压力辊对书脊连 续地施加局部压力,围绕书脊或折叠部分纸张可能起皱并撕裂。而且,由于压力辊必需在小 册子的书脊的整个长度上移动,使书脊变平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例如,在JP-2007-237562-A中,利用压紧在小册子书脊上的书脊压紧部件、 从小册子的前侧和背侧将折叠纸摞夹在中间的夹层部件、以及沿着小册子的厚度方向横向 地从侧面挤压书脊以减少书脊的隆起的压力部件,使小册子的书脊变平。但是,在第一种方法中由于仅仅隆起部分用书脊形成辊压紧,小册子沿着垂直于 书脊延伸的纵向方向能够起皱,使其外观降级。此外,在纸张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由于书脊 形成辊在小册子书脊的整个长度上移动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生产率降低。目前,重要的是 有效地操纵这种书脊形成装置以减少能量消耗。一般而言,当考虑到效率时,诸如压力大小 和重复次数的加工条件根据纸张的数量、纸张厚度和纸张类型而变化。但是,在利用书脊形 成辊的第一种方法中,只可调节书脊形成辊在小册子书脊的整个长度上移动的次数,因此 难以使加工更有效。此外,虽然第二种方法能够减少由上面所述的第一种方法引起的褶皱的产生和对 小册子的损坏,但是由于在小册子被压紧在书脊压紧板上之后,夹层部件、压力部件等等全 部顺序地操作而不是同时操作,加工时间仍然可以相对长。鉴于前面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认识到需要有效地减少小册子的隆起,同时减少 加工时间、能量消耗以及对小册子的损坏,这是现有方法未能做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面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形成一摞折叠纸的书脊的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一摞折叠纸的书脊的书脊形成装置 包括传送该摞折叠纸的纸张传送器,其中该摞折叠纸的折叠部分形成该摞折叠纸的前端 部分;沿着该摞折叠纸被输送的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该纸张传送器的下游的书脊形成单 元;将该摞折叠纸排放到书脊形成装置外面的排放单元,其沿着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书脊 形成单元下游;以及操作地(起作用地,operatively)连接于书脊形成单元的控制器。书 脊形成单元通过从该摞纸的折叠的引导侧、前侧和背侧挤压该摞纸的折叠部分而形成该摞 折叠纸的书脊。控制器使书脊形成单元以多种可选择的控制模式之一操作,用于根据多个 预定的与纸有关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控制书脊形成单元。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书脊形成系统,其包括成像设备、用于进行从成 像设备输送的纸张的后处理的后处理设备、以及上面所述的书脊形成装置。又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上面所述的书脊形成装置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根据多个预定的与该摞纸有关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选择用于控制书脊形成 单元的多个控制模式之一的步骤,和以所选择的多个控制模式之一来操作该书脊形成单元 的步骤。附图说明本公开及其许多附加优点的更完全的理解将容易地被获得,因为通过参考下面的 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进行考虑,本公开及其许多附加优点变得被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图解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装订系统,其包括成像设备、后 处理设备以及书脊形成装置;图2是图解图1所示后处理设备的结构的前视图;图3图解了后处理设备,其中一摞纸被输送;图4图解了后处理设备,其中该摞纸沿着中心线被装订;图5图解了后处理设备,其中该摞纸被设定在中心折叠位置;图6图解了后处理设备,其中该摞纸正被折叠为二摞;图7图解了后处理设备,该摞折叠纸从其中被排出;图8是图解图1所示的书脊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前视图;图9A图解了图8所示的书脊形成装置的输送单元输送一摞折叠纸的初始状态;图9B图解了图9A所示的输送单元的状态,其中该摞折叠纸被输送;图IOA和IOB是输送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的图,分别图解了初始状态和其中该摞折 叠纸被输送的状态;图11图解了书脊形成装置的状态,其中该摞折叠纸在其中被输送;图12图解了由书脊形成装置进行的书脊形成的过程,其中该摞折叠纸的引导边 缘与接触板接触;图13图解了由书脊形成装置进行的书脊形成的过程,其中一对辅助夹层板接近 该摞折叠纸,以将它夹在中间;图14图解了由书脊形成装置进行的书脊形成的过程,其中该辅助夹层板对挤压 该摞折叠纸;图15图解了由书脊形成装置进行的书脊形成的过程,其中一对夹层板挤压该摞 折叠纸;图16图解了由书脊形成装置进行的书脊形成的完成,其中该辅助夹层板对和该 夹层板对从该摞折叠纸松开;图17图解了在书脊形成之后该摞折叠纸从书脊形成装置排出的状态;图18图解了根据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书脊形成装置的结构,该书脊形成装置 利用螺纹驱动(螺杆传动,screw driving)来移动一对导向板、辅助夹层板对、夹层板对和 接触板;图19是图解该装订系统的联机控制的结构的方块图;图20图解了经试验得到的使小册子的书脊变平的纸的数量、纸的厚度和所需要 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图21图解了当用给定的恒定压力挤压小册子时,用于挤压小册子所需要的时间 和最终厚度之间的关系;图22图解了形成小册子的纸的数量和所需要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图23图解了用于挤压小册子的书脊到期望的厚度而不停止该系统的操作,并且 示出对应于图21的最终厚度和挤压时间;图M图解了纸的数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对于较少数目的纸所需要的压力 被圈出;图25图解了当用给定的恒定压力挤压小册子时,最终厚度与挤压时间之间的关 系,其对应于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形成一摞折叠纸的书脊的书脊形成装置,该书脊形成装置包括:传送该摞折叠纸的纸张传送器,其中该摞折叠纸的折叠部分形成该摞折叠纸的前端部分;沿着该摞折叠纸被输送的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该纸张传送器的下游的书脊形成单元,该书脊形成单元用于通过从该摞纸的折叠的引导侧、前侧和背侧挤压该摞纸的折叠部分而形成该摞折叠纸的书脊;将该摞折叠纸排放到该书脊形成装置外面的排放单元,该排放单元沿着该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该书脊形成单元下游;以及操作地连接于该书脊形成单元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使该书脊形成单元以多种可选择的控制模式之一操作,用于根据多个预定的与纸有关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变量来控制该书脊形成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伸宜浅见真治吉川直宏小林一啓古桥朋裕后藤贵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