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在把延长整地部件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时可以对施力部件产生的弹力的增大加以抑制。其用来对田地进行整地的整地部件(23)具有主整地部件(25)、延长整地部件(26),和对延长整地部件(26)向延长姿态侧施力的施力部件S,延长整地部件(26)绕转动轴心(X)转动自如地连接在主整地部件(25)两端,并从接地的延长姿态改变成退让到主整地部件(25)上方的退让姿态。施力部件(S)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另一端与主整地部件(25)连接,延长整地部件(26)在延长姿态时处于转动轴心(X)下方。在转动轴心(X)的径向外侧设置着抵接部(52),抵接部(52)在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途中与施力部件(S)的两端间的中途部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式耕耘机或耙水田的耙地机(ハロ—)等具有整地功能的工作机械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有整地功能的工作机械有旋转式耕耘机,该旋转式耕耘机设有通过三点连杆机构升降自如地安装在牵引车后部的机框、旋转耕耘部和覆盖所述旋转耕耘部的耕耘罩,该旋转耕耘部在爪轴上安装多个耕耘爪而成,该爪轴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机框的下部。上述耕耘罩设有覆盖旋转耕耘部上方的主罩,和覆盖旋转耕耘部后方的后部罩,在后部罩的下端侧设有与田地接地而对该田地进行整地的整地部。构成上述整地部的整地部件设有主整地部件和延长整地部件,该主整地部件形成为与后部罩的主要部分的左右宽度相当的左右长度,该延长整地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整地部件左右两侧,从该主整地部件延伸到左右方向外方,上述延长整地部件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整地部件上,可通过转动将姿态改变成从主整地部件向左右方向外方延伸的延长姿态,和位于主整地部件上方侧的退让姿态。另外,在延长整地部件呈延长姿态进行耕耘的过程中,在延长整地部件的整个转动范围内都由受扭螺旋弹簧赋予了使延长整地部件从退让姿态向延长姿态转动的方向的力,从而,即使来自土壤的推压力把延长整地部件向上顶而使延长整地部件向退让姿态那一侧转动,也可以可靠回复到延长姿态(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08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现有的旋转式耕耘机中,由受扭螺旋弹簧构成施加使延长整地部件向延长姿态进行转动的方向的力的施力装置,在使延长整地部件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进行姿态改变的过程中,受扭螺旋弹簧的弹力按比例渐渐增大,在退让姿态下弹力变得最大,因此,在把延长整地部件的姿态改变成延长姿态与退让姿态的时候,不能自由设定操作力。而且,对延长整地部件赋予使其向延长姿态进行转动的方向的力的受扭螺旋弹簧的弹力,为了在延长姿态下抵住土壤,需要是某种程度大的力,必须充分确保延长姿态下的所述弹力。因此,存在用来使延长整地部件改变姿态的操作力大的问题。在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机械,其在使延长整地部件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时,可以对施力部件产生的弹力的增大加以抑制。用于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课题的具体手段如下。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其用来对田地进行整地的整地部件23具有主整地部件25、延长整地部件26,和对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向延长姿态那一侧施力的施力部件S,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绕转动轴心X转动自如地连接在所述主整地部件25的两端,并可将姿态从接地的延长姿态改变成退让到主整地部件25上方的退让姿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S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另一端与主整地部件25连接,延长整地部件26被配置成在延长姿态时处于转动轴心X的下方;在所述转动轴心X的径向外侧设置着抵接部52,所述抵接部52在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途中与施力部件S的两端间的中途部抵接。第二特征是,在使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施力部件S最初与延长整地部件26一起以施力部件S与主整地部件25的连结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从途中开始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第三特征是,所述施力部件S由拉伸弹簧41和连接部件46形成,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所述连接部46的两端与所述拉伸弹簧41的另一端和主整地部件25连接,在延长整地部件26处于延长姿态时位于转动轴心X的下方,使所述连接部件46的两端间的中途部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第四特征是,在使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与连接部件46连接着的端部45,一直位于穿过所述转动轴心X和拉伸弹簧41的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的端部42的中心线g与延长整地部件26之间。第五特征是,所述转动轴心X与拉伸弹簧41的轴线e的距离h,在延长整地部件26处于延长姿态时为最长距离,到连接部件46与抵接部52抵接为止渐渐变小。第六特征是,延长整地部件26的转动轴心X与拉伸弹簧41的轴线e的距离h,从连接部件46与抵接部52抵接开始到退让姿态为止固定不变。第七特征是,由绳索形成所述连接部件46。第八特征是,由配置在转动轴心X周围的卷绕导向件52形成所述抵接部52。第九特征是,所述卷绕导向件52具有以延长整地部件26的转动轴心X为中心的圆弧状绳索卷绕面52a。第十特征是,由连杆形成所述连接部件46。第十一特征是,所述抵接部52由具有转动轴心X的转动支轴34的外周面形成。第十二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件46的两端间中途部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的部位,形成为使通过所述两端的中心线m与转动轴心X接近的凹面。第十三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件46形成为曲拐形状,且所述曲拐形状的弯曲部形成为凹面。第十四特征是,所述施力部件S由拉伸弹簧41形成,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两端与主整地部件25和延长整地部件26连接着,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两端间中途部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第十五特征是,所述施力部件S由拉伸弹簧41形成,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两端与主整地部件25和延长整地部件26连接着,所述拉伸弹簧41具有位于延长整地部件26侧的弹簧部41a和位于主整地部件25侧的弹簧延长线部41b,所述拉伸弹簧41的弹簧延长线部41b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第十六特征是,从齿轮箱2向左右突出设置支撑臂3,传动箱4的上部固定在一方的支撑臂3的左右方向外端侧,而且侧架的上部固定在另一方的支撑臂3的左右方向外端侧,从而形成机框5,在所述机框5的下部设置着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自由转动的爪轴11,在所述爪轴11上安装多个耕耘爪12而形成旋转耕耘部10,所述旋转耕耘部10被耕耘罩17覆盖;所述耕耘罩17设有覆盖旋转耕耘部10的上方的主罩18,和覆盖旋转耕耘部10的后方的后部罩19,在后部罩19的下端的左右两侧设置着所述整地部件23;对抗所述施力部件S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远离地进行转动的操作线36连接在所述整地部件23的延长整地部件26上,设有在所述机框5上操作操作线36的操作杆54,和在使延长整地部件26处于退让姿态的状态下保持所述操作杆54的杆卡止部62。根据本专利技术,当使延长整地部件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时,可以对施力部件S产生的弹力的增大加以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整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背面图。图2是旋转式耕耘机的侧面图。图3是整地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延长整地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侧面图。图5是延长整地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退让姿态下的延长整地部件的安装部分的截面背面图。-->图7是表示绳索以及拉伸弹簧的动作的背面概略图。图8是变型例涉及的转动支轴的侧面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整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背面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整地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延长姿态下的延长整地部的安装部分的背面图。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延长整地部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延长整地部的安装部分的侧面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退让姿态下的延长整地部的安装部分的截面背面图。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杆和拉伸弹簧的动作的背面图。图16是表示拉伸弹簧产生的力矩的图表。图17是操作延长整地部件的操作杆的截面侧面图。图18是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机械,其用来对田地进行整地的整地部件(23)具有主整地部件(25)、延长整地部件(26),和对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向延长姿态那一侧施力的施力部件(S),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绕转动轴心(X)转动自如地连接在所述主整地部件(25)的两端,并可将姿态从接地的延长姿态改变成退让到主整地部件(25)上方的退让姿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S)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另一端与主整地部件(25)连接,延长整地部件(26)被配置成在延长姿态时处于转动轴心(X)的下方; 在所述转动轴心(X)的径向外侧设置着抵接部(52),所述抵接部(52)在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途中与施力部件(S)的两端间的中途部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9-6 2007-231541;JP 2007-9-11 2007-2355371.一种工作机械,其用来对田地进行整地的整地部件(23)具有主整地部件(25)、延长整地部件(26),和对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向延长姿态那一侧施力的施力部件(S),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绕转动轴心(X)转动自如地连接在所述主整地部件(25)的两端,并可将姿态从接地的延长姿态改变成退让到主整地部件(25)上方的退让姿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S)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另一端与主整地部件(25)连接,延长整地部件(26)被配置成在延长姿态时处于转动轴心(X)的下方;在所述转动轴心(X)的径向外侧设置着抵接部(52),所述抵接部(52)在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途中与施力部件(S)的两端间的中途部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施力部件(S)最初与延长整地部件(26)一起以施力部件(S)与主整地部件(25)的连结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从途中开始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S)由拉伸弹簧(41)和连接部件(46)形成,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一端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所述连接部件(46)的两端与所述拉伸弹簧(41)的另一端和主整地部件(25)连接,在延长整地部件(26)处于延长姿态时位于转动轴心(X)的下方,使所述连接部件(46)的两端间的中途部与所述抵接部(52)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延长整地部件(26)从延长姿态向退让姿态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拉伸弹簧(41)的与连接部件(46)连接着的端部(45),一直位于穿过所述转动轴心(X)和拉伸弹簧(41)的挂在延长整地部件(26)上的端部(42)的中心线(g)与延长整地部件(26)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心(X)与拉伸弹簧(41)的轴线(e)的距离(h),在延长整地部件(26)处于延长姿态时为最长距离,到连接部件(46)与抵接部(52)抵接为止渐渐变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延长整地部件(26)的转动轴心(X)与拉伸弹簧(41)的轴线(e)的距离(h),从连接部件(46)与抵接部(52)抵接开始到退让姿态为止固定不变。7.如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由绳索形成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贵章山地一平山下启辅平田光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