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学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78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学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化学装置由电源、初级电解槽B、电解槽A、电解槽C、阴极、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阳极、原水池、净水收集器与浓缩溶液收集池组成。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化学装置可同时除去硝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氟离子等常见阴离子和有机物,无需投加任何药剂,可以避免对出水产生二次污染、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能耗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 学装置,还涉及使用所述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经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得到的出水水质指标已达到总氮< 35ppm、COD < 50ppm、总磷< lOppm、悬浮物< 30ppm等无害化排放的标准,然而其指标距离城市景观用 水、花草灌溉和河道湖泊补水等可资源化利用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首先是总氮、总磷 等含量依然偏高,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比较突出,容易出现水华、异味等系列问题;其次是水 体中的常见的氟、氯、溴等阴离子很难去除。为了满足污水处理出水的资源化要求,必须开 发深度净水技术,将水中的氮磷等含量降低至排放标准限制以下,并使氟、氯等阴离子含量 有显著降低。然而,现有的絮凝、沉降、生化处理等常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将水体中的 低浓度硝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氟离子及有机物降低达到出水资源化的要求。对于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有机物,应用非常广泛的处理技术是生物法和化学沉 淀法;对于水体中的氟、氯等阴离子,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水进行稀释处理。但是这 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电源(1)、初级电解槽B、电解槽A、电解槽C、阴极(5)、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6)、阳极(7)、原水池(2)、净水收集器(3)与浓缩溶液收集池(4)组成,所述的每个电解槽包括槽体、阳极、阴极和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所述的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是一种将所述槽体分隔成阳极区与阴极区的部件;在原水池(2)中的待处理水体由初级电解槽B的阴极区底部进入,再分别从由其阴极区顶部与阳极区顶部流出;从初级电解槽B阳极区流出的水体由电解槽A的阴极区底部进入,再分别从其阳极区与阴极区的顶部流出,从其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浓缩溶液收集池(4),而从其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电源(1)、初级电解槽B、电解槽A、电解槽C、阴极(5)、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6)、阳极(7)、原水池(2)、净水收集器(3)与浓缩溶液收集池(4)组成,所述的每个电解槽包括槽体、阳极、阴极和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所述的透过性隔离材料部分是一种将所述槽体分隔成阳极区与阴极区的部件;在原水池(2)中的待处理水体由初级电解槽B的阴极区底部进入,再分别从由其阴极区顶部与阳极区顶部流出;从初级电解槽B阳极区流出的水体由电解槽A的阴极区底部进入,再分别从其阳极区与阴极区的顶部流出,从其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浓缩溶液收集池(4),而从其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返回原水池(2);从初级电解槽B阴极区流出的水体由电解槽C的阴极区底部进入,再分别从其阳极区与阴极区的顶部流出;从其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净水收集器(3),而从其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返回原水池(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Cl后面串联连接电解槽 C2,从电解槽Cl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电解槽C2的阴极区底部,然后从其阳极区与阴 极区顶部流出,从其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净水收集器(3),从其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 体再流入电解槽Cl阴极区的底部;而从电解槽Cl的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仍返回原水池 (2),进行循环电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Al后面串联连接电解槽 A2,从电解槽Al阳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电解槽A2的阴极区底部,然后从其阳极区与阴 极区顶部流出,从其阴极区顶部流出的水体进入电解槽Al阴极区底部,从其阳极区顶部流 出的水体进入浓缩溶液收集池(4),此时浓缩溶液收集池(4)内水体的硝酸盐浓度达到适 合进行生化处理的浓度,或达到能够以较高电流效率进行电解的浓度;而从电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平玉李天玉孙艳芝李敏关晶刘操陈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