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伟专利>正文

复合增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756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增光膜,所述复合增光膜包括透明膜层、聚光层、雾化层,所述聚光层和雾化层与透明膜层是一体设置的,并且聚光层和雾化层是相对设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一层的结构设计,利用聚光层的锯齿状折射面可达到增光的功效。利用雾化层的大小不一的凸半球型粒径的珠体使光产生光绕射,达到雾化扩散效果。与传统的背光模组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一张以上的扩散膜,更能减少传统制造时,需将多层扩散膜双面涂布的制作步骤,从而能大幅降低成本并且能提升作业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增光膜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由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组成。传统的背光模 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具有导光板11,导光板11的底面设置有反射板110,导光 板11的入光面设置有光源10,导光板11的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扩散膜12,在第一扩散膜 12上设置二层增亮膜13,最后再加上一层具保护作用的第二扩散膜14。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需要使用较多的光学膜片,成本较高,光源利用率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增光膜,旨在解决传统的背光模组的成本较高,且 光源利用率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增光膜,包括透明膜层、聚光层、雾化层,所述聚光层和雾化层与透明膜 层是一体设置的,并且聚光层和雾化层是相对设置的。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中,所述聚光层为V-cut聚光结构。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中,所述聚光层包括多个均勻排列的锯齿状的折射面和凸 柱,所述凸柱分散设置在锯齿状的折射面之间。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中,相邻锯齿状的折射面的间距是观至50微米,相邻凸柱 的间距是140至200微米。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增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膜层、聚光层、雾化层,所述聚光层和雾化层与透明膜层是一体设置的,并且聚光层和雾化层是相对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增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膜层、聚光层、雾化层,所述聚光层和雾化层 与透明膜层是一体设置的,并且聚光层和雾化层是相对设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层为V-cut聚光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层包括多个均勻排列的 锯齿状的折射面和凸柱,所述凸柱分散设置在锯齿状的折射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增光膜,其特征在于,相邻锯齿状的折射面的间距是观 至50微米,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