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743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开设有观察孔,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处设置有镜片,所述镜片可相应于观察孔上方的头盔本体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向前方滑移时,镜片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本发明专利技术合上镜片时,镜片外侧壁与头盔上部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当雨水从头盔上部往下流动时,即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雨水、防噪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盔
技术介绍
在骑摩托车、电瓶车等二轮车时,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通常都会戴上一个头盔 用于保护头部,这样跌倒后头部也不易受伤。头盔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多的结构,譬如说带有太阳镜的头盔,下巴可打 开的头盔,带有语音收发器的头盔等等。但是目前,无论何种结构的头盔,头盔的镜片 均略高于头盔上部(本申请中,所述的头盔上部是指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的上方位置 的部位),镜片的内侧壁与头盔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 从头盔上部外侧壁流入镜片的内侧。另外密封条还可以略微降低噪声。不难理解,单纯依靠镜片的内侧壁与头盔上部外侧壁之间设置的密封条来防雨 水,对镜片、密封条和头盔上部三者配合精度要求相当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制造难 度,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更为主要的是,在多次关合镜片的过程中,镜片会不断挤 压密封条,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得以减弱,这样雨水就会从头盔上部外侧壁流入镜片的内 侧。也即长时间使用后,防雨水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雨水效果的头盔,该头盔的头盔上部的外 侧壁与镜片的外侧壁齐平,流经头盔上部的雨水直接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 入至镜片内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开设有观察孔,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 孔处设置有镜片,所述镜片可相应于观察孔上方的头盔本体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向 前方滑移时,镜片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其中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在所述头盔本体上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的 侧边设置有滑板,所述机座与滑板之间设置有可使机座与滑板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的 第一限位装置,所述机座与滑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锥形过渡面和第二锥形过渡 面,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滑板的侧壁活动设置有镜片安装板,所述滑板上设置 有若干个第八通孔,镜片安装板相应于第八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 穿设于所述第八通孔内,其中至少一个第八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当对第二滑动 柱施加足够力时,所述第二滑动柱才可滑过所述凸起,所述镜片固接于镜片安装板上。诚然,通过上述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已经能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但是上述优选 实施例,无法自动回位,要实现自动回位,则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 性复位件的一端固接在滑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枢接有止回块、所述止回块上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拨块,并且该第一拨块可相对于止回块旋转,所述止回块设置有 环形弹簧,环形弹簧的一端固接在机座上,所述第一拨块的端部位于第八通孔处,所述 第一拨块上还设置有第一弹性柱,所述第一弹性柱的一端固接在止回块上,所述第一拨 块在第一弹性柱压迫下靠近第三凹槽的下侧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上枢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凸 块,止回块相应于凸块处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柱,所 述第二弹性柱的一端固接在机座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八通孔的中部位置也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盔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拨钮安装座,该拨钮安装座开设 有第五凹槽,并且第五凹槽的两侧且靠近底壁位置设置有沿着第五凹槽长边方向延伸的 第六凹槽,第六凹槽内嵌设有拨钮,所述第五凹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七凹槽,所述第 七凹槽内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拨钮的上端设置有销轴,销轴的侧壁顶靠在第二弹簧的 上端,所述拨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拨块,所述头盔本体相应于第二拨块处设置有第 八凹槽,并且第二拨块露于第八凹槽外,所述的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拨钮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合上镜片时,镜片外侧壁与头盔上部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当雨水从头盔 上部往下流动时,即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 良好的防雨水、防噪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镜片与头盔本体为分离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镜片、拨钮安装座和头盔本体为分离状态。图4为图3中I处放大图。图5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滑板 和镜片安装板配合在一起。图7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滑板 和镜片安装板配合在一起。图8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机 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均处于分解状态。图9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该位置为 镜片处于可翻转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头盔戴上头部后,人眼睛观察的方向为前方,背部 为后方。头盔的内表面为内侧、外表面为外侧。头盔上部是指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的 上方位置的部位。参见图1 图9,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所述头盔本体100开设有观察 孔102,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的两端设置有机座1,所述机座1的中间位置设 置有第一通孔10,该第一通孔10的水平方向的孔径大于垂直方向上的孔径。一个滑板3 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方形柱四,所述方形柱四设置有第二通孔四0,所述方形柱四穿设 在第一通孔10内。所述机座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12内卡设有第 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70,该第四通孔70具有第一锥 形过渡面74。所述第一锥形过渡面74靠近前端比其后端更远离机座1。所述滑板3相 应于第四通孔70处设置第一凸块23,所述第一凸块23相应于第一锥形过渡面74处设置 有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所述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的前端比其后端更接近机座1。也即 第一锥形过渡面74与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相互配合,并且第二锥形过渡面230可沿着第 一锥形过渡面74滑行。第一锥形过渡面74和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的作用是,当第一凸 块23向前端滑移时,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沿着第一锥形过渡面74滑行并同时使第一凸块 23远离机座1。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上端设置有第五通孔72。所述第一凸块23相应于第五通 孔72处设置有第一滑动柱25,第一滑动柱25穿设在第五通孔72内,并可沿着第五通孔 72滑移。所述的第一滑动柱25和第五通孔72构成一个第一限位装置。该第一限位装置 的作用为可以使机座1与滑板3分离,当它们分离开一段位移后即停止,防止它们相互 脱离。换句话说,第一限位装置可以使机座1与滑板3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可以理 解,所述第一限位块7与机座1也可以一体成形,但是两者相比还是优选于将第一限位块 7与机座1分开设置,这样就可以大大简化机座1的生产模具。另外也大大方便了滑板3 与机座1的安装。所述第二通孔四0内设置有堵头15,并且堵头15顶靠在方形柱四的内侧壁上, 所述堵头15连接有拉绳17,所述机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8,拉绳17沿着第一 凹槽18延伸,并且所述拉绳17 —直延伸至拨钮33上(所述拨钮33在下文详述)。所述滑板3的侧壁还设置有镜片安装板5,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第六通孔30,该 第六通孔30为弧形通孔,所述镜片安装板5相应于第六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所述头盔本体(100)开设有观察孔(102),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处设置有镜片(106),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06)可相应于观察孔(102)上方的头盔本体(100)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106)向前方滑移时,镜片(106)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所述头盔本体(100)开设有观察孔(102),头盔 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处设置有镜片(106),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06)可相 应于观察孔(102)上方的头盔本体(100)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106)向前方滑移时, 镜片(106)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100)上设置有机座(1), 所述机座(1)的侧边设置有滑板(3),所述机座(1)与滑板(3)之间设置有可使机座(1) 与滑板(3)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机座(1)与滑板(3)之间设置有 相互配合的第一锥形过渡面(74)和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拉绳 (17),所述滑板(3)的侧壁活动设置有镜片安装板(5),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 八通孔(32),镜片安装板(5)相应于第八通孔(32)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柱(27),所述第二 滑动柱(27)穿设于所述第八通孔(32)内,其中至少一个第八通孔(32)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凸起(34),当对第二滑动柱(27)施加足够力时,所述第二滑动柱(27)才可滑过所述凸 起(34),所述镜片(106)固接于镜片安装板(5)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 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接在滑板(3)上。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枢接有止回块(11)、所 述止回块(11)上开设第三凹槽(116),所述第三凹槽(116)内设置有第一拨块(13),并 且该第一拨块(13)可相对于止回块(11)旋转,所述止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铬章雷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达摩托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