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2643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稠化剂,10%~15%;烷基萘,3%~5%;添加剂,2%~8%;基础油,余量。制备方法为:将烷基胺和二异氰酸酯分别用基础油溶解后再混合,发生剧烈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加少量的水使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完全,继续反应升温,待水蒸发后,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和烷基萘,继续加热,然后进行恒温、高温炼制,至产物达到熔融状态,加入第三份基础油,使产物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出釜,循环剪切研磨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制备的聚脲润滑脂具有滴点高、氧化安定性与抗磨性好的特点,并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属于润滑脂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轴承、汽车、印染、宇航等工业部门对润滑脂的高低温性能 和抗磨极压性、氧化安定性等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普通润滑脂很难满足这些润滑要 求,普通的聚脲润滑脂有时也难以满足抗高滴点、抗剪切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抗磨极压性不够好、滴点比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 提出了一种,制备的聚脲润滑脂具有滴点高、氧化安定性与抗磨 性好的特点,并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脲润滑脂,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稠化剂10% 15% ;烷基萘3% 5% ;添加剂2% 8% ;基础油余量。所述的基础油为矿物型润滑油或合成型润滑油的一种或二种的任意比混合物。基础油 分成三份加入,一份用来溶解烷基胺,用量为基础油总量的20% 50%,另一份用来溶解二 异氰酸酯,用量为基础油总量的20% 50%,其余的20% 55%作为急冷油加入。所述的稠化剂为烷基胺和二异氰酸酯。所述的烷基胺可以是直链脂肪胺,也可以 是环烷基胺,烷基碳数位纩24,优选1(Γ18烷基,如十二胺、十四胺、十八胺、环己胺等;所 述的二异氰酸酯结构式OCN-R2-NCO, R2碳数为6 30,优选7 13的芳基或烷基,如甲苯二 异氰酸酯、4,4' -二氰酸酯二苯甲烷等。所述的添加剂为复合添加剂,所述的复合添加剂可以为有机胺类抗氧化剂、抗腐 防锈剂、抗磨极压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所述的聚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在60°C 150°C,将基础油、烷基胺和二异氰酸酯 混合,进行反应,加入少量的水使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完全,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的添 加剂,升温至熔融,加入急冷油,冷却出釜。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先将基础油分成三份,先将烷基胺和二异氰酸酯分别用基础油 溶解后再混合,发生剧烈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加少量的水使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完全,继 续反应升温,待水蒸发后,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和烷基萘,继续加热,然后进行恒温、高温炼 制,至产物达到熔融状态,加入第三份基础油,使产物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出釜,循环 剪切研磨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恒温炼制温度为100°c 150°C,恒温炼制时间为0.高温炼制温度为200°C 220°C。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聚脲润滑脂与现有的聚脲润滑脂比较,具有滴点高,抗磨极压性能好和 良好的抗氧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6g与环己胺4g放入1/3 的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二异氰酸酯18g (以下简 称MDI),当十八胺和MDI完全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 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二异辛基二苯胺9g,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1h后再升温至 200°C,加急冷油,冷却至室温,研磨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1测定数据见表1。实施例2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7g与环己胺3g放入1/3的 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MDI 18g,当十八胺和MDI完全 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氨基 硫代酯9g,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1h后再升温至200°C,加急冷油,冷却至室温,研磨 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1测定数据见表2。实施例3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6g与环己胺4g放入1/3的 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MDI 18g,当十八胺和MDI完全 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复合 锂基脂9g (简称JYCF-5),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 lh后再升温至200°C,加急冷油,冷 却至室温,研磨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3测定数据见表1。实施例4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8g与环己胺2g放入1/3 的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MDI 18g,当十八胺和MDI完 全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聚 异丁烯9g,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1h后再升温至200°C,加急冷油,冷却至室温,研磨 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4测定数据见表1。实施例5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7g与环己胺3g放入1/3的 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MDI 18g,当十八胺和MDI完全 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复合 锂基脂9g (简称JYCF-5),二壬基萘磺酸钡9g,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1h后再升温至 200°C,加急冷油,冷却至室温,研磨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5测定数据见表1。实施例6取255g聚α-烯烃,作试验基础油,并分成三份,将十八胺26g与环己胺4g放入1/3的 基础油中搅拌加热,待温度达到80°C时,加入1/3的基础油和MDI 18g,当十八胺和MDI完全 反应后,温度升高到100°C加入2ml水,待水与MDI完全反应并蒸发后,加烷基萘15g,氨基 硫代酯9g,9gPriolube 3986,继续加热至150°C,恒温0. 5 Ih后再升温至200°C,加急冷油,冷却至室温,研磨两遍即可得到聚脲润滑脂,方案6测定数据见表1。 表1聚脲润滑脂的性能N /i 5 1 I WM 2/Vi 4M 5圖涵鐵Λ度丨 (Ol.nin) I Im ιΓ4 5IlB_ A I2S5 3 cr) I Immf_ T麵拟Ct $ ^Ι Is ft KPa I 1f8:9ai蘭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稠化剂, 10%~15%;烷基萘,3%~5%;添加剂,2%~8%;基础油,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稠化剂, 10%~15%;烷基萘,3%~5%;添加剂,2%~8%;基础油,余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为矿物型润滑油或 合成型润滑油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稠化剂为烷基胺和二异氰 酸酯。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复合添加剂。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聚脲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添加剂为有机胺类 抗氧化剂、抗腐防锈剂、抗磨极压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境福张欣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山浦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