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桂宏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538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主要包括一连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上的电极总成及内置电池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仅具有车载充电器本体对手机充电的单一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充电器本体可同时对手机及内置电池的充电;将活动设置于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设计成圆锥状,使其不仅具有电极的功能,且可充当一下笔顺畅的手书笔;且将该电极总成与车载充电器本体的连接方式设计成活动连接方式。枢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的电源插头,直插车外电源,实现在对手机及内置电池的充电;不用时,可隐设于车载充电器本体侧壁,便于外出携带。枢设于内置电池座上的手机支架,不仅为手机提供了稳定的充电保护,还可浏览页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指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手机充电器仅具有连接车载电源和手机,实现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不 仅可实现利用车载电源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功能;还可以外携对手面进行充电;为手机提供 了稳定的充电保护的同时,还可边充电边浏览页面;且具有一手写笔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主要包括一车载充电器本体及活动设置于该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还包括一连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后部的内置电池座。 所述的电极总成呈圆锥状。 所述的内置电池座上枢设一手机支架。 所述的车载充电器本体上枢接一 电源插头。 连接手机的USB接口总成设置于内置电池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技术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仅具有一车载充电器本体,利用其对 手机充电。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本体可同时对手机及内置电池座内的内置电池进行充 电。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将活动设置于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设计成圆 锥状,使其不仅具有电极的功能,且可充当一下笔顺畅的手书笔;且将该电极总成与车载充 电器本体的连接方式设计成活动连接方式,便于外出携带。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上枢接的电源插头,可枢转直接插接车外电源,实现在对手机及内置电池座内的电池进行 充电;不用时,枢转隐设于车载充电器本体侧壁,便于外出携带。枢设于内置电池座上的手 机支架,可实现手机抵靠于该手机支架上对手机进行充电,不仅为手机提供了稳定的充电 保护,还可边充电边浏览页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 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 图3是本技术电极总成结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电极总成结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对手机充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说明本技术。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主要包括一车载充电器本体2及活动 设置于该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3,还包括一连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2后部的内 置电池座4。 如图3、4所示的电极总成3呈圆锥状,其与车载充电器本体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为 以下两个实施方式一是电极总成3具有电极压钮部31,电极压钮部31从车载充电器本体 2的电极压钮孔凸伸出壳体表面;二是电极总成3具有电极接触部32,该电极接触部32枢 设于车载充电器本体2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内置电池座4上枢设一手机支架41,该手机支架41具有供手 机抵靠定位的弯曲部。 如图1、2所示,所述的车载充电器本体2侧壁上枢接一电源插头5,车载充电器本 体2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电源插头槽。 如图5所示,连接手机的USB接口总成6设置于内置电池座4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车载充电器本体及活动设置于该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还包括一连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后部的内置电池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车载充电器本体及活动设置于该车载充电器本体前端的电极总成,还包括一连接于车载充电器本体后部的内置电池座。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总成呈圆锥状。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电池座 上枢设一手机支架。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本体上枢接一电源插头。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桂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