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307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涉及一种按摩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于按摩机芯上,达到对人体背部大范围按摩的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设有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按摩传动机构设有按摩动力输入轮、按摩传动轴和按摩驱动齿轮组件;离合传动机构设有离合动力输入齿轮、离合齿轮和离合齿轮轴;平移传动机构设有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丝杆齿轮、丝杆和丝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设于按摩机芯上,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用于背靠式按摩器材(如按摩椅、按摩床垫等)内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芯一般只是沿导轨上下行走,其按摩头组件一般只是作定位旋转或摆动,为提高按摩效果,有的按摩机芯设有可使按摩头组件前后伸縮的调整机构用来改变按摩头对人体背部的挤压强度,以适应人体不同感受。但由于现有按摩机芯的按摩头组件位置不能作横向平移,因此无法实现对人体背部大范围的按摩,不能满足更高的人性化要求,按摩效果有限。 公开号为CN10100271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按摩器的旋转伸縮机构,设有浮动框、滑轮架、左右连杆、丝杆、小车架、电机、导轨、大小皮带轮和丝母。小皮带轮设于电机上,大小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大皮带轮接丝杆一端,丝母设于丝杆上,大皮带轮转动通过丝杆驱动丝母上下移动。滑轮架设于丝母上,左右导轨设于滑轮架两侧,丝母上下移动带动滑轮架驱动滑轮在导轨上移动。左右连杆一端固定在滑轮架的圆柱销上,另一端固定在浮动框的两耳座支点上,浮动框通过圆柱销与固定小车架铰链连接,按摩器固定在浮动框上。 公开号为CN10102390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按摩器的三维机芯,设机架、按摩头组件、揉捏装置、锤打装置、平推伸縮装置和行走装置;揉捏装置设电机、大小皮带轮、皮带、主传动轴、减速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偏心轴;锤打装置设电机、大小皮带轮、皮带、偏心轴和万向杆组件;平推伸縮装置设电机、大小皮带轮、皮带、左右旋蜗杆轴、联轴器、上下减速箱、1对上下伸縮传动轴、4个伸縮齿轮、4个伸縮齿轮导向轮、4根伸縮齿条、4个伸縮齿条支撑座、2个伸縮齿条连接板和揉捏锤打装置固定板;上下行走装置设电机、大小皮带轮、皮带、丝杆、螺母座组件、螺母座固定板、机芯车架、2组滚轮和框架。 公开号为CN197380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按摩器机芯伸縮平推机构,设有机芯架、机架、电机、传动带、传动轮和正反丝杆,正反丝杆接传动轮轴;正丝母、正丝母杆、正丝母左滑块、正丝母左滑块上连杆、正丝母左滑块下连杆、左连杆上支架、左连杆下支架、正丝母右滑块、正丝母右滑块上连杆、正丝母右滑块下连杆、右连杆上支架和右连杆下支架;反丝母、反丝母杆、反丝母左滑块、反丝母右滑块、反丝母左滑块上连杆和反丝母左滑块下连杆;正丝母左滑块和反丝母左滑块固定在左滑块连杆两端,正丝母右滑块和反丝母右滑块固定在右滑块连杆两端,左滑块连杆和右滑块连杆分别固定在机架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于按摩机芯上,达到对人 体背部大范围按摩的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即横向移动)的调整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设有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 按摩传动机构设有按摩动力输入轮、按摩传动轴和按摩驱动齿轮组件;按摩动力 输入轮与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按摩驱动齿轮组件与按摩传动轴滑动连接; 离合传动机构设有离合动力输入齿轮、离合齿轮和离合齿轮轴;离合动力输入齿 轮与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齿轮啮合,离合齿轮 与离合齿轮轴单向联动连接; 平移传动机构设有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丝杆齿轮、丝杆和丝母;平移动力输入齿轮 与离合传动机构的离合齿轮轴联动连接,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丝杆齿轮啮合,丝杆齿轮设 于丝杆上,丝母设于丝杆上。 所述按摩动力输入轮可采用齿轮或皮带轮,采用齿轮还是皮带轮应根据按摩机芯 的具体构造来决定。采用齿轮时最好为斜齿轮。 所述按摩动力输入轮与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最好是按摩动力输入轮设于按摩传 动轴上,且最好位于按摩传动轴中部。 所述按摩驱动齿轮组件最好采用伞齿轮副,伞齿轮副的主动伞齿轮最好设于按摩 传动轴端部,且与按摩传动轴滑动连接,伞齿轮副的被动伞齿轮下方最好设有同轴联动的 直齿轮。 所述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最好是离合动力输入齿轮设于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传动轴上,且最好位于按摩传动轴中部,所述的离合动力输入齿轮可与按摩动力输入轮(采用齿轮时)制为同轴一体的双联齿轮。 所述离合齿轮与离合齿轮轴单向联动连接,最好是离合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与离合齿轮轴连接。 所述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传动机构的离合齿轮轴联动连接,最好是平移动力 输入齿轮设于离合齿轮轴上。 所述丝杆上最好设有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左旋螺纹槽的一端与右旋螺纹槽 的一端交接,左旋螺纹的另一端与右旋螺纹的另一端交接。 所述丝母上最好设有换向导向件,丝母通过换向导向件与丝杆连接,换向导向件 位于丝杆的左旋螺纹槽或右旋螺纹槽中。 当电机正转时,按摩动力输入轮得到动力,按摩动力输入轮带动按摩传动轴,按摩 传动轴带动按摩驱动齿轮组件,按摩驱动齿轮组件带动按摩头组件的旋转驱动齿轮,按摩 头组件的旋转驱动齿轮带动按摩头组件的旋转轴,使按摩头组件进行旋转按摩。离合传动 机构的离合动力输入齿轮带动带动离合齿轮,离合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带动离合齿轮轴,离 合齿轮轴带动平移传动机构的平移动力输入齿轮。平移动力输入齿轮带动丝杆齿轮及丝杆 转动,由于丝杆只作定位旋转,因此与丝杆配合的丝母就会移动,从而使按摩头组件的支座 及按摩头组件一起向外平移(横向移动)。 当电机反转时,离合齿轮也反转,由于离合齿轮是通过单向轴承设于离合齿轮轴 上,因此离合齿轮反转时只是空转,不能带动丝杆转动,这样平移传动机构就不起作用,但 按摩传动机构仍正常工作,按摩头机芯组件只是作反向定位旋转按摩。 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使用 时,将本技术安装于按摩机芯上,将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动力输入轮与按摩机芯内的 电机驱动装置连接,将按摩驱动齿轮组件与按摩头组件的旋转驱动齿轮连接,将离合传动4机构的丝母与按摩头组件的支座(底座)固连;工作时,按摩传动机构使按摩头组件按摩, 通过电机正反转,离合传动机构可使平移传动机构工作或失效,平移传动机构可使按摩头 组件位置左右平移或者保持定位。因此本技术不仅可达到对人体背部大范围按摩,满 足人体个性化要求,显著提高按摩效果;而且结构较简单,工作机构可靠。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移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2,本技术设有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 按摩传动机构设有按摩动力输入齿轮4 (斜齿轮)、按摩传动轴3和按摩驱动齿轮 组件。按摩动力输入齿轮4固于按摩传动轴3上。按摩传动轴3的端部设按摩驱动齿轮组 件,按摩驱动齿轮组件包括伞齿轮副,伞齿轮副的主动伞齿轮21设于按摩传动轴3端部且 与按摩传动轴3滑动连接,伞齿轮副的被动伞齿轮22下方设有与之同轴联动的直齿轮23。 当本技术安装在按摩机芯上时,在按摩传动轴3两端设有相同的2套按摩驱动齿轮组 件,1套按摩驱动齿轮组件对应驱动1套按摩头组件Pl,即直齿轮23与按摩头组件Pl的旋 转驱动齿轮P3啮合,旋转驱动齿轮P3带动按摩头组件Pl的旋转轴P2,使按摩头组件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按摩传动机构设有按摩动力输入轮、按摩传动轴和按摩驱动齿轮组件;按摩动力输入轮与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按摩驱动齿轮组件与按摩传动轴滑动连接;离合传动机构设有离合动力输入齿轮、离合齿轮和离合齿轮轴;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齿轮啮合,离合齿轮与离合齿轮轴单向联动连接;平移传动机构设有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丝杆齿轮、丝杆和丝母;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传动机构的离合齿轮轴联动连接,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丝杆齿轮啮合,丝杆齿轮设于丝杆上,丝母设于丝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按摩传动机构、离合传动机构和平移传动机构;按摩传动机构设有按摩动力输入轮、按摩传动轴和按摩驱动齿轮组件;按摩动力输入轮与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按摩驱动齿轮组件与按摩传动轴滑动连接;离合传动机构设有离合动力输入齿轮、离合齿轮和离合齿轮轴;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按摩传动机构的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离合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齿轮啮合,离合齿轮与离合齿轮轴单向联动连接;平移传动机构设有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丝杆齿轮、丝杆和丝母;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离合传动机构的离合齿轮轴联动连接,平移动力输入齿轮与丝杆齿轮啮合,丝杆齿轮设于丝杆上,丝母设于丝杆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 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动力输入轮为齿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按摩动力输入轮与按摩传动轴联动连接,是按摩动力输入轮设于按摩传动轴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按摩头组件位置平移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按摩驱动齿轮组件采用伞齿轮副,伞齿轮副的主动伞齿轮设于按摩传动轴端部且与按摩传 动轴滑动连接,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王勇进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